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中及时反馈和调节教学的策略
2020-07-29晏靖
晏靖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学习需要,有效照顾差异,因此及时反馈与调节十分重要。谈话式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认知情感变化;问卷式反馈,能够及时记录学生真实的内心矛盾冲突;小组合作式反馈,有助于因材施教,能够弥补一个老师面对众多有差异的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充分发展。
[关键词]及时反馈与调节;谈话式反馈;问卷式反馈;小组合作式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77-02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及时反馈与调节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差异发展。这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关怀。那么,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何进行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怎样调节才是有效的?笔者结合课例进行探讨。
一、谈话式反馈,及时了解学生认知情感变化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作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关注学生面部表情,动作神态……动态捕捉学生情感变化。这样的反馈让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中学生认知情感变化,对学生积极行为给予称赞和鼓励,强化学生行为的再次发生,丰富和加深了学生情感体验。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爱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向学生提问:“父母忙于工作,甚至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陪伴我们,是不是就不爱我们了?是不是没有承担监护人的责任?”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是存在原有差异的。一部分学生肯定地点了点头,心中本身存有父母因为忙而忽视了他的困惑。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第一次谈话:
教师问:父母辛勤工作是不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呢?这时,刚刚点头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开始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从学生表情、动作的变化,能够看出学生心理发生了变化,学生情感呈现出新的差异。
创设第二次谈话:
教师及时利用此刻的及时反馈结果,请了一位情感变化较大的,此刻眼泪正在眼眶中打转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而感动?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出来。通过谈话,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和回答中可见,他已经在情感上理解了父母更深层次的爱。
创设第三次谈话:
教师利用了学生存有的不同情绪和认知,通过谈话的方式,鼓励已经理解父母深层次爱的学生大胆表达想法,深化了父母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每一次父母在电话那头的谆谆叮嘱,每一个假期父母匆匆归家的脚步,这都是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承担监护责任。此刻,许多学生泪流满面,理解了父母深沉而伟大的爱。
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教师及时地通过谈话的方式开展反馈,了解调节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将思维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推进原认知情感的深入,以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问卷式反馈,真实记录学生内心矛盾冲突
在课堂及时反馈中,如果能借助问卷来达成教育目的和要求,就能真实反映情感原认知,达到及时调节教学,处理解决真问题的目的。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不和烟酒交朋友》第一课时为例,课题中鲜明的“不”字,对不能吸烟的行为已经起到了绝对的导向作用。如何呈现学生真实认知?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调查,才能让他们有深刻认知。课前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动态差异测查,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实践的平台。
试教时,当板书课题“不和烟酒交朋友”后,问学生你们支持吸烟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支持!然而没有经过矛盾冲突后发生的共识是学生的真认知吗?烟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危害?为什么很多学生嘴上说不能吸烟,遇到诱惑尝一尝时却又抵挡不住,遇到身边有吸烟的家人却熟视无睹呢?为了客观呈现出学生的真认知,教师设计出课前“吸烟现状”小调查,从身边人和自己对吸烟看法说起,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去关注身边其实就有不少家人正在抽烟。
第一次呈现调查表:客观呈现出学生存在的差异认知。支持吸烟的学生认为:少吸一点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已经吸上了突然戒烟对身体不好,吸烟可以提神……不支持吸烟的学生认为:吸烟会上瘾,吸烟有害健康,烟雾还会影响周围人的健康……
及时反馈基于每个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不同的观点面前,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证实了吸烟的危害。基于课前问卷调查,学生真实呈现出对吸烟认知的内心矛盾冲突,在思辨中生成了新的价值建构。
第二次呈现调查表:课中教师再次呈现小调查,学生看到在自己的身边还有那么多亲人支持吸烟,正在吸烟。看着这张调查表学生的心情格外沉重,表格中的一个个数字此刻仿佛幻化成了正在吸烟的亲人,时刻提醒着学生,劝诫刻不容缓。
第三次呈现调查表:在这节课快结束时,让学生表明对烟的态度。此刻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不支持吸烟的小手。经过一次次矛盾冲突以后,学生对“不和烟交朋友”有了坚决的态度。
借助问卷调查的及时反馈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讨论的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情感教育历经矛盾冲突后才得以真实地提升。
三、小组合作式反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小组合作给学生创设了人人平等参与的机会,变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课堂中及时反馈借助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将道理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合作,教师兼顾小组与小组间的差异,小组成员中的差异,师生一起讨论学习,调节教学策略,呈现精彩纷呈的智慧结晶,以达到学生情感、思维的提升。
例如,品德与生活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游戏快乐多》第二课时,在设计游戏创编环节,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手边的工具创造出大家喜爱的游戏呢?通过各组动态测查,发现学生创编游戏能力存在差异,组内学生在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上存有差异。有的小组学生创造性强,创编游戏的点子很多,每个人忙着自己创造游戏,没有时间再去了解关注组内其他同学的游戏创造;有的小组学生思路没有被打开,始终停留在现有的游戏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的小组利用废旧稿纸制作多功能笔筒,可局限于组内没有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结果创造变成了纸上谈兵。此刻教师不能置身事外,站在一旁等待各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将这个环节变为先交流想法,再进行小组合作,实施异质分组,小组成员重新调整,保证了每组中都有爱创造的学生,也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谁负责总结汇报也进行了分工。重组后,有想法的学生提出了很多创新的点子,累橡皮、猜数字、找变化、举胖子……他们的想法又有效地激发了组内其他组员,表达能力强的组员还给创编出的游戏取了好听的名字,如美丽风景线、转移圣水、宝贝联盟……动手能力强的成员帶领着大家将手边可得的材料制作成了精美的游戏道具。通过动态测查了解各组实施情况,根据小组成员的差异,进行异质分组后学生互动交流得十分顺利,大家相互启迪,课堂生成精彩纷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在讨论中提升。
在儿童学习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心理和教育的及时反馈,尊重儿童的差异,并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调节课堂教学策略。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