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研究
——以晨鸣纸业案例为例
2020-07-29张辉
张 辉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实现(1)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0期。。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绿色创新发展,强调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增长。站在改革开放伟业高地上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引领企业绿色创新进路,对企业管理实践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2)李华晶:《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绿色创新研究》,《企业经济》,2018年第9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强国之基。国有制造企业更是重中之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创新因为知识溢出和环保溢出的双重外部性而具有独特优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3)Arundel A, Kemp R. Measuring eco-innovation.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9(2009/017):1-40.。绿色创新是创新主体在协同作用下的创新,树立了企业发展的绿色价值创造逻辑。在当前产能过剩背景下,加之环保压力,国有制造企业的效益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企业有相当比例仍在使用老式或过时的生产设备,使得我国制造业成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4)Kemp R. Eco-innovation: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open research issues. Economia Politica, 2010, 27, (3) :397-420.。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国有制造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在关键领域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国有制造企业如果不能成功转型升级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就不会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顺利转变。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研究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升级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绿色技术创新上,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上,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控制污染,或减少废物管理费用(5)葛晓梅,王京芳,薛斌:《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12期。,能够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实现更高环境价值(6)Andersen M M. On the faces and phases of eco-innovation: On the dynamics of the greening of the economy. Lond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DRG1D Summer Conference, 2010.,可以达成环境—社会—经济间多赢的局面(7)Triguero A, Moreno-Mond Jar L, Davia M A . Drive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co-innovation in European SME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3,(92):25-33.。二是开展绿色创新的具体内容上,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可以向市场提供绿色产品(8)Kennings K. Kedefining innovation # eco-innovation research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ecological economics.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32(2):319-332.,可以基于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环境管制建立机制模型(9)毕克新,付珊娜,田莹莹:《低碳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过程:创新系统功能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19期。,可以构建我国制造业低碳创新系统演化过程(10)杨东,柴慧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1期。,可以推动顾客收益和绿色消费市场(11)刘志彪:《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学术月刊》,2018年第7期。。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基于绿色创新视角的研究较为欠缺;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是从定量、基于数据进行的研究,基于企业案例的绿色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较少,还没有文献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来系统探讨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为此,本文以山东晨鸣纸业集团绿色创新转型升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转型升级路径。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创新
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绿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12)王春新:《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目标》,《金融博览》,2018年第5期。。究其实质,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13)刘惟蓝:《以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引领开发区建设》,《新华日报》,2018年4月25日。。从整体意义上看,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涵盖层面有微观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宏观的结构和效率,根本路径是绿色发展(14)覃正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理论视野》,2019年第5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产出效益、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等方面来构建(15)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统计研究》,2019年第1期。。
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才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有利于实现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16)尤喆,成金华,易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学习与实践》,2019年第5期。。绿色技术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环境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17)韩冰:《让绿色制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中国》,2018年第10期。。目前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在全球 “绿色经济”的变革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升绿色国际竞争力,既创造“金山银山”又保持“青山绿水”,实现制造强国的高质量发展梦想(18)文雁兵:《“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浙江经济》,2019年第10期。。
