浅谈歌剧《沂蒙山》中海棠的艺术形象
2020-07-30李素鹏
李素鹏
【摘 要】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讲述了老区人民牺牲小我、支援抗战的感人事迹。女主角海棠就是这个故事中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崖子村村民的代表。
【关键词】歌剧;《沂蒙山》;海棠
中图分类号:J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085-02
一、歌剧《沂蒙山》的艺术成就
歌剧《沂蒙山》自首演以来,在国内各地巡回演出,并引起了广大观众强烈共鸣,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艺术情境中展现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作为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之一,《沂蒙山》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近年来民族歌剧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歌劇《沂蒙山》剧情简介
歌剧《沂蒙山》以抗日战争时期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题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等人在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歌剧不但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女主角海棠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
海棠是沂蒙山区一名普通的姑娘,从小是由舅舅抚养长大的。舅舅的学生林生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好青年,海棠与林生两人互相爱慕,由舅舅做主结为夫妻。新婚不久,丈夫林生就离开妻子海棠和未出世的孩子参加革命,而海棠自己则挺着大肚子在舅舅的带领下和村民一起成为八路军同志的大后方,照顾伤员,运送粮食。在敌人来村子搜查的时候,海棠的舅舅为了掩护伤员,带领崖子村的汉子们穿上军装,以命换命慷慨赴死。革命军人夏荷牺牲前把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小沂蒙托付给海棠,为了照顾好革命后代,海棠宁愿饿着自己的儿子,也要把小沂蒙喂饱,把更多的母爱给予了小沂蒙。鬼子前来扫荡,海棠无法同时保护两个孩子,就在此时,为了保护好革命后代小沂蒙,海棠忍痛让自己的儿子引开敌人……革命胜利了,海棠日夜盼望林生回家,但却等来了林生已经牺牲的消息。原来,在关键时刻,林生引爆手榴弹,牺牲了自己,保护了群众。儿子牺牲,丈夫战死,还抚养了革命后代小沂蒙,海棠将个人小爱化作民族大爱,这份情让天地动容,感人至深。
三、海棠精彩唱段分析
海棠在歌剧中有很多精彩的唱段,笔者尝试分析了《等着我,亲爱的人》和《沂蒙山,永远的爹娘》两个唱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海棠这个人物角色的艺术形象。
(一)《等着我,亲爱的人》
这一唱段出现在歌剧第二幕中,是海棠和爱人林生的一段二重唱,同时也是歌剧的主题音乐,这段音乐在剧中出现次数比较多,每一次出现都能听出别样的深情。林生报名参军,即将奔赴战场,与海棠二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诉说着爱情的誓言。这一唱段旋律曲调悠扬,婉转柔美,贯穿了整部歌剧,每当这一旋律响起都激起人们心中无限的柔情。
这一唱段的旋律如行云流水一般,歌词朗朗上口,把青年男女相知相恋的美好画面深深地镌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让我们感受到歌剧音乐带来的画面感,沉浸在海棠和林生的浓浓爱意当中。
歌曲第一部分(1-33小节)的旋律由男女主角一唱一和的对唱形式和重唱进行展现,把对方比作“家乡的雨”、“远行的风”、“村头的月”和“远方的星”。这样美好的词汇让两个相恋的人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像爱人就在身边一样亲近。歌词像平时对话一样,旋律进行也平稳流畅,少有大跳进行,因此在演唱时口语化应多一些,把浓浓深情埋入心底,为后面的情感爆发做好铺垫。这一部分旋律基本平稳,跳度不大,但是力度变化较多,前面8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中弱(mp)的力度,从“等着我,亲爱的人”这里开始力度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中弱(mp)向中强(mf)转变,象征着男女主角坚定地发出对爱情的誓言:“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紧接着“听你听我,彼此呼唤,一生有情有梦”又一次出现力度变化,由中强(mf)至中弱(mp),而后又一次由中弱(mp)转到强(f),再一次表现出情感的大爆发。“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这几句一直在强音上进行表现,并在中强(mf)上收尾。这一段在演唱时应注意换气口要提前设计好,换气要深,对气息的把控是考验歌者能否把握好歌曲的前提。
