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游戏指导策略 促进幼儿建构能力发展
2020-07-28王元元
王元元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幼儿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建构能力发展。幼儿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为此,教师要努力优化指导策略,将指导贯穿于建构游戏全过程中,包括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本人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建构游戏指导策略的优化方法。
一、优化表象积累策略,增强幼儿对建构物体的感性认识
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是建立在认知经验基础之上的。表象积累是认知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任何一项建构游戏前,教师都要注重唤醒幼儿的经验,并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对建构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感知、比较、发现,从而获取对将要建构的物体在比例、结构、空间位置等方面的感知与理解,进而让相关的表象更加具体、丰富,为建构游戏的开展奠定基础。
表象积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面表象积累,二是立体表象积累,三是表象互为转换。关于平面表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平面图片或相关的录像材料来认识建筑物的形态与结构,从而获取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的特点的认识。关于立体表象积累,则要求教师借助微缩模型或实物录像呈现立体的建筑物,以增强幼儿对建筑物结构比例和构造特点的认识,从而建立立体表象。关于表象转换,则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在平面图形和立体物象之间建立联系,并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实现迁移运用。
帮助幼儿积累表象也并非一定安排在正式建构活动之前,必要时要贯穿在活动的全过程中。例如,在指导大班幼儿建构万里长城的过程中,我就引导幼儿经历了“尝试建构”和“对比建构”,在此过程中借助图片与模型强化了幼儿对长城的认知,让表象在头脑中更加清晰。
二、优化技能预备策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
完成任何一项建构游戏都离不开技能作支撑,而这一支撑需要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来帮助幼儿实现。我通过学习与实践,发现幼儿的建构技能主要表现在平铺、叠高、架空、围合、转向等方面。为促进幼儿对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我常常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将技能训练融入其中。例如,我在小班开展的“给羊妈妈铺路”“小松鼠造房子”“勇敢的跳水运动员”等建构游戏,分别蕴含了平铺、围合、架空等技能。总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下一步开展较为复杂的建构游戏奠定基础。
技能的預备是建构游戏的序曲和基础,有了好的序曲和坚实的基础,才能提高建构游戏的质量,不至于让幼儿望而生畏,心中茫然一片,从而拉远了与建构游戏的距离。
三、优化材料支架策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架,即脚手架。对于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来说,“支架”,就是教师适时地予以提示与引导,使幼儿克服当前的困难,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使建构顺利地往前推进。例如,在指导中班幼儿搭建滑梯的过程中,孩子们兴味盎然,他们找积木,搬积木,忙得不亦乐乎。我在巡视的同时,也先后参与到一两个小组的游戏中。发现有的同学对于滑梯的转弯与承接方面感到为难,不知选取什么材料,也不知如何下手。此时,我则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想哪些辅助材料可以派上用场,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我的启发与点拨下,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相关材料,处理好了当前的难题,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支架”策略的运用应立足于幼儿建构游戏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通过“跳一跳”的努力,能够摘取成功的果实,品味胜利的喜悦,从而培养兴趣,树立自信。
四、优化尝试错误策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幼儿完成建构游戏也是如此,经历了失败,再获取成功。这样的体验才是刻骨铭心的,才能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鉴于这一思想,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要能够进行一定时间的等待和观察而不要操之过急。要给予幼儿一个操作、体验、发现的时空,从而引导他们从一筹莫展走向豁然开朗,从错误走向正确,进而产生一种自信与快乐。例如,在大班开展建构万里长城的过程中,一些对如何表现长城的蜿蜒盘旋的形态感到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们用了较长的积木,而在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有幼儿发现可以换成较短的平板积木。幼儿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我的认可与鼓励,于是转弯的造型难点得到了攻克,幼儿满心欢喜。
实践证明,试错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学习与发现的平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等待,舍得花费时间,投入情感,引领、鼓励幼儿去经历更多的错误,在尝试中不断拥抱成功,建立自信。
在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优化的指导策略很多。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借助外部条件,为幼儿创设体验、发现、总结的时空,促进幼儿操作能力与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