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毕业生就业要多端发力
2020-07-30吴珩
吴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两个字,并指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就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保证,为民生之本,民生之基,只有就业稳,才能做到收入稳,进而达到民生稳。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和就业主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高校就业工作开展和毕业生择业均产生极大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省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看,要积极转换就业方向,科学制定就业规划,适时调整就业心态。目前,旅游商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以及娱乐业等部分行业企业会因疫情影响减少招聘岗位,但大健康、医药卫生、医疗器械、电商物流以及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人工智能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提供服务的相关行业企业,由于在疫情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会加大招聘力度。作为毕业生,要结合就业市场的变化把简历、求职计划、目标单位等重新进行梳理。充分了解网络招聘,线上面试的基本程序,准备相关资料,全方位地提升就业技能。毕业生们还要了解企业需求,调整求职策略,敢于尝试新兴产业。不能因为疫情就产生“走一步看一步”“不着急”“无所谓”的态度。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要精准掌握就业政策,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时下线上销售、线上教育、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也因“疫”而生。高校就业部门和教师在帮扶毕业生就业时应该向他们重点介绍“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就业视角、捕捉潜在的就业机会。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举办各类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分地域的线上招聘活动。就业形势变了,企业招聘方式变了,考核方式变了,学校的就业帮扶措施也要快速主动求变。
从用人企业的角度来看,当前是吸纳储备人才、推动转型发展的绝佳机会。随着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正面效应逐步释放,复工复产正在加速推进,经济运行正在恢复正常,用人单位应该善用巧用活用“后疫情时期”这个时间点,逆周期而行,提前进行人才筹备,有针对性地投放一些计划,提前做一些储备,厉兵秣马,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人才基础。
受疫情冲击,高校畢业生就业工作压力着实不小,需要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更加积极引导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相信广大应届毕业生能够放宽心态,用心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在国家保就业政策的帮扶下,必然能够在新的舞台展翅翱翔,海阔天空。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