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创新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2020-07-28钟旭荣

科技资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

钟旭荣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现在的学习需求,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高。适合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加身体免疫力,并能锻炼身体协调性。该文针对于当前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创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  体育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152-02

基于创新视域下研究小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首先就要对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现状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管理。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偏重于教学成绩和达标测评,育人与教学内容的衔接还有待完善和优化[1]。

1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

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主要就是当前小学校园中教师与学生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针认识还不够清楚,也没有明确学习方向和教研方向,还不能够达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高度。小学对于体育课程都是以硬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育模式是长久以来我国小学的常用方法。小学相对于高年级教育更加自由,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主动支配权,枯燥而缺乏生动性的体育课程“如同嚼蜡”,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愿,这也是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2]。

1.2 缺乏综合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小学体育教学的“孤岛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教学方式都是常年不变的,体育教师完全按照多年前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化,体育虽然需要竞技性,但是不能以竞技性为唯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而且以往的很多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思维模式,在总体运行上缺乏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当前的小学体育教材也不符合当前先进的教育引导思想,忽略了思想与智力的方面,而在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以教学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实践中凸显技能比赛、裁判能力、团队培训等多个业务方面,但是唯独忽视了育人能力,致使育人能力与教学能力没能达到统一的平衡标准,缺乏统筹性促使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缺口[3]。

2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分析

2.1 根据小学体育课程特征完善教学管理

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对于事物也有了初步评判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不能走“单一来源”的方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灌输科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理念。小学老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了解基础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身体和心灵双重角度塑造“坚强”的人格[4]。小学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示范性,在实践中创新和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尽量拓展体育的教学维度,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进行教育夯实,并要根据课程特点将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进行宣讲和传递,让学生了解体育带给人们的精神支撑,要培养学生果敢、坚毅的办事作风,充分发挥出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

2.2 更新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创新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改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终都会回到传统模式之上,根本发挥不出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首先破除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将自身的思想和意识提升到更高的教育层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正确把握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然后将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得到更新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时代性特征,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全新教学理念的应用,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积极借鉴相关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深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5]。

2.3 营造良好的小学体育教学环境

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但是如果教学情境单一,缺少多样性和趣味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造成限制,不利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6]。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精细构思,科学谋划,通过创新性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思维一直保持在一种高度兴奋活跃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把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让教学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4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性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主观上促进学习的最直接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因为知识本身是单调的,教师应该通过对体育运动知识点的加工与整合,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即使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实现质的飞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之中,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发挥创新性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

2.5 多给予学生正面评价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还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短平快的教学技巧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量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又能层层递进,实现知识的深入学习。这种体育教学设计形式能够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同时,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取得进步和获得成绩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正面的表扬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另外,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结合學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针对当前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认真研究,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问题寻找最好的训练契机,有针对性地制订体育训练方案,让学生的体育技巧得到快速提升,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马小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读与写,2019,16(35):218.

[2] 朱洪伟.小学体育教学有效互动的创新性探究[J].读与写,2019,16(35):227,230.

[3] 贺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儿童大世界,2019(10):218.

[4] 李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读与写,2019,16(32):240.

[5] 樊忠红.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神州,2019(28):73.

[6] 郑婷婷.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儿童大世界,2019(10):220.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创新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