(二)绿色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亟待融合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绿色+创新”。新时代绿色创新是推进企业绿色转型的新发展动力,创新升级路径包括绿色技术、绿色制度、绿色价值、绿色文化(19)冯志军,杨朝均,康鑫:《绿色创新与工业企业绿色增长——基于广东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20期。。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道路,可促使产业实现“绿色升级”(20)王海龙,连晓宇,林德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6期。。绿色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增长(21)Winn S F , Roome N J . R&D management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current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 R & D Management, 2010, 23(2):147-160.。
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绿色技术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排放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体系,包括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等。企业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从事绿色技术创新过程生产绿色产品,可有效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国外学者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是从研发活动的绿色化开始的,主要涉及废弃物管理及能源使用(22)Steele L W.Needed: New Paradigms for R&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1, 34(4):13-21.,指出绿色研发是为环境而设计(23)Kusz, J.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Goals and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esign Actions and Resources for the Environmen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Boston, Mass., USA, 1991:8-9.,应基于环境约束设计绿色经营链(24)Paul Shrivastav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l6, 1995:183-200.、基于VIPO设计绿色技术创新过程(25)Rushton,Brian M. Ho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mpacts R&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y-June, 1993:13-21.,应注意向行业领先者学习绿色化经营(26)王伟强,盛敏之:《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第3期。。我国学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从其内涵开始的,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27)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阴》,《生态经济》,2000年第3期。、被消费者所接纳的节能减排的产品创新(28)焦长贡:《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探讨》,《软科学》,2001年第3期。、融入生态观念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29)秦书生,付晗宁:《以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2013年第15期。、对自然生态圈负面影响最大程度降低技术的技术创新(30)李婉红,毕克新,孙冰:《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第6期。。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认为主要有政府支持、市场竞争、消费者等企业内外部主体推动(31)李婉红,毕克新,孙冰:《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第6期。、制度结构影响(32)阮平南,张勇:《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动力机制研究》,《机械制造》,2005年第11期。、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33)段云龙,向刚:《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9期。、企业国际竞争力等(34)万迈:《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江南论坛》,2004年第11期。。
绿色组织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组织创新是指基于绿色思维从组织结构、组织领导方式、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绿色组织创新,可大力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国内外学者对于从组织层面发展绿色创新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氛围与文化、组织领导方式、高层管理支持、团队工作(35)Colwelll S R, Joshi A W. Corporate Ecological Responsiveness: Antecedent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 and 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 and Their Impac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 (22): 73-91.。集权型组织结构有利于绿色创新减少风险,提高创新效率(36)Chen Y.S, Chang C H. The Determinants of Green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Green Dynamic Capabilities, Gr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Green Creativ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3, (116): 107-119.。变革型领导能够提高绿色创新能力(37)Bansal, P. From Issues to Action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Concerns and Organizational Values in Responding to Nat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Organization Sciences, 2003, 14(5):510-527.。高管支持是企业绿色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成功实施的关键(38)Brick D C, Mason P A. 1984. 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9):193-206.。加强员工的绿色培训,有利于实现绿色创新目标(39)张钢,张小军:《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员工参与为中介变量》,《财贸研究》,2013年第4期。。引入组织创新奖励机制,能够提高绿色创新管理的有效性(40)Tung A, Baird K, Schoch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sational factor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4,(144):186-196.。
绿色产业链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绿色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以强调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产业,更加关注控制污染物、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废弃物。发展绿色产业是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绿色产业创新是全行业绿色创新成功实现的重要途径。企业实施绿色产业创新,可从根本上完成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张昌勇首次界定绿色产业创新的概念,把其作为一个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在内的系统,进行绿色产业组织、布局、规划,实现绿色产业绿色转型升级(41)张昌勇:《我国绿色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11年。。企业应从整个产业链出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产业链构建,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42)刘绍敏:《河北钢铁业绿色产业链构建》,《开放导报》,2016年第1期。。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下,通过工艺流程低碳化升级、产品低碳化升级、功能低碳化升级、链条低碳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低碳化升级,从而推动产业体系的绿色低碳化(43)张伟,游建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从政策视角看,主要是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运营直接作用于企业(44)刘晓君,贺丽,胡伟,刘梁:《中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政策评价》,《城市问题》,2019年第6期。。综合相关文献,本文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组织创新、绿色产业链创新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分析框架
