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军事综合信息网信息安全防护问题

2020-07-29李海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6期
关键词:网络科技信息安全信息化

李海燕

摘 要:当前,全球信息化促使网络技术呈裂变式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无处不在。今年全球抗击疫情中,“人工智能”、“大数据”、“ 智慧城市”、“区块链”等网络科技的应用凸显出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现实意义。然而,网络科技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也日益突出,并向政治、军事等领域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军事综合信息网安全防护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常谈常新的话题,不管科技如何进步发展,都要铸起信息安全防护的铜墙铁壁。在信息化为核心的全球军事变革中,军事院校承担军队人才培养的任务,着眼信息化战争需求,提升网络安全技术基础能力、提高信息化素养是当前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军事综合信息网应用现状,围绕强化网络安全保密意识、优化安全防护策略以及改进安全防护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做好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提升军事综合信息网安全防护给出详细解答,为网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科技;信息安全

一、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形势

回望过去几年时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软硬件设备安全漏洞频出给众多领域带来严重威胁,多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商业数据与个人信息遭遇大规模泄露与违规利用,军事领域网络失泄密事件也时有发生,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棱镜门”事件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由此可见,网络空间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空间。各国在网络空间对抗态势也进一步加剧,2018年多国采取多种措施不断谋求增强网络防御和对抗能力。顶层规划中网络对抗战略意图明显。仅美国就发布两项重要国防战略,均显示出明显网络对抗战略意图。

二、强化用网管网人员安全保密意识

“人”既是生成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又是安全保密责任主体,人的行为受本能、理性、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因此,首要问题是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安全保密意识,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不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军事综合信息网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和管理者两个层面的人员都要通过学习保密法律法规及计算机安全保密知识,减少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健全制度,建立与人员量化考核和职级晋升相挂钩的保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加大奖惩措施;加大保密工作督导检查力度,突出日常管理不定期检查,做到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对当前形势进行总结。

三、优化安全策略改进防护技术

分析近年来频发的军队内部网络失泄密事件,排除一部分知密人员主动通过网络泄密外,多数是保密意识不强,违规使用了u盘,无线、蓝牙等装置,受到摆渡攻击,导致秘密文件被窃取。针对目前失泄密传播效率高、渠道隐蔽、泄密频率高这一现象,军事综合信息网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运用目前已经成熟的网络加密技术、防火墙、安全审计、漏洞扫描、身份验证等技术,检测及修补网络漏洞、提高防病毒能力,营造网络安全的大环境。 单纯技术上讲没有一项网络技术可以完全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因此,要严格执行“十条禁令”规范上网行为;在将涉密电脑和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对公用电脑USB、光驱等接口可以实行物理隔绝;加装防电磁屏蔽装置防止电磁信息被截收还原。在遵循网络安全规范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以下更先进的技术。

(一)加强网络安全防御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能,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盗取,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杀毒软件、防火墙、深度包过滤等工具进行查杀,同时引入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个积极的防御体系,主动查杀网络中的木马或病毒,能够实时地采用网络数据,分析网络数据中是否存在某种病毒,一旦发现就可以主动响应,及時启动网络安全防御工具,将病毒清除,保护信息安全。

(二)建设可视化管理运维机制

与传统网络管理相比较,可视化能实时地采集网络传输线路信息,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显示每台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以及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利用不同颜色标注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可以直观的看到每台设备的状态,对网络安全信息的管控更为便捷,应对突发事件更为准确。

(三)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PN)是目前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最成熟的技术,它能够满足上网用户对于资源的需求 ,利用隧道理念在此之中加入加密解密技术使数据安全得到保障,其需要使用者验证身份后才能浏览信息。VPN技术成功将信息安全与访问管理以及保密认证身份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满足使用者对这方面需求的同时对网络安全加以保障。

当前,我们已经对军综网信息安全方面部分问题给予了解决措施,但安全保密工作任重道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不仅需要技术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用户自身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双方都应该朝着相同的奋斗目标——建立安全网络信息环境而努力。

猜你喜欢

网络科技信息安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三大新品笑傲智能交通——海信网络科技举办南京新品发布会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银河系啦(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创意开启创业之路——访深圳云易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阮海坚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