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数学练习设计探析

2020-07-29李月凤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培养设计

李月凤

[摘 要]理解是建构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弱,那么便难以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中。练习是巩固与内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考查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方式。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数学练习应指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开放,善于变化,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数学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35-02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练习的重要性,所以设计好练习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练习真正起作用,达成目的,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方面设计练习,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理解与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因此,指向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数学练习既要做到形式新颖,又要富有思维含量,使学生通过练习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练思维——练习设计指向思考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练习作为数学教学的环节之一,应充分发挥思维训练的价值,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助推器”。教师应少设计简单机械的练习,增加练习的思维含量,起启思益智的作用。例如,教学数学概念后,教师不能只围绕概念的定义,设计默写概念或者概念填空的练习题,而要围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展开练习设计,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记忆概念。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少设计一些“是什么”的习题,多设计一些“为什么”的习题,从而把局限于知识结论的练习变成找理由、寻方法的练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后,大多数教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而书本上的练习不是看图填写分数,就是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学生练习时,我给每道习题都增加了一个“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多了思考的机会,引发学生思考习题答案的理由。

二、重过程——练习设计关注形成

练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等方面的教学都离不开练习,所以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理念决定高度,每位教师设计练习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练习,但部分教师偏向于结论性知识,往往为了巩固概念、性质等知识设计练习,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少关注。因此,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多关注一些过程性知识,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在设计练习时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更深刻。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一般教师会在复习环节设计“请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等练习,旨在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而我设计“请说说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过程”“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采用什么策略”等练习,由于这些练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复习学习的方法,所以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了方法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关注过程性知识的练习设计,重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品质。

三、有逻辑——练习设计强化推理

“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而数学家则非得用逻辑推理和计算不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所以逻辑推理是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且逻辑推理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能力。因此,教师设计数学练习时要关注习题之间的逻辑性,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设计数学练习时应尽量少一些并列式习题,避免重复机械的训练,可以围绕一个核心知识设计递进式题组,也可以基于核心问题设计分层练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推进。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在复习环节设计以下练习:(1)我们在推导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采用了什么方法?(2)能否用这种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3)猜想一下,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4)请试着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四道练习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迁移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

四、促创新——练习设计注重开放

身处大数据时代,创新成为人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因而创新力也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小学数学课程提出“小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因此,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数学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练习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进行“再创造”。教师可以开放练习的内容,解放学生的大脑,催生发散性思维;可以开放作业的内容、形式、答案,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练习或一题多解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在巩固练习环节,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每罐雪碧的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12厘米。要包装6罐雪碧,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包装方式最省包装纸?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此题既开放了练习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开放了练习的形式,促進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五、多面孔——练习设计善于变化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八种智力。因此,数学练习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善于变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练习设计善于变式,要灵活多样,可以多一些情境性练习,多一些生活化元素,多一些实践性问题,多一些综合性习题。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后,我出示以下一组练习:“连一连,图(略)中的现象分别属于哪种运动方式;演一演,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说一说,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这组练习紧紧围绕平移与旋转这两个核心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罗曼·罗兰说过:“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理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数学练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推理,注重开放,善于变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开明.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设计[J].新课程导学.2019(24).

[2] 谢红芳. 练习课若烹“小菜”:低年级数学练习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视界.2019(12).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培养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