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遇叶脉书签 妙收开学礼物

2020-07-30黎志魁李娅玲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首因效应学科素养学习兴趣

黎志魁 李娅玲

[摘   要]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讨论启蒙学科——初中化学开学第一课如何上才能发挥最佳育人价值,特别要关注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学习的深刻影响。为此,根据“首因效应”,在初中化学开学第一课安排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为学生开启化学殿堂的大门。

[关键词]首因效应;叶脉书签;学习兴趣;学科素养;初中化学第一课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0-0079-02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学科,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具有启蒙性和奠基性双重功能。学生能否学好化学,能否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产生开启化学殿堂大门、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热情与兴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学生是否喜欢化学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喜欢化学教师,便会爱屋及乌地喜欢化学这门学科,就会乐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方法,愿意自觉、主动地学习化学、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形成学科素养。而学生是否喜欢化学教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教师与学生见第一面时是什么样的状态,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印象,所以上好开学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挥化学第一课的“首因效应”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化学第一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就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1]。因此,与学生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课应该怎样上,是很值得考究的。

第一堂化学课到底应该干什么?讲新课?请学生挨个自我介绍?定规矩,讲要求,立下马威?……笔者认为这些都不可取。化学的第一堂课应该是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机[2]。初次见面,讲新课未免操之过急;让学生挨个自我介绍完全没有必要,教师的自我介绍虽是必不可少的,但多数可以一言以蔽之;而定规矩、立下马威式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做法更不可取,只会起到反作用。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不是靠各种各样的要求立出来的,而是学生受到教师的渊博学识、“精神长相”、教学艺术等的浸润和感染,进而爱教师、爱化学这门学科,从心底由内而外、发自肺腑地喜欢教师,对教师表现出敬重,这才是最好的效果。

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化学第一课必须发挥其教学最大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化学第一课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向往,让学生体验化学的有趣与有用、神奇与魅力,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发展简史,知道初中化学学科特点,体验科学学习方法,对化学学科形成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要让学生对化学第一课“一见钟情”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本校的初三化学某教师第一堂课是这样上的:面带最灿烂的微笑走进教室,向学生亲切地问好,简单而有趣地自我介绍——中文名、化学名[Li(锂)Ar(氩)P(磷),谐音],这样的介绍很快引起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好奇心,从而产生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该教师留给学生一个热情、可爱可敬的印象。

接着教师让学生观赏手中的叶脉书签(如图1),并告诉他们,这节课不上新课,而送给他们每人一份精美的开学礼物——叶脉书签,只是这份礼物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制作。学生向来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还有精美的礼物收,自然很开心。于是初中化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分组实验,制作叶脉书签。

2.分组实验亲制叶脉书签

首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室中用10%的氢氧化钠煮叶片的基本步骤:在烧杯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继续煮沸,并用镊子轻轻翻动,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煮沸10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清洗碱液,并用软牙刷轻轻刷去叶肉。在PPT中展示基本步骤及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因为是第一堂课,不用详细讲解,只针对可能会引起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提醒),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煮书签的实验。在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针对实验失败的小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改进实验,重新完成实验。

(1)选取叶片

①尽量选桂花树叶。有学生选择红枫叶,但是它的叶脉细而软,在翻煮和刷去叶肉的过程中一定要非常细心、非常轻,否则就容易伤叶脉(如图2)。②有学生想得到大的书签,所以在摘取桂花树叶的时候,会选取又大又直的叶子,但是这样的叶子在用碱液翻煮的过程中容易被折断,而恰恰是那些小的、不起眼的叶子才有可能成为最美的书签。

(2)清洗叶脉

将叶片上残留的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一块玻璃上,用小试管刷或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顺着叶脉的方向刷掉叶片两面的叶肉,一边刷一边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整个过程要非常细心、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美好的事物总是值得等待的。

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实验免不了失败(如图3),要鼓励学生不可气馁,分析失败原因,一次又一次地改进实验,直至实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3)书签上色

实验的最后步骤是给书签上色:用硫酸铜溶液上蓝色,用红墨水上红色……于是一个个美丽的书签(如图4)就制作出来了。

课后,学生围在一起交流,感叹化学原来这么有趣、神奇!这样一份精美的开学礼物,成功地把学生吸引住了。

三、激发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从心底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才能真正学好化学,才能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仅凭“首因效应”引起的学习兴趣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对第一印象进行管理和保持,使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式”作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魅力,从心底愿意去學习化学。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设计好每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尽可能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并有效地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巧妙设置有关概念、原理形成的化学发展史、化学家的故事、科学新闻,引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反思

诚然,第一堂课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还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到底学什么,学习化学有何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形成新观点,解决现实生活、陌生情境中的真问题,才能学以致用。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是造福人类还是滥用作恶,取决于运用它的人类。世间万物有利有弊,应辩证看待。大度看世界,从容担责任。这样一来,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逐步发展和深入的特点,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促进新知识的建构和新观念的形成,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更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落地生根。

[   参   考   文   献   ]

[1]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王天兵.一见钟情:如何上好化学第一课[J].新课程(中),2017(9):123.

(责任编辑 张   简)

猜你喜欢

首因效应学科素养学习兴趣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