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020-07-29杨丽春
杨丽春
摘 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以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声名远扬。但是随着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不完善的会计核算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上述研究,从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价值、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与建议等几个层面入手,以期通过完善的会计核算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解决思路
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体现之一就是工业发展水平,尤其是以机械制造业为主。但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等各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使得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努力提升技术水准,大力开拓市场,还要狠抓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鉴于会计核算对于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本文以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发展现状为基础,对机械制造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价值探讨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机械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需要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因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会计核算制度拥有一整套科学的会计核算法则,其能够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和分析,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使得企业经营者能够了解企业目前的状况。其次,会计核算还能够丰富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梳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方案,通过审计、内控等使企业正规化发展。第三,现代会计核算逐渐向决策层面发展,即通过会计信息的支持和佐证,帮助企业经营者判断未来市场发展状况,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会计核算在机械制造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当前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面临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完善
从当前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本身来看,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有待完善的。会计核算信息是整个企业的财务相关信息,其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但是由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规模大,部门众多,各个部门的职能和性质各不相同,因而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口径不一等情况。而且各个部门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使得集中到企业总部的信息往往存在失真性。因而会计核算的结果得不到真实保障。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在近几年不断出台会计核算的规章制度,导致机械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跟不上国家会计政策的变化,相关财会人员不能及时的对政策进行把握,从而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准受到影响,不能切实的反映的真实状况。
(二)企业财会人员理念和水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受到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思想意识不到位,小团体利益优先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当前会计核算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会人员的财会理念和会计管理水平明显不能满足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现代会计核算观念要求会计核算不仅是事后的数据信息收集和整理,更是事前的筹划和事后的监管;不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总结,更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但是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意识严重滞后,会计核算的执行力度不够,甚至违法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造成企业会计核算无法真正体现其作用。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业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内容复杂,这要求企业财会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和了解会计核算的知识和最先的会计核算政策,还需要对机械制造业的业务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但是由于缺乏培训和学习,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养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的要求。
(三)预算会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机械制造业预算会计管理水平存在严重短板。预算编制依然依循传统的预算编制规则,按照上一年度或上一时期的数据作为基础,预算决策的过程没有经过缜密的调查和分析,预算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针对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预算管理。这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机械制造业的预算严重的脱离现实情况,主观色彩明显。不仅如此,整个预算编制与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分阶段任务等相分离,使得预算明显脱离规制企业发展的作用。
(四)企业资金流动性差
现实情况中,很多企业经营者单纯的认为企业经营就是将生产出来的货物卖出去,但是在销售的过程中,未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虽然企业卖出了产品,但是货款迟迟不能到位,企业的资金大部分被套牢和长期占用,自身的资金周转处于紧张的局面。 此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属于大宗货物,在原材料、生产、仓储、运输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费用,这就需要机械制造业的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然而现实情况下,机械制造业都会提前生产出产品,避免因为缺货而造成的市场损失。但是这种理念在经营中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多生产出的产品会存在积压的情况,因而额外的费用会大大增加,从而占用企业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
(五)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机械制造业会计核算虽然也普遍使用了金蝶、用友等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但是企业财会人员并不能够对这些系统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空有信息化的表,而缺乏信息化的里。此外,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财会人员都没有关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变化情况,大多数的进步都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下,从而无法跟上会计大数据应用、自动化处理的时代先进步伐。
三、机械制造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一)强化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加强机械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从内外两个层面下功夫。首先是企业内部,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口径,对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的部门会计核算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统一,以降低企业整体上的会计核算阻力。这其中包括财会人员的培训、各项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等。其次是企业外部,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相关会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企业财会人员不断适应新的会计规范和准则要求。企业要通过培训的方式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创新思维和业务能力,能够应对会计核算的发展和变化。
(二)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
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也是一个国家的事,也是关系到参与全球竞争的问题。因此,机械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会计核算的意识和能力,而这关键就是会计人才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企业要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企业当中来,这类人才要具备创新思维,要拥有扎实的 会计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会计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此外,企业还要为财会人员提供条件,通过培训、轮岗等途径拓展会计人员的视野,提升财会人员的能力,从而为会计核算的真正落实打下人才基础。
(三)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从战略层面着手进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中,保证预算信息的真实有效。预算管理要全面化和科学化,使预算编制能够深入到基层业务流程当中去。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此外,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还要求加强预算编制后的监管力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各阶段发展目标都要以企业预算作为参考,并重点进行成本管理、费用管理等重点工作。企业预算要保持外部灵敏性,能够灵活应对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机械制造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其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参与。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能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的调整存货率,按照订单备料、生产和加工。降低仓储等环节的费用成本。在销售业务过程中,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事先对合作伙伴进行偿还能力的调查,拟定详细的销售协议,降低坏账的发生情况。通过以上种种举措,确保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情况。
(五)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
机械制造企业要主动跟随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从而达到对企业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积极采用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使会计核算数据经由会计核算系统,以多种方式满足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提高会计核算平台建设水平,其中ERP会计业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十分重要,缩短会计信息收集的时间,从而及时的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四、结语
在当前状态下,机械制造业加强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进而获得经济效益。本文也正是基于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对会计核算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供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切实的促进机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鹏.浅析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纳税,20198(9):33-35.
[2]唐兴虎.探究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2019,5(1):162-162.
[3]趙薛刚.浅析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经贸实践,2018,7(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