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0-07-29贺盈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阅读古诗词可以体味古人的思想情感,增强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于教材,基于学情,创设古诗教学单元设计。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于核心素养,整体把握教材
统编教材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应该达到的标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理解教材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关联,把握教材的编写结构、内部逻辑和内容。在整体分析教材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选文的特点。
(一)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统编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主任务群,其中穿插“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次任务群。主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单元提示内容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相呼应,提出了学习要求:“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不难发现,“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诵读和想象欣赏诗歌”“感受诗人精神境界”“写作文学短评”是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也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之处。
(二)解读古诗选文特点
在对单元目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要具体分析各课之间、每课课文内部的关系,要整体贯通。本单元包括三课,选取了从汉末到南宋八位诗人的词作,大体上是按照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编排了三课,三课均为多篇成课。第一课共两首诗:一首精读,一首略读。这两首诗分别是魏晋时期的优秀作品。《短歌行》体现的是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归园田居其一》表现的是“复得返自然”的淡泊。两首诗做比较阅读,引起学生对“出世入世”文化的思考。第二课共三首诗:两首精读,一首略读。选取的是唐代三位诗人的词作: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杜甫登临而作的悲凉,沦落人白居易的慨叹。三首诗均可以以“知人论世”的方法感知作者的人生历程和创作情感。第三课共三首词:一首精读,两首略读。选取的是宋代不同风格的词: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李清照。通过对比阅读,欣赏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
三课八篇古诗词均体现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精选学科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利用这八篇诗词带若干相关联诗词,调动学生思维能力。以精读带略读,帮助学生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立足学情,梳理教学目标
概括分析高一学生的情况,从学习的心理状态来看,学生刚进入高中生活,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较为强烈,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是学生面对的外界诱惑较多,信息社会对他们的干扰较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生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从学习基础来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感受体验、品味语言为主,文学鉴赏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在体现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本单元可以作出如下设计。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学生要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和单元导语等背景知识,在整体通读和浏览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情感,尝试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在深刻把握诗词情感之后,能够独立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相关多媒体信息资源,并流利而有感情地录制朗诵音频或视频,注意区分不同篇目的情感基调。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例如“青青子衿”“周公”“羁鸟”“廉颇老矣”“酒”“黄花”“梧桐”“词的三境界”等。能背诵《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篇目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尽可能地还原诗中具有表现力和画面感、形象感的情景。在想象的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基于上述想象,结合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遵循诗歌鉴赏的方法,精要、有理有据、思路清晰地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在写文学评论时,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学生要能够运用“知人论世”“意象与情感”“诗眼与诗心”等方法来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写文学短评。根据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诗人情感的体悟,有创造性且合理地表达出来,例如以诗朗诵、手抄报、读书分享交流会等形式。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学生能够将古诗词与自己的生活和时代结合起来,学习曹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李白的自由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思想,发掘古代诗歌的现代意义,激发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以上这些,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区别地选择。
三、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诗情朗诵会
1.在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之后,师生共同选出两组诗歌作为朗诵内容。
2.分小组合作,按照各自的兴趣点,选择其中一首诗作为本组的朗诵内容。
3.按照各自选好的诗歌,根据具体的感情基调,选好配乐,使诗的感情基调与音韵节奏相配合。
4.在小组内进行朗诵分享,不断完善,最后举办班级诗情朗诵会。
(二)诗景绘画展
1.从本单元的诗词中选取最具画面感的诗句,结合想象,将这些句诗所描绘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
2.根据班级同学所选的诗句,将选择同一诗句的同学划分为一组,小组内互相分享选诗的理由和妙处。归纳异同,讨论出该句诗的画面独特美。
3.本组成员借助多媒体资源,为该诗配画。
4.举办班级古诗词绘画展,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为其他组的配画进行点评,教师做总结。
(三)诗“意”手抄报
1.学生归纳出本单元所有的意象,并各选一个意象,将选择同一意象的学生分为一组,人数多的小组可拆分为多个组,一组5个人左右。
2.小组合作搜集整理同一意象,不同词作,分析概括出此意象所代表的意境和它的情感基調。例如“酒”这个意象在李清照词中多次出现,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借此梳理,学生能够明白“酒”在李清照生命历程中的作用。又如王维的送别酒,苏轼的失意酒,陶渊明的隐居酒。学生可自选维度来分析同一意象的不同意境。
3.小组合作确定所选维度,搜集资料,制作诗“意”手抄报。
4.班级内选出评审委员会,举办班级手抄报展览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英华,张秋玲.古典诗词意蕴丰——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9(28):27-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贺盈,女,硕士研究生,延安大学,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