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HEOL平台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混合教学的探索
2020-07-29徐双枝朱金燕
徐双枝 朱金燕
摘 要:本文在应用THEOL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优缺点,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混合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40-0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我校药学类专业的后期必修课程之一,其建立在掌握药剂学、药理学、高等数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所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多学科高度融合的课程,该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及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自此,国内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应用THEOL平台,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期学生实现自主预习、复习与知识拓展的学习目标。
1.混合教学的实施方案
1.1教学流程
以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为例,本章中需要学生掌握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在本章的教学流程中,授课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线上平台,教学资源包括导读PPT、微视频、思维导图等;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设定学习任务,将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非口服的吸收途径,例如注射给药组、肺部给药组、口腔黏膜给药组等等。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分别负责PPT制作、汇报等,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帮助同学们找缺补差,解疑答惑;各小组间互相打分,此项分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分;任务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以更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流程。通过自学、讨论、解惑的学习方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前对内容进行预习和思考,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形式促进教学效果。
1.2教学平台的构建
1.2.1课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授课老师利用Camtasia9软件录制短视频、上传导学PPT、思维导图以及预习题。丰富的教学资源应于章节学习前一周完成上传,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预习,并完成课前线上任务。
1.2.2课中。课堂时间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难知识点做精细化讲解,学生普遍掌握的内容可以简单讲解甚至可以不讲解,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本课程学习课时与学习内容不匹配的问题。课前线上预习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授课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线下授课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中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章节学习特点,安排小组讨论、PPT汇报、随堂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不仅增进课堂互动,而且也促进学生交流探讨。
1.2.3课后。课后线上平台会上传课后作业、课后小测试等,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表现形成学生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到综合考核中去。混合教学的评价方式区别于传统课堂,它具有及时性、多样性等特点,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单一评价方式的缺陷。
混合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构建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尤其适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种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2]。
2.总结与反思
2.1“混合教学”的优势
2.1.1延伸课堂的范围。我校药学专科生是三年制,最后一学期是实习阶段,仅有两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但学习的课程是和本科四年制的课程相同,所以专业课课时不得不进行适当压缩,导致学习课时与学习内容不匹配,学生对很多重点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才勉强通过考核。混合教学改革将一部分的知识点讲解和习题放在线上平台,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同时,学生与授课老师之间也可通过平台进行互动,拓宽了学生和授课老师的沟通渠道。
2.1.2實现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时代已经到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知识的储备量、知识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所差异这种现状,开通线上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2.2“混合教学”仍存在的问题
2.2.1配套设施需要得到保证。2019年是我校实行混合课程改革的第一年,混合课程改革需要学生有手机或者电脑以及流畅的校园网络,这是保证线上教学最起码的硬件设备。网速卡顿、手机死机等都是学生反馈的常见问题,今后学校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人力物力确保混合教学实施效果。
2.2.2教学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2019年暑假期间,第一期申请混合课程改革的授课老师参加清华在线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教学平台建设。但教学平台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慢慢的摸索与实践。平台的搭建需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方法,也要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调整平台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授课老师掌握大量的信息技术,灵活利用一些程序、多媒体工具、录屏软件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3]。
3.小结
课程改革的实施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点赞,觉得完全可以接受新的学习模式。该模式将以前的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有了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2]。授课老师也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教学内容更加的熟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加清晰。当然课程改革现阶段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和改正,统筹规划,扎实有效的持续推进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第一批混合课程项目建设教改专项(2019HK01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7jyxm0625)
参考文献
[1]郭研,吴松洋.网络资源引导下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主体模块的构建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5(34):96-98
[2]王红芳,王捧英,刘兴超等.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4):4-6
[3]贺星星,谢海娟,赵莹等.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