从上述理论回顾可以看出,绿色创新为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然而,已有文献虽然指明了方向,却没能揭示国有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本文关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试图更系统、更深入地探究具体路径的升级问题。综上分析,本文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水平(纵向)—绿色创新水平(横向)—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升级路径(交集)”的理论分析模型。
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分析框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法,遵循理论回顾、设计案例草案、收集案例数据、分析案例数据的四阶段研究流程,同时在收集和分析数据两个阶段循环往复。通过单案例研究,本文旨在回答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创新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探寻企业在不同层面如何共同作用实现绿色技术、绿色组织、绿色产业链的升级,从而给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普遍适用路径。
(二)研究样本
本文以山东晨鸣纸业为单案例样本,遵循了研究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配性原则,以此诠释我国国有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主要原因如下:
1.案例研究对象选择体现了代表性原则。以山东晨鸣纸业为代表的国有制造企业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山东晨鸣纸业能够实现人与企业、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得益于其不断转方式、调结构,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发展造纸、金融、纤纱、林业、地产等五大主导产业,实施协调高效的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战略。
2.案例研究对象选择体现了典型性原则。山东晨鸣纸业是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结合的典范。山东晨鸣纸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相关控制标准,努力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案例研究对象选择体现了适配性原则。山东晨鸣纸业在实施绿色转型过程中遇到过两难选择,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具有普遍意义。山东晨鸣纸业的绿色转型与探索对国有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存在典型的理论适配性。
(三)数据来源与信度效度
为了保证晨鸣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形成相关数据资料的三角形验证,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本研究尽力保证数据发布主体的多元性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满足相互印证的要求,试图建立起完整的证据链。本研究主要的数据收集来源为:(1)晨鸣企业年报。搜集整理公司批露的重要公告和年报;(2)行业报告。收集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报告数据;(3)晨鸣官网。浏览、整理晨鸣纸业官网资料;(4)学术期刊。检索中国知网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梳理分析;(5)媒体资料。搜集网络媒体和报纸报刊对晨鸣纸业进行的公开报道;(6)正式访谈和实地调研。主要针对晨鸣纸业绿色发展的历程以及典型事件先后访谈了集团副总2人、产品中心负责人4人、服务中心负责人4人、人才中心负责人2人、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6人。为了确保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一次正式访谈都做了录音。为增加对晨鸣纸业的感性认识,在访谈过程中选择晨鸣的部分生产制造部门、研发部门进行了现场参观。
四、案例分析
作为造纸行业的龙头企业,山东晨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林业种植、废纸回收纸浆、纸类初级产品生产、纸类深加工、物流流通以及融资租赁等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晨鸣纸业从一家资不抵债甚至濒临倒闭的造纸工厂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造纸行业的领先企业,成功迈入世界纸业1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5)周宇:《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协同效应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公司遵循“中国制造2025”规划方向,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总基调。山东晨鸣纸业实施“绿色技术—绿色组织—绿色产业链”升级的协同发展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壮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山东晨鸣纸业克服实际困难,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分析如下:
(一)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升级路径
山东晨鸣纸业在建成的1958年到1987年间只是一个年生产能力为0.6吨且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小厂,当时叫寿光县造纸厂,只能象征性地生产一些手捞草纸。2001年,陈洪国任董事长后,公司在生产源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源,不断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晨鸣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开发了一整套成熟的杨木APMP制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低污染源的产出(46)张敦杰,刘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第2期。。2006年,完善改造了老的制浆系统生产流程,改为三段漂白,降低了耗氯量和吨浆耗电量,减少了污染物产生量(47)辛娜:《基于产业升级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2010年,山东晨鸣纸业寻求提供可持续技术服务的全球供应商美卓公司为其提供靴式压榨技术的压榨部升级和BCTMP工段的升级服务。2013年,购置了多台具有清洁制浆技术先进水平的关键实验仪器设备,不但研发出速生杨高得率浆的酶精制与配抄关键技术,而且生产出高松铜版纸、高档专供单面铜版纸等创新产品16项,推进产品结构调整30余项。2018年,晨鸣集团又投资6.8亿元用于环保建设,切实扛起了环保主体责任。目前正在建设的中水回用膜处理项目,采用制浆造纸行业首创的膜过滤、膜渗透工艺,投运后中水回用率将达到70%以上,回用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每天可节约清水5.6万方,遥遥领先于同行业水平,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山东晨鸣纸业绿色生产技术创新促进了自有绿色品牌的塑造,自有绿色品牌反过来又影响着绿色生产技术的创新,二者协同创新构成了绿色产品转型升级路径。改革开放的机遇下,陈永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重用熟识制浆造纸和可控硅整流控制系统的人才,将引进的“1760”长网纸机真正开动起来,成功生产双胶纸,开创了自有品牌“晨鸣”。此阶段的山东晨鸣诞生了自有品牌,绿色技术创新开始萌芽。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对调整优化的产品结构,新增牛箱板纸的生产,开始建设彩色胶印书刊纸工程,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山东晨鸣纸业将世界造纸趋势的新高点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作用,开发了45克新闻纸和填补国内空白的42克新闻纸,成功开发45克耐磨纸和一整套成熟的杨木APMP制浆技术,成功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新的制浆技术,绿色技术创新取得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近五年来,山东晨鸣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内造纸行业的顶级水平,公司更加重视清洁制浆技术的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筹,生产过程绿色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达到成熟阶段,成功塑造晨鸣绿色品牌形象。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升级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升级路径
