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探究
2020-07-29宋爱英
宋爱英
摘 要:语文是母语文化艺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教书匠,要转变僵化的教学思维,在“职业幸福”中,寻找属于语文教师的天地,这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向优秀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自我提升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学科; 教学; 师生关系; 幸福课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03-001
语文作为各学科之载体,其所蕴含的知识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同时也有人文精神以及文化艺术,这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文化艺术之风采,要有诗情画意之情怀,才能让语文教书匠绽放出属于自身的学科色彩。因此,语文教师往往具有一种情怀,一种源于语言文化的思想,做语文教师“难”于文化品质的素养提升,难以展现文化蕴藉下的思想魅力。
可难道就只能这样日复一日的痛苦着吗!我想也不见得,顾城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所以,我们做语文老师的,需要有这样一双黑色的眼睛,这样才能于黑夜里看到光明,找到那种属于语文老师的特有的幸福和欢乐!具体怎么做呢,概括为三句话“心中有爱,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一、心中要有爱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充盈着美妙诗意的语文教育就是一棵摇动着热爱的树。
我们要努力与我们的职业相爱。有一个同行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说要成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最难的是什么?是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还是批作文?还是处理好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我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没有对错,但我觉得,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你说的那些都不难,难的是始终保持对语文的热爱和内心崇高纯洁的使命感。因为有了这种热爱,你说的那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一个不热爱语文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把语文教好。我经常问我的徒弟,你觉得你讲的东西美吗?真的觉得它美吗?你觉得它动人吗?它真正打动了你的心灵了吗?你为它流过眼泪吗?我们做语文老师的,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觉得它有趣,觉得它动人,觉得它美。比哪一个学科都美。我们考察所有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成功有许多不同的因素,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二、目中要有人
1.目中要有自己,要“知己”——从“省悟”中实现自我提升
课堂如“战场”,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知己知彼,方可在教与学中,将语文学科的“教”更好地导入到学生的“学”之中。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需要自我角色定位,摆正自我位置,在如何教、怎么教中,坚持以生为本,让“教”更好地输送知识。若一个教师,自我不清楚,“我擅长什么?”“我有什么短板”……这些不甚了解,怎么可能在“教”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法。我时常自我思考,并在思考中反省,“自己今天教的怎样”“在这种教法中,我该怎么知识导入”这些思考与反思,正是自我的探索,寻求教与学的有效契合,让自己的“教”融入教材、融入学生,形成有效教学构建。其实,教师的“教”,要教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的跟随,在“邯郸学步”中,反而会摔跤,无法形成自我的教法与教风。一名成长中的语文教师,目中要有自己,要“知己”,“知己”的教师,才能自我发现,展现自我风采,在不夜郎自大、在不故步自封中,实现自我发展,将教书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经营、去爱护。
2.目中要有学生,“知彼”——从“生本”中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目中的“彼”,就是学生群体,只有“知彼”的教学状态,才能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均存在差异性,在强化个性化教学中,需要教师从“生本”理念的践行中,研究学生,寻找学生的特点,让因材施教贯彻落实到教学教法之中。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看到每一名同学的长处,能够在个性化教学的导入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路径。教师要“走下去”,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家庭生活环境,让教师的眼睛装下学生的全部,研究学生之特点、之需求、之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眼中,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教师眼神中的关心、抚慰与鼓励,都可以成为教学互动的纽带,让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手中要有法
这里的法指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师“谋生立命”之工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这与其智慧、能力有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学形态,注重灌输性、填鸭式教学等的实施,教学僵化、单一,难以形成有效教学方法。我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形成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群文阅读教学法等,通过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构建,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实,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所形成的教学效果,既有教学的优点,也存在教学瑕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提升,在教学法中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形态,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教师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教与学中有紧密相连。教师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要素出发,让教法契合学生狀态,让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让语文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