歌曲的第二部分(34-49小节)也是旋律发展的高潮所在,由于情绪的递进,此唱段发生一次转调,从bG调转到G调,伴奏织体多采用三连音和琶音进行,使歌曲更具有连贯性,更能表现作品的深情,具有更强的旋律性。第二部分由男女主角用重唱和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两人难舍难分以及对爱情执着的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作品最后两句“听你听我,彼此呼唤”在演唱处理时要注意安静下来,不能唱得太强,气息不能给得太猛,要把握住mp的力度,最后“一生有情有梦”整体渐慢,“有”字可稍作自由渐慢处理,但是每个音的时值都要唱够,大换气之后最后收在强音g上,这里需要大量的呼吸支持,最后一个音既是强音,又是长音,因此此处气息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部分情感上是第一部分的递进,在演唱时歌者要增强气息的连贯以及情感迸发的能量。
整首歌曲在歌剧中多次出现,有独唱的形式,也有重唱的形式,笔者试分析了男女二重唱的版本,这也是我们听得较多的一个版本,意在更好地感受与把握海棠与林生危难重重下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沂蒙山,永远的爹娘》
《沂蒙山,永远的爹娘》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的第六幕,八路军打了胜仗回到崖子村,村民们热热闹闹地迎接他们,海棠带着革命后代小沂蒙出场,盼望可以见到丈夫林生,但却得知林生为掩护村民不幸去世的消息。海棠强忍悲痛让小沂蒙跟着亲爹赵团长离开,赵团长得知原来由海棠抚养长大的小沂蒙是自己的女儿,对海棠说:“你就是小沂蒙的亲娘!”海棠与小沂蒙早就如亲生母女一般,小沂蒙哭着跪在海棠面前:“你就是俺的亲娘!”两人深情相拥。笔者在现场观看了歌剧,多次被海棠这个人物触动心弦,湿了眼眶,特别是在这一幕,泪水更是夺眶而出。海棠将个人小情融入人间大爱,这份浓浓的深情相信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无不为之动容。《沂蒙山,永远的爹娘》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演绎的。
这首咏叹调表现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52小节)海棠想起自己的儿子、夏荷的女儿、革命的战士以及沂蒙山每一位村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都有自己的爹,都有自己的娘,省下最后一口粮,为了前方。都有自己的儿,都有自己的女,送上自己的亲骨肉,血洒战场。”
这一部分是海棠的内心独白,情感柔软细腻,旋律婉转曲折,歌词写得更加动人心弦,加上歌唱家的精彩演绎,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歌曲整体速度不快,但是速度变化很多,如本部分(前52小节)就有5次速度上的变化,“都有自己的兒,都有自己的女,送上自己的亲骨肉”三句比前面四句速度稍快一些,到“血洒战场”四字时要唱得铿锵有力,最后一个“场”字要根据乐谱做渐慢的处理。“都像花样的美,都像火样的旺”继续延用前面一句的速度,与前面八句相比速度稍快一些,旋律线条更加连贯,情感进一步发展。第49-52小节“铭刻荣光”做渐慢处理,每一个音都加上了重音记号强调出来,这里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撑,最后一个“光”字要保持好位置,在大换气之后沿着高位置出来并延长够6拍,表现出沂蒙山人拥护革命的决心。这一部分旋律有起有伏,在演唱时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歌唱的高位置要保持好,如果咬字位置不统一,表现出来的情感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部分速度稍慢,音乐线条拉长,“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这是沂蒙儿女情感的升华,借海棠之口点明主题,将个人小爱化作民族大情。
在颂歌体的旋律中,点明了歌剧主题,将歌剧推向最后的高潮。这里体现了海棠内心情感的转变与升华,从小家到大家,用人间大爱支撑起义薄云天的光辉形象。
(三)海棠人物角色分析
海棠是歌剧《沂蒙山》中的女主角,这个人物很关键,是核心人物,也是线索人物。海棠一家在抗击战争中的悲欢离合构成了故事的主线,把整部歌剧剧情串联起来,使这部庞大的歌剧著作内容丰满,线索清晰明了。剧中“海棠”由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丽达出演,她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她扮演的“海棠”收放自如,在演唱技巧方面,高音轻松自如,力量无可阻挡,把人物的情绪和声音的变化拿捏得恰到好处,塑造了一个性格敞快、开朗率性、无私奉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四、结语
崇高的感动最长久,歌剧《沂蒙山》展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是一曲让沂蒙山人民世代传唱的英雄赞歌,更是一种军民一心的鱼水深情,同时更是近年来民族歌剧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展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部歌剧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影响是用语言无法道尽的,伟大的沂蒙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王晓岭,李文绪,栾凯.<等着我,亲爱的人>民族歌剧<沂蒙山>第二场[J].音乐创作,2019,(02):2-9.
[2]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05(17).
[3]魏德泮.沂蒙精神崇高美,舞台诠释感人心[N].中国艺术报,2019-01- 09(004).
[4]吴可畏.立足传统 秉持创新——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创作特征评析[J].人民音乐,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