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待数学后进生

2020-07-28安双希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后进生数学教育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数学成绩后进生,这是广大数学从教者共同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問题。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包括数学在内的各学科的动力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接受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投入学习活动:因此,兴趣的浓与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乏味与“倒胃”导致了数学成绩后进生,而这又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无兴趣的一种自然流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异样的眼光、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一“病症”,而应正确积极地对待,以消除这一“病症”作为自己教学中的亮点——刺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靠感染培养起来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该科特有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热情。数学诚然带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但同时,它也是一门集美学于一身的学科: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的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能给予人们以上的一切。”数学是美的,数学世界是一个巧思云集、群芳斗妍的科学“伊甸园”。妙趣横生的数学逻辑、奇妙的数字世界,蕴藏着大干世界中自然美的对称性,尤其是形象的几何图形,如圆,它像圆饼,像太阳,它象征团圆,象征吉祥,是世上最绝妙的图案,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数学中的美学思想,巧妙驾驭数学美,使美与乐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中乐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如此一来,何愁数学兴趣不来?何愁学生数学成绩不好?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还可利用数学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编写搜集一些数学素材故事,组织数学游艺,猜数学谜语,玩数学魔术等等,都是培养感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最好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成绩,也丰富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另外,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外界事物的接收力强。因此,教师应紧扣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力求使每堂课具有生动性、活跃性,让数学与线条“活”起来,从而吸引学生满怀兴趣地走进“数学城”,最终学有所成。

我国最早教育论著《学记》指出:“师者,教之以事而喻德也。”教师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才是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后进生思想压力大,一般被视为教师的眼中钉,往往使人生厌,被人歧视,遭人冷落,这就容易促使他们以“烂”为“烂”。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他的《教育词典》里不应该有“后进生”这个词。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时学生思想极不稳定,可塑性很大。教师在其中充当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导演”,对后进生的转变影响极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要把他们置于被遗弃的角落,冷漠视之,否则只会起逆反作用,加深师生之间的代沟,更加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应该用热情、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积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并表扬其点滴进步,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抚慰和激励。我以为,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无一不是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用真情奉献教育事业。情感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活上问寒问暖,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经验告诉我们,积极营造和睦、友爱、团结、互助的气氛,让后进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对激起他们的奋起直追精神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在教育教法上,教师也应因地制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不影响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的前提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及习题的设置、练习的布置,还得多考虑一下后进生,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避免让他们承受过重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也相当  ,尤其是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为此,数学教师(如不是班主任)有必要协同班主任一道,可以写信的方式或召开学生家长会,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女子的学习情况,不要因为自己子女数学及其它学科成绩的好坏而随意加以褒贬。而应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从而使广大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不带包袱,轻装上阵,学习好包括数学在内的各门学科。

山东省东明县三春集镇大营小学   安双希

猜你喜欢

后进生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转变“后进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