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翘袋泡剂浸出物的工艺研究

2020-07-30赵建权向林奎陶兴成左仁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浸出物石油醚连翘

赵建权,向林奎,王 钧,陶兴成,左仁军

(重庆市药研院制药有限公司,重庆 400802)

1 前 言

1.1 课题提出背景

银翘袋泡剂由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牛蒡子、桔梗、薄荷、淡豆豉、甘草、芦根等十味药材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该制剂是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银翘散改剂而来。因为袋泡冲剂[1]具有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既能保留几乎全部挥发性成分,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并能使植物粉末中的全部成分能在极短时间内溶出,所以将汤剂改为袋泡剂。银翘散[2]是清代著名中医吴鞠通《温病条辩》中第一名方,主要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近代医学广泛用于多种下呼吸道感染[3]及其他感冒性疾病早期,应用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明确,是中医极为常用的方剂之一。

1.2 课题提出依据

本方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而连翘还具有消痈散结的功效,二者合用,去邪清热,避晦解毒共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淡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荆芥、淡豆豉辛温,但是温而不燥,祛风解表,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四者共为臣药,疏散表邪;淡竹叶除烦利尿,清上焦之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三者共为佐药;而甘草调和诸药,祛痰止咳,又配合桔梗清利咽喉为佐使药。银翘袋泡剂以金银花和连翘为君药。其中挥发油为金银花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4]。连翘[5]中所含的连翘苷、连翘脂苷、齐墩果酸、熊果酸、挥发性成分等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薄荷、荆芥、牛蒡子为臣药[6],这几位药所共同含有的薄荷酮以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在本方中有明显的药理活性。此方的服用方式为加水泡服,故将挥发油含量以及水浸出物的含量作为考察数据的依据。因为服用方式为加水泡服,最终被人们所利用的为水浸出物中的成分,故将水浸出物的含量作为本次试验的最重要的考察数据。

2 实验部分

2.1 药材与仪器

2.1.1 中药饮片与试剂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淡豆豉,淡竹叶,芦根,牛蒡子,甘草。石油醚(30~60℃)(分析纯厂家 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批号2016092201)。

2.1.2 实验仪器

高速多功能粉碎机(LFP-800T);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ME204E);

电热鼓风干燥箱(DGF-30);

药典标准筛,锥形瓶,烧杯,移液管等仪器。

2.2 正交试验[7]设计

2.2.1 工艺流程

将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淡豆豉,淡竹叶,芦根,牛蒡子,甘草等十味药材单独粉碎。根据所需要的粉碎粒度过相应目数的筛网。将粉碎药材按处方进行配料,将配好料的原生药粉加适量纯化水制软材,软材达到“捏之成团,触之即散为止”。将制好的软材挤压通过药典标准筛1号筛制成湿颗粒,将湿颗粒转入烘箱中烘干。检测水分含量,挥发油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

2.2.2 检测方法

(1)水分的检测:水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按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832)项下检测。

(2)浸出物的检测:浸出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按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检测。

浸出物的计算:浸出物%=[(W3-W2)×V]/[W1×V1×(1-W%)]×100%;

W3为干燥后残渣和蒸发皿的重量,g;

W2为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重量,g;

W1为供试品取样量,g;

W%为供试品的水分;

V为加入水的体积,ml;

V1为所吸取续滤液的体积,ml。

(3)挥发油的检测:挥发油按照罗小萍[8]摸索出的用样量小的挥发油微量测定方法检测挥发油含量。张广强等应用该法测不同产地菊花挥发油含量,证明其准确度较高。其装置同药典法,但所需的用样量小,适用于各种相对密度的挥发油含量检测。在挥发油测定器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使挥发油溶于石油醚中,蒸馏完后用适量石油醚洗涤冷凝管,分层后收集石油醚于精密称重的蒸发皿中,让石油醚于通风处自然挥发,精密称定蒸发皿的重量,换算成百分含量。

2.2.3 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参考文献选定对浸出率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粉碎力度(筛网目录),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率作为考察指标,根据L9(34)正交表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每次实验操作均按照上述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表1 因素水平表

2.2.4 试验结果

按照工艺流程和上述正交试验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表2 水分检测结果

银翘袋泡剂未经干燥的湿颗粒水分分别为:过二号筛65.15%、过四号筛54.40%、过5号筛54.53。

在本试验条件下,经过烘干的试验水分均能达到药典标准(不得超过12%)。

表3 浸出物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法)

表4 浸出物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由表3、表4可知,银翘袋泡剂浸出率的影响因素顺序为:A>C>B,即影响因素中粉碎粒度>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其中B、C为不显著因素,对提取的影响较小;A为显著影响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因此银翘袋泡剂最佳工艺为A3B2C1,即粉碎粒度为过5号标准筛(80目),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70分钟。

银翘袋泡剂湿颗粒的挥发油含量分别在0.196%,0.201%,0.203%。

表5 挥发油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直观分析法)

表6 挥发油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由表5、表6可知,银翘袋泡剂中挥发油的影响因素顺序为:B>C>A,即影响因素中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粉碎粒度。其中B、C对挥发油的提取影响较大,A对挥发油的提取影响较小。因此针对挥发油的而言,银翘袋泡剂的最佳工艺为B1C1A3。即粉碎粒度为过5号标准筛(80目),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70分钟。

因为针对浸出率而言,烘干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因素为不显著影响因素,所以银翘袋泡剂的最佳工艺为A3B1C1。

2.2.5 验证实验

按照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A3B1C1进行3次平行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结果如下:

表7 验证实验结果

由上表分析可知,银翘袋泡剂在A3B1C1条件下,其浸出物含量和挥发油含量相对较高,结果也比较稳定,所以银翘袋泡剂相对最佳的生产工艺为过80目筛网,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70 min。

3 小 结

在这次实验中,以银翘袋泡剂浸出物含量和挥发油含量为考察指标,粉碎粒度,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正交试验,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相对最优的工艺,即过80目筛网,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70 min。最终做的3组验证实验可知,按最佳工艺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均在所做实验的最佳值附近。

4 结 论

本文通过实验与查阅炮制文献对银翘袋泡剂有药理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研究,从实验来看,粉碎粒度对其有效成分在水溶剂下的浸出率有显著影响,烘干温度和时间对银翘袋泡剂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影响,所以根据目前的工艺增加粉碎粒度和降低烘干温度减少烘干时间对银翘袋泡剂有药理活性的物质能较好地保留与溶出。

猜你喜欢

浸出物石油醚连翘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河南药茶 连翘芽茶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连翘成翼城农民持续增收“摇钱树”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5种石油醚前处理对不同植物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玛咖中有效成分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下浸出物的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