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中的研究
2020-07-30冯明
冯明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向社会输入优秀人才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本文針对机械制图与AutoCAD进行相应的研究,并实行一体化教学,以期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TH126-4;G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57
1 机械制图与AutoCAD
1.1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也是工科学生一项必备技能。机械制图主要是指通过研究材料或者阅读资料,绘制出对应的机械图样。这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并在实际中学会应用,对于机械的图样有一个基本认识,并能够进行辨认和区分。这一课程的培养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在机械制图上的训练,激发并培养出学生们的空间感及空间的想象力,并掌握基本分析的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养成学生们踏实严格的专业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使学生在绘图时,学会正确使用尺规工具,通过长时间练习熟练地掌握尺规制图的方法和技巧。
1.2 AutoCAD
AutoCAD是一种绘图工具,在国际上通行。一般用来进行二维绘图。AutoCAD的用户页面操作便捷,因此,在园林规划、土木工程、电子领域都有所应用,是一项适用于多个领域的技术,适用性强、应用面广。高职院校开设这一课程,力图培养出实践性人才。掌握AutoCAD这一技术,就获得了绘制平面图的基本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空间分析的能力。
2 高职院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原因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科在教学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这两门课程通常都是分开教学,这一分离教学的方式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操作时,无法灵活娴熟地使用这两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二维绘图的工作,在识图、绘制中都存在着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课中将两门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将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不仅大大减少了课程设置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机械制图与AutoCAD结合教学,更便于学生从感官上的理解和接受,并在这两种学科交叉教学中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3 一体化教学概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体化教学意味着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重视并加以培训。通常情况下,主要侧重于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其职业的需要,再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内容和阶段性计划都要以职业要求为依据。理论教学占比较少,通常为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本身,保证其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理论与职业技能融合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减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现象。
4 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实践操作能力是多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人才是否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的讲授前,写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比如在每一节的课程设计出两大主要教学内容,第一为理论性知识的传授,第二为绘图技术的讲解。先进行理论教学,随后就进行AutoCAD技术的应用,这类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课堂活力,还可以增加课程的内容。讲视图时,教师要先介绍视图的理论性知识,然后放出与之相应的三维的立体图,通过利用AutoCAD,观察立体图的动态变化和动态特征,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物体。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们在兴趣中深刻把握知识,还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继续进行之后的学习和思考。
5 机械制图与AutoCAD在一体化教学中所需要的条件
一体化教学作为两门学科的融合教学,是一项新的尝试。因此,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条件。
5.1 教师队伍的“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要求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门学科融合教学,这不仅是对高职院校的一大挑战,更是对教师队伍的一种考验。一体化教学需要一体化教师资源,只有同时掌握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门学科的教师,才可以胜任这种教学模式。
5.2 教学计划的一体化
在高职院校明确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一体化教学后,教师要对课程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安排。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并学会合理地融合讲授,对于课程、课时的设计也要有一个系统的设定。
5.3 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要从教案和教材中找到课程的脉络和主线,并围绕脉络进行分解和研究,对于每一节课的知识,都要熟练掌握,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条理分明的系统性整合。必要的时候,对于教案的设计中,要体现出教师实际教学中独立性和适用性的思想。对于重复的知识点,教师要提前了解并精心安排讲解,不要使教学变得冗长烦琐。
5.4 教学过程一体化
在课堂中,教师队伍关注学生动态,给予其主动学习的权力,并让其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
6 高职院校在实行一体化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
6.1 教师要把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适当运用
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将其融合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创新,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这两门课程都有一个专业的知识储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点整合,进行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变。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AutoCAD绘图时,可以进行合理的小组活动,在课程当中加大操作的占比,让学生们充分运用AutoCAD进行实际的操作。教师在授课当中,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程度,在学生们有一定基础的认识和学习之后,再将二者合理地融合讲解,让学生们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对组合体进行观察和绘图时,通过不同方位、不同方面的展示,观察组合体的结构,并进行组合体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对组合体的认识有一个明显的效果,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通过AutoCAD操作,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2 改善教学的环节,设计创新型教学项目
教师应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改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环节固定不变,学生们对课程的安排早已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受一体化教学影响,对于教学环节的改善势在必行。教师应当在日常课程之外,设计崭新项目和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其中检验学习的成果。比如,开展关于机械绘图的评选或者是比赛,让同学们从专业知识出发,通过动手操作,检测出自己的专业水平。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参与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个人参与的难度较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理論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尝试;小组合作的方式则注重合作和组内成员的各项分工,这一种方式合作性比较强,难度较低,但也是对团体配合、交流的一大考验。
6.3 提高专业考核的力度,改善传统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验收方式,也是学生对自我认知、专业认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应安排定期的考核,并设计考核的方式,只有在考核的压力下,学生们对于专业的学习才会有迫切感。在考核当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改正,并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的考核中,教师要对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欠缺进行补充,对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改正实际操作中的误区。通过考核,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对教学安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对于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并培养其自信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对于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大方地赞许,给予其肯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高职院校在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学习应用中的综合能力,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7 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时代发展要求下,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在肩负重担之下,高职院校应采取一系列调整和改变,大力培养优秀的实用性人才。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科授课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运用能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的裨益,将日渐体现,并会在职业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吴静薇.“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03):129-130.
[2]舒文鑫.浅谈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J].南方农机,2020,51(0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