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2020-07-30郭佳辉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环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陶冶作用更是如此。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大学校园比较注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而部分学校忽视了精神文化发展。目前,这方面存在对教风、学风、校风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精神文化活动开展不足、网络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及学校周边环境冲击了这方面的建设,大学生自身发展特征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优化大学的精神文化环境,开展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注重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校园 精神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038-02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深化,大学育人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发展学校的精神文化。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体现了校园文明的基本点,能够使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与交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开发学习者的智慧,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之一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因此,增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对全體师生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指校内的文化积淀和全体师生人员形成的共同的思想观点、态度看法和文化思维,具有“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对人影响的全面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1]等特征。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因此,大学校园内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对教风、学风、校风文化缺乏重视

当前,许多大学的精神文化环境较差,无法在培养学生积极精神状态方面发挥作用,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更不用说用精神去引领师生行为。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校风会为学校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很多学校这方面的建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高校搞形式主义,只提出校训,却未真正发挥校训的激励作用;有些大学为了评估、招生扩招,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忽视提高教学水平;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低,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导致学风很差。

2.精神文化活动开展不足

目前,大学里的文化活动逐渐丰富,只是这些活动大多凌乱无序,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没有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无论是院级还是系级活动,参与度较高的都是组织者,参与者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对各种活动有兴趣爱好,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但部分学生只关注自己喜欢的活动,却并不参与,多是因为不够自信或性格腼腆而没有参与;还有些学生既不关注也不参与这些活动。事实上,很多学生还是无法自愿积极地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

3.网络文化建设发展滞后

所有的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空间也是如此。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师生搜集和传播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网络空间对大家的学习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比如,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逃避现实,与人交往沟通能力下降,耽误学业,形成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认知观念,严重则会歪曲大家的思想认识。此外,一些大学缺乏对网络文化的优化与管理,使师生无法有效使用校园内网资源,多数学生只能使用自己所了解的方式和渠道。一些高校校园网络内的资源未能及时更新,缺乏最新的时政信息和学术作品,导致师生无法收集和查找最新的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了解国内外各种资源信息。

二、问题的成因

虽说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相对优雅,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多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渐无法抵挡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其原因也多种多样,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所指范围较大,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及学校周围环境。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一致性,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和引领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大学生还未形成稳定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多元化文化冲击下,很容易形成投机意识、享乐意识,致使思想觉悟不高,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不良校园风气的滋生。此外,社会中浮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时代特征,使本来思想容易动摇的大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去认真踏实地学习,充实自己,对不切实际的事情抱有幻想和侥幸心理,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边缘,冲击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不仅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也会受到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校园周围是学生平时活动的场所,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是一股推动力量;反之是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极大障碍,甚至会腐化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比如大学旁边的KTV、音乐厅、酒吧等,经常有大量学生出入,也常是黄赌毒的滋生地;一些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荒废学业,以致耽误终生。

3.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多思维开阔,适应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由于成长环境和自身经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很明显;也有一些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还有部分学生自我优越感和成就感强,存在着很多共性问题。由于年龄特征,大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三观和完整的思维系统,对很多事情判断不准确,社会责任感差,团队协作能力差等。西方文化注重理性规范,而中国文化孕育出的是以地缘文化、人情关系为纽带的价值形态。[3]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冲击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一些大学生思想体系不完善,易被不良言论洗脑,不理解国家的政策制度,形成偏激的思想。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三、大力优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校的发展,而且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健康优雅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学校在大学教育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领域作用发挥不足的情况,我们必须通过恰当的途径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1.优化大学的精神文化环境

首先,追求高水平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素质起点比较高,对校内文化的追求也会随之提升。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活动娱乐层面,不能流于形式,应该注重丰富其内容,促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由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慢慢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其次,加强建设优质校训文化。校训对一所学校的育人和文化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校训与学校的文化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校園精神文化,要有一流的校训,才能凝聚师生的力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最后,强化教风、班风、校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4]优化教风,引导高校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开展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

校园的精神文化活动要注重质而不是量,每一次开展活动都要明确活动的意义、目的、具体内容、具体形式。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辩论赛、知识交流会、科技竞赛等活动,要充分利用重大特殊节日,比如建军节、国庆节等,展开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广泛征求意见,比如学生代表、班长等有代表性的意见,强化同学们的自觉意识,让大家自愿地想要参加这样的活动。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分析学生的感情变动和需要,在指导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时,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心理特点给出合适有效的建议。

3.注重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必须现代化、信息化,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5]面对当今发展的形势,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远比我们手中的材料更丰富更完整,大学生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想法和习惯,通过正确的方式使网络资源最大化为个人所用。与此同时,加强和改进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网络内容广泛、信息量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向学生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者应及时关注网络发展的动态,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时代接轨,推动教学人员的能力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教育文化氛围。管理者应运用技术、行政等手段,坚持不懈地改进校园内网空间,对此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时清理和监护设置,防止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四、结语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学校园的精神方面的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潮流,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和进程的另一种写照。作为无形的课堂,校园精神文化是全体学校成员长期努力要形成的一种良好教育氛围,也是新形势下大学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利用并发挥大学的精神文化环境的积极因素,并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其真正起到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02.

[5]李金玉 张静.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改革与开放,2016(22):90.

责任编辑:杨国栋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全面依法治国‘多微一体教学模式研究”(19JDSZK062)。

[作者简介]郭佳辉,东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对大学校园内流浪动物的管理建议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现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分析
大学校园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