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2020-07-28刘丽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7期
关键词:部编本文化传承古诗词

刘丽娜

【内容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文化传承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古诗词在中华文明中散发着熠熠星光。对于当下初中古诗词实践课堂来看,依旧没有脱离传统模式下的,追求成绩、模式单一、碎片化等教学问题,这些问题都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密不可分。笔者通过对目标设计的价值入手,以部编本为例子探讨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  文化传承  初中语文  部编本

一、古诗词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设计原则

原则一,主体性。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第一设计教学目标,主题性原则可谓是对教学目标的精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角色的转变,我们从灌输掌控者向引导辅助者的转变。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当中,古诗词部分的教学因遵循主题性原则是体现在以初中生为主导的理念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主体性课程设计,在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大家的自主学习动能。

原则二,整体性。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一线从教者对三维目标认识不清,我们的整体性原则的提出就是三维目标的关系来呈现。其三个角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层层递进,来实现最终教学目标。所以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线从教者在了解三维目标基本含义的前提下,意识到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后,有一个相对全面综合的了解来设计出符合当下初中生客观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让初中生在这一目标学习过程中,达到训练技能,掌握知识,在情感与态度上进行真正的转变。不仅达到传授知识的基础培养,同时实现育人的素质教育。

原则三,层次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许多从业者无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在班级授课的体制下,往往一位从教者大多面对很多班级,也就意味着要面对很多初中生,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因材施教,力不从心也是必然现象。但我们怎样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呢?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依据时,就需要我们下功夫儿花时间来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状况以及能力、学情的整体研究与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次的目标设计。同一班级中,初中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理解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经验教训的不同,导致无法达到整体提升的理想化教学,不同班级的古诗词教学就更无法实现统一提升的目标。但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依旧采用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式来进行整体灌输,这也是许多从业者的无奈之举,说严重点存在着不负责任的问题。所以说要想实现因材施教,那么就需要分層次来设计。

原则四,动态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在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得设计,但少有从业者能够把握具体的实践课堂,正具体教学时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预设与初中生实际认知发展变化一直都处于动态模式,所以说,许多预设目标无法与讲授的内容以及初中生掌握程度相匹配。因此,我们应当在讲授古诗词阅读时,根据大家的掌握程度以及表现,随时进行灵活调整,在确保教学目标不偏离文本的前提下,满足初中生真正需求的同时,确保课堂正常运转,使课堂教学更具备民主、合理、灵活的特质,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大家的学习动能,也是对初中生自信心的保护,同时也体现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最优化。

二、课堂教学目标与策略

第一,目标设定因精准把握教材。初中阶段相比小学阶段,学科增添,给予了多方位的能力与知识提升培养。对于语文学科的目标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科的知识性与人文性。在课程标准下,更应当统揽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知识分布,我们通过整合教材所选取的古诗词,便能够清楚的感知部编本编著的系统性。因此,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在明确课标对古诗词教学基础要求的前提下,着重目标为古诗词知识点。例如:文本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应用了哪些意象?又构建出了哪种意境?这些意境体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与情感输出?当然,我们只设定教学目标还远远不够,应当避免“形同虚设”的问题。换个角度来说,教案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全在古诗词课堂中让初中生掌握,自己的设定与实际教学产生偏差抛之脑后,致使教学目标无意义。所以说,我们得目标设定,应当建立在能够把握教材文本,能够落实不脱离实际的前提下进行,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与理想效果。

第二,有效迁移与单元结合。一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习惯从古诗词本身出发,以课程标准化来进行总体设定,再通过课程教材一些具体单元内的古诗词进行设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明确知晓古诗词目标设计的具体问题。例如:这片古诗词出于什么位置?其存在于单元中的意义与特点是什么?哪些部分是需要初中生具体掌握的?若是我们能够力足单元,解透彻这些问题,通过阅读单元提示,来对单元本文有一个全面把握,并且能够将目标设计在课时文本当中。

总之,通过部编本语文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古诗词部分的授课与分析,并且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教案、网上教案后,进行全面性分析,初步了解当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融入目标设计的新策略,进而设计科学、合理、实效性的古诗词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 初中古诗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课外语文,2018(08).

[2] 匡松来. 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J]. 文学教育,2017(06).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9] G292号。】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部编本文化传承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