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建构的实践研究

2020-07-29谢目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谢目标

摘 要: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怎样建构教学?怎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怎样走出当前的困境并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提质增效、求得突破和发展?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为例,从“体制创新”“融合发展”“创新评价”“文化归因”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学建构;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37-001

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确保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不流失是摆在我们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学校—— 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前、亟需我们探索解决的大课题。下面,作为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一员,我从“体制创新”“融合发展”“创新评价”“文化归因”四个方面来阐述学校的教学建构的实践探究。

一、以体制创新保障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

作为一所由中学和小学合并组建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必须对学校的行政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重塑,才能提升整体学校教育质量。

1.組建教学管理中心,统筹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高效教学的建构首先取决于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我们组建教学管理中心来统领全校的教学工作,如各学段师资搭配、课务安排、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评价、教材、学籍、特色发展、招生、毕业升学、教学评价等所有学校教学工作均由教学管理中心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布局,这样就能确保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建构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统筹安排和落实。

2.组建学生成长中心,畅通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所有教学建构最终都得通过学生的高效管理以及学生的自觉参与得以实现,组建学生成长中心来负责学校的德育、学生管理、学生成长以及学生发展的事务。

二、以融合发展引领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

1.努力探索教师的融合发展

在教学管理中打破现有中小学教师学历、学科、职称等藩篱的制约,促进全校师资力量的整合。在安排教师课务以及班级任课教师搭配时由教学管理中心进行通盘考虑,纵向上把教师分成低年级学段(1-5年级)和高年级学段(6-年级),横向上把教师按所学专业分成涵盖基础教育学科的学科组,这样每一个学科组教师既是一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学段,同一学段教师进行不同年级竞争上岗,同一学科教师也进行不同年级竞争上岗,因此同一学科教师之间就形成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同一学段教师之间也形成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努力探索学生的融合发展

将学生分为低年级学段(1-5年级)和高年级学段(6—9年级),通过学生成长中心实行垂直管理,以“德善品格”为引领,对学生进行长达九年的育心、塑性的教育过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懂得感恩、奋发有为。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中小学的衔接,又有助于学校高效教学的建构。

三、以创新评价外化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

1.以高年级的分层教学来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当学生进入七年级,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养成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效果方面都开始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决定在7-9年级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运用能力的高低来分班,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对知识掌握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以及学习能力较高的班级采取相对快一点的教学进度、相对难一点的教学提升、相对宽一点的教学反馈,而对于知识掌握较差、学习习惯较差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班级,则采取相对慢一点的教学进度、相对容易一点的教学提升、相对基础一点的教学反馈。总之,根据习惯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素养培养。这样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学生间形成了激烈的良性竞争,不仅考取四星高中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在2019年中考中一名优秀毕业生取得全区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

2.以同班级的分层教学来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即使在同一班级,我们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有能力、特长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班级,除了对他们开展应有课程的教学之外,还侧重对他们兴趣特长的培养和锻炼。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了结自己的发展潜能,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造就了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多样化,因此,我校的毕业生即使是进入职校也能得到所在学校的认可。

四、以文化归因内化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

优质高效的教学建构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因此我们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又极其接地气的校园文化,以此来内化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

1.以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内化学校的教学建构

我校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模式,从而最大程度激发教师以课堂为阵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热情。学校尽最大可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个人发展创造条件,教师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态势,教师教科研的兴趣增加了,职业倦怠减少了。在学校出现教师多人或生病或待产或家中有事的情形下,同组其他教师能勇挑重担,担任三个或更多班级的任教,从而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以人本化的学生管理内化学校的教学建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每一名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学生成长中心的垂直管理还是学校社团建设以及学校的书法、体育和科技特色建设,学校都本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促进学校高效教学的建构。

总之,通过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我校在探索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高效教学建构方面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也开展了实实在在的实践研究,但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久的事业,我们教学成效的提高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建构好契合我们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际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