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在《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中的探索

2020-07-30沈萍

科技视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双师园林工程实训

沈萍

摘 要

教师、教材和教法是职业教育的生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为切入点,对“三教改革”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三教改革”在课程中如何落地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三教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 TU986-4;G642.0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55

0 引言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 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该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所谓“三教”是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三大要素:教师、教材和教法。这关系到职业教育“谁来教”“教什么”和 “怎么教”,直接影響教育教学质量[2]。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园林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园林专业的前沿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园林工程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因此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应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核心任务。

1 基础专业课程《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分析

《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识别和运用园林工程各类材料,掌握园林建筑构造与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能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客观技术条件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简单的构造设计,同时培养学生的园林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在教学改革中,“三教”的三个核心内容教师、教材和教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1.1 教师师资力量问题

一方面,工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是一门土建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大多数出自农林牧渔类专业,植物方向师资力量雄厚,但工程类方向师资匮乏,虽然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土建工程类专业专职教师的力量得到了充实,但没有材料专业方向的教师,现有师资以土建和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主,教师自身对工程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存在薄弱点。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教学团队。由于教师的专业方向、年龄、职称层次等问题,组建教学团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三是双师老师比例偏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进行“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欠缺。

1.2 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教材版本较多,但内容大同小异,教材理论性较强,知识点抽象不利于高职类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教材中的实训内容较少,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也不多,内容的更新与时代发展脱节,跟不上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更新速度。

1.3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授课型课堂模式,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理论多,实践少。二是,课堂主体不明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不积极,把学生当成灌入知识的被动容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缺乏基于园林工作过程的情景式、真实场景和生产性教学。

2 《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三教”改革的具体思路

2.1 多渠道提升,打造课程“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主体,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重要基石。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转变教师观念。分析《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特点,本课程注重园林工程材料的识别、选择、运用和园林建筑基本构造要点和工法的实操,依托学院校企长期合作企业,选派课程专任教师到园林工程企业进行定期实践,参与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提升校内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双师能力”。二是,聘请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实操演示和实训作品交流评比;借助园林学院企业大师工作室的培训,课程专业教师向大师学习实操技能,进行互助互补式教学,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双师”技能,创新培养模式,拓宽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三是,借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一平台,通过教师参赛和指导学生参赛的方式,了解相关院校的教师技能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动手实操能力。

2.2 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教材改革,编制“活页式”实训手册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3]。现代教材观要求教师以发展创新的精神对待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行业发展,整合各种资源,满足教学需要,实现从“以课本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主动提倡“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的教材观,“活化”教材有助于改变传统教材的思维定式,从而逐步转变为一个拥有自主教学创新能力的“导师”,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一是,重点、难点的易化,《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中园林建筑构造是该课程学习的难点,针对高职类学生建筑空间感弱,结构构造基本基础知识缺乏的问题,以园林建筑构造为例将园林建筑按照施工顺序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组成,对各组成部分的难点和重要技能点,以数字化资源(微课、视频、图片)的形式上传到学院的教学资源库和智慧职教云平台,学生借助资源库的资源解决传统教材构造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之间的对接问题,使教材上的平面构造知识空间化、立体化、具体化。

二是,教材形式的转变,针对传统教材实训内容少的情况,自主开发编制与教材相匹配的“活页式”实训手册。充分利用园林技术馆现有的有利的实训条件,紧扣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点,设计实操性强、学生兴趣度高的实训项目,分别是:园林工程材料的识别、园林景墙的砌筑、园林园路铺装、园林建筑和小品模型制作以及园林建筑楼梯施工图绘制。实训手册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配套的资料包内容丰富,可以依托教学资源库实时更新,紧盯园林工程技术升级需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实训手册,能够满足学生实训学习和教师指导实训的要求;“活页式”实训手册既有纸质版,又有软件版,纸质“活页式”实训手册方便学生携带到实训场所,随时翻阅和记录实训数据,软件版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就可以查阅“活页式”实训手册中视频内容,反复观摩指导实训。

2.3 “多场景课堂”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法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3]。一是,授课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习技能为导向,探索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帮助和引导的教学模式。

二是,课堂模式的转变,原有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多课堂”模式,模拟园林工程项目实际工作情境和工程过程,将课堂场景增设为学校(普通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技能大赛训练基地),工程材料建材市场,校企合作园林工程企业,网络课堂(“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智慧职教云平台+国家教学资源库)等多场景的课堂模式。

三是,课堂要求的转变,针对多数高职学生“离不开手机”的现象,从原来的课堂禁止使用手机,到鼓励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以及教学资源库中资料去“玩手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學习兴趣,将“手机”变为学习的工具。

四是,学生考核评价模式的转变,学习模式改变推进考核评价模式的改变[4]。利用“江南园林文化技艺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和智慧职教云平台等网络教学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效果、问题反馈和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及时查漏补缺,改变传统的期末“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期末闭卷考试为辅的考核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对园林工程材料的运用能力。

3 结语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的“三教”改革实践表明,教师双师能力提升+教材活化+“多场景”下的课堂模式,使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善,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升。探索针对类似于《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方法,促进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改革,解决强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忠明.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108-110.

[2]孙进.高职院校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探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9(07)第34卷第7期:59-62.

[3]曾晓彤,张显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9(09):267-268.

[4]梁克东,王亚南.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8-34.

猜你喜欢

双师园林工程实训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