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影响研究

2020-07-30王康妮

科技视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效度校园思政

王康妮

摘 要

自豪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自我情绪。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对于国家自豪感的程度能够反映出高校教育及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升大学生国家自豪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重要生活场所,对于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影响显著。因此,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为对象,探究校园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

江苏省;大学生;国家自豪感;校园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38

0 引言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其对于国家的认知和自豪感程度是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建构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院校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效果。因此,关于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国内外都陆续发表相关研究论文。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探索大学生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方面的国家自豪感与校园中思政教育、教师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校园环境、校园媒体、人际关系、学校排名、人文关怀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分析结论,探寻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认知现状和自豪感程度,针对现状提出解决措施,为高校教育另辟蹊径,同时为青年力量的成长指明正确方向。

1 研究背景

关于自豪感的定义目前学界已有部分研究。Weiner从情绪归因的角度认为自豪感是个体将积极的结果归因指向自我而产生的情感;Lewis则认为自豪感是个体相对于任务标准而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情感。Mascolo和Fischer将自豪感定义为通过评价自己是位有社会价值的人时产生的情绪。近年Tracy和Robins指出当人们将注意力指向自我,对事件进行内部归因,对事件结果产生积极的自我表征时,就会产生自豪感。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国家自豪感是公民对于他的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既包括一个对一个国家的自豪感和尊重感,也包括一个人来自国家认同的自豪感和自尊感。无论是哪种情感,都基于社会这一层面。本文正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对国家的心理情况、对自豪感的认知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在参考国内外多篇文献后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都是正面、积极的。其中在历史、民主、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积极的自豪感。而国外学者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各国间国家自豪感大小排序变化较小。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国家自豪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家自豪感现状的跨国比较、国内状况分析以及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江苏省为调查总体。调查样本数据通过问卷网线上发放抽样取得,样本覆盖范围为江苏省高校,如南京、苏州、南通、镇江等。从2020年1月16日起,到2020 年2月5日关闭问卷为止,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问卷191份,其中有效样本量185份,有效回收率94.8%。其中男生72人,占比37.7%,女生119人,占比63.3%。样本对象范围覆盖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

2.2 分析方法

運用“原因+结果+解决方案”的总体框架,走“调查——研究——分析——思考——总结”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使用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信度效度分析、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主要数据处理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

3.1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数据的设计合理性,KMO 值是衡量不同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若KMO值高于0.8,则说明效度高;介于0.7~0.8之间,则说明效度较好;如果介于0.6~0.7,则说明效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于0.6,说明效度不佳。KMO值与效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2可知:所有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提取。另外,本研究KMO值为0.923,大于0.8,意味着研究数据效度高,可作量表分析。

3.2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检验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主要以性别为分组,分析男生和女生对于不同校园因素影响国家自豪感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参数检验,观察P(T<=t)双尾值,若大于0.05,则接受原假设即男生和女生对于该因素感受无差异。

经分析,男生女生对于其他方面国家自豪感无差异,但由表3、4可知,男女生在文化建设方面,对于影响国家自豪感的校园因素(校园环境和学校排名两个因子)存在程度差异。在校园环境中,男生的平均数为2.07042,女生的平均数为2.59332,可见,女生比男生更普遍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国家自豪感存在影响;在学校排名中,男生的平均数为1.83099,女生的平均数为2.26271,同样可知,女生比男生更为普遍的认为学校排名对大学生国家自豪感存在影响。

3.3 Logistic多元有序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关系。

由平行性检验可知:显著性为0.678>0.05,所以参数估计值有效,且准确可靠。

在表5参数估计值表中,可以得出思政教育、学校排名和人文关怀的显著性水平是显著的,且思政教育的回归系数为正数,则意味着校园因素中思政教育的影响程度越高,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越高;学校排名的回归系数为正数,则意味着校园因素中学校排名越靠前,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越强;人文关怀的回归系数为负数,意味着人文关怀过度,会影响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程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通过“校园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调查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1)总体来看,大学生总体国家自豪感较高,高达95%的大学生对国家感到自豪。其中,对国家非常自豪占比68.59%,较自豪占比21.47%,一般自豪占比7.58%,不太自豪占比2.09%,完全不自豪感占比0%。

2)校园因素对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影响在文化建设方面影响最大,在科技水平方面影响最小。

3)学校的思政教育、学校综合排名以及人文关怀对与大学生国家自豪感呈显著相关。其中思政教育、学校综合排名呈正相关,人文关怀呈负相关。

4.2 存在问题

1)思政教育、教师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以及学校排名与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之间呈正相关,即这三个校园因素对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是正向影响,影响程度越大,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程度越高。而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国家自豪感之间呈负相关,即人文关怀对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起阻碍作用,说明高校过多关注于少数民族学生或贫困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不平衡,反倒影响大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对于国家自豪感产生不好影响。

2)校园环境、校园媒体、人际关系与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呈不相关。说明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好坏并不会过多影响到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而校园媒体作为校园宣传渠道,对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也不产生影响,说明校园媒体的宣传内容及宣传方式并不能足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也没有发挥其作为学生和社会沟通媒介的良好宣传效果,所以校园媒体的作用应受到更多重视。

3)虽然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普遍感到自豪,但对于国家的现状却认知不明,未做到与时俱进,与国家俱进。说明对于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效果较好,而对于国家重要事件的宣传普及还需继续加强。

4.3 解决措施

4.3.1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数字网络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同时在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高校应创新举措,对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打破固有桎梏,加强思政教育创新。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实效性、多样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使得世界上纷繁多样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世界各地。在这样的优越的条件之下,教师或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情和国家的最新方针与政策,及时学习国家的政治思想,以筑牢个人的思想防线,提高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高校的思政课程的教育方法,将课堂的讲授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变为互动式的教学课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引入新兴媒体进入课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提升国家自豪感将有着关键的作用。

4.3.2 以新思想武装头脑,发挥新闻媒介宣传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通过新媒体媒介对国家性事务进行自己的判断,其是大学生与新思想接触的有效途径,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校园媒体对国家大事的宣传程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弘扬程度,使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校园内部感受到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从而增加国家自豪感。

4.3.3 注重综合发展,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教育重点

提高教学水平是提升大学生国家自豪感有效措施,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学校应当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其次,学校应当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在更新教育观念,巩固本科教学地位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在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的条件下也可以实施“特色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更要坚持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内涵式特色发展道路,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3.4 以人为本,兼顾公平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高校整体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学生的帮扶和补助政策更是不断出台。但是,校方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重视少数民族同学以及经济困难同学的帮扶事务,也要注重平衡公平发展,过多的人文关怀对于受帮助学生是压力。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其自我管理、加强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关爱教育、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式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给予学校适度且特殊的人文关怀。在确保大部分人关于校园因素对国家自豪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兼顾特殊人群的心理状况,从而使得国家自豪感在每个人的心中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张向葵,冯晓杭.《自豪感的概念、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9.06.

[2]姚振玖.《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实证调研,2019.10.

[3]张宝瑞,佐斌.《青少年中華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87.

[4]蔡喆.《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粤港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高教探索,2015,第二期.

猜你喜欢

效度校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