(二)基于绿色组织创新的升级路径
山东晨鸣非常重视绿色企业的变革,不但体现在组织成员的变动上,而且体现在组织机构的构建上。随着国内外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山东晨鸣在持续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绿色流程组织网络建设,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公司构建集团、子公司、车间三个层面的节能减排管理网络,成立环保处和节能办,将环保内部目标层层分析、细化到各生产单位,分解到各工段、班组、个人,形成了“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实效”的良性运行机制,不断实施设备技术工艺改造流程,挖掘节能潜力(48)丁凯:《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造纸信息》,2008年第10期。
2005年至2019年,山东晨鸣纸业在原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绿色流程组织管理体系。山东晨鸣纸业绿色思维模式促进了绿色组织结构的构建,绿色组织结构反过来影响绿色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二者协同创新构成了绿色流程转型升级路径。20世纪80年代围绕改革开放对市场和计划的讨论,使得陈永兴敏锐地察觉到市场对商品销售的重要性,在多数企业家还在等待政府的补助和扶持的时候,陈永兴已经开始千方百计寻找、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山东晨鸣纸业首先在思维层面开始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尝试。21世纪初,山东晨鸣聘请韩国专家担任董事长顾问、副总经理、寿光晨鸣总经理,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管理思想,实现了从机会主义向战略主义的转变。节能减排管理机构的设立将环保内部目标层层分析、再细化到各生产单位、各工段、各班组以及各责任人,不断完善管理组织网络。在此阶段,山东晨鸣的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实现了思维模式的转变和组织管理的细分。基于绿色组织创新的升级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绿色组织创新的升级路径
(三)基于绿色产业链创新的升级路径
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山东晨鸣纸业发现单靠消耗自身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长远目标,必须发展产业链,规划产业布局。2001年启动实施“林浆纸”产业链一体化战略,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整条产业链循环发展,有计划淘汰废纸脱墨浆、涂布白牛卡纸等一批落后生产线,实现传统纸浆业向新型绿色环保产业的转变。一是实施“煤—电—建材”循环链,在建设热电厂的同时,配套上马了水泥厂和新型建材厂,消化了副产品煤灰、煤渣等废弃物,不但减少了污染,而且为公司建材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原材料。二是实施“造纸废弃物—制肥—发电”循环链,公司将造纸废弃物中的污泥用来制肥、制沼气,生产中的造纸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减少了SO2排放。三是实施“中水回用”循环链,寿光本埠陆续建设了总处理能力为13万立方米/日的中水回用项目,工程采用先进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处理达标后的造纸废水进一步处理后,替代新鲜水用于制浆造纸过程中,既节约了新鲜水的消耗量,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49)徐文玉:《“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十三五”期间,公司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积极推进向造纸产业链下游延伸,完善晨鸣物流园功能体系,积极引进纸质包装箱生产企业和大型印刷企业,提升造纸产品附加值,形成有竞争力的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集群。自2018年以来,先后成功投产黄冈晨鸣化学浆、寿光晨鸣化学浆两大制浆工程,晨鸣木浆产能最大,超过400万吨,全国5大浆厂中晨鸣独自拥有3家,在国内首家实现木浆自产自足和浆纸产能匹配的林浆纸一体化企业。
山东晨鸣纸业绿色产业链的创新促进了绿色产业布局的规划,绿色产业布局规划反过来影响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二者协同创新构成了绿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20世纪初,山东晨鸣纸业就启动了林浆纸一体化战略,以纸养林、以林促纸,并配套自备电厂,实现水的循环使用。此阶段山东晨鸣的绿色技术创新集中表现为产业链的形成。目前,山东晨鸣的产业链得到更高阶段的发展和完善。绿色生产不仅注重对水、电的节约使用,而且着眼于从非常规角度实现供热发电和“中水回用”的循环使用以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另外,在这个阶段,山东晨鸣的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链的生产部分,而是向下游延伸,积极完善物流体系,打造绿色产业集群,这也标志着绿色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绿色产业链创新的升级路径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绿色产业链创新的升级路径
五、结论
(一)理论贡献
本文以山东晨鸣纸业绿色创新升级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识别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国国有制造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困难重重、任务艰巨。虽然已有文献对绿色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因及措施,但是尚没有文献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系统研究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本文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模型,丰富和深化了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升级路径方面的研究。
第二,本文给出的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模式强调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绿色创新的循环发展模式,具体表现在绿色产品、绿色流程、绿色产业三条路径。这三条路径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协同发展过程。在国有制造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应重视绿色生产技术的创新,塑造自有绿色品牌;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原料结构的不断优化,产品、原料以及人员管理的问题开始出现,国有制造企业应该重视树立绿色思维模式,建立绿色组织结构,构建目标细分的绿色管理组织网络。随着国有制造企业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企业开始实施“一体化”战略,构建绿色产业链,规划绿色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升级路径模型见图5。
(二)实践意义
第一,识别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以及各路径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关系,对于探寻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基于山东晨鸣纸业案例研究发现绿色创新升级的路径认知,有利于构建国有制造企业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竞争能力。
第二,绿色技术、绿色组织、绿色产业链三条路径相互作用,有利于推动国有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需要充分调动企业高层的战略协调意识、中层的情景整合能力、基层的具体细化,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图5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模型
(三)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本文揭示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升级路径,得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结论,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山东晨鸣纸业为样本进行了单案例研究,虽然研究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在概括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的系列研究发现源于晨鸣纸业的实践经验,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将采集和分析更多典型案例类型和数量,不断补充和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系统地揭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有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