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安全驾驶
2020-07-28马志国
马志国
近几年,开“斗气”车滋事的报道屡见不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随机抽取900位司机开展问卷调查,约35%的司机承认自己属于“路怒族”,在驾车时出现过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争道抢行、连续鸣笛催促前车等驾驶行为,也曾因此发生过交通事故,甚至与其他驾驶人、行人发生肢体冲突。在围观者看来,无非都是一些小事情,怎么当事人会如此发飙?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路怒症是一种消极激情的爆发,害人害己,要积极调整。
路怒症是消极激情的爆发
所谓激情,是以猛烈暴发时间短暂为主要特征的情绪状态,是情绪世界里的暴风骤雨,如狂欢,如盛怒。当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时,对于自己的控制力降低,表现为头脑不冷静、行为易冲动。所以,就社会意义说,除特殊情况下的激情有积极作用,日常生活中的激情都会害人害己,轻则影响身心健康,造成人际冲突,重则危及人身安全,危害社会秩序。
但是,激情之下,人的理性和控制力并非完全丧失。所以,人应对自己的消极激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有所警惕,激情犯罪同样要受到应有的制裁。一个有高度修养的人,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听任激情的摆布。一句话,路怒症是激情爆发,但是,激情绝不可以成为路怒症的遮羞布。
路怒症必然有个人内在的心理原因
有人说,路怒症源于路况不好,认为交通拥堵、天气恶劣、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会导致怒火中烧;有人说,路怒症源于生活压力,认为生活压力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于是,路上一个小摩擦就会引起压力的爆发;有人说,路怒症是一种时代特征,认为在这个车满为患的时代,路怒症是文明的必然代价。
这些想法有没有道理?有,但这只是外因和诱因。道理明摆着,这些外因是所有司机都要面临的,却不是所有司机都会出现路怒症。如此说来,路怒症就必然有个人内在的心理原因了。
第一个心理原因是人格障碍。爆发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经形成,就有相当的稳定性。容易动怒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有所表现,开车时更容易出现路怒症。
第二个心理原因是性格特征。够不上人格障碍的某些性格特征,也容易导致路怒症。其中最典型的是A型性格,这样的人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喜欢竞争并渴望在竞争中取胜,经常处在紧张和压力中,平时好冲动,好发脾气,开车时爱高速行驶和超车。再有是敏感脆弱或冲动性格,这样的人缺乏自信和耐受力,遇到点小挫折,要么垂头丧气,要么非理性攻击。还有易激惹性的人,容易被激惹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第三个心理原因是心理周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从出生之日起,其体力、情绪、智力,便分别以23天、28天、33天为周期,遵循着临界日→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临界日→高潮期的规律,上下起伏,循环往复。在低潮期或临界日,是驾驶员容易出事故的日子,当然,也是容易出现路怒症的日子。
第四个心理原因是情绪转移。有时候,人会把对某一对象的情绪,转移到其他替代性的对象身上,比如,在外面生了气,会拿家人当替罪羊。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转移作用”,有些人的路怒,就是这样的情绪转移,让别人当了“替罪羊”。
第五个心理原因是幼稚心态。所谓幼稚心态,就是一些非理性的心态,比如,心存不合理期望,认为路上不该有任何意外妨碍自己开车;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也会设定一个预期到达时间;喜欢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如果旁边的汽车打方向灯想变换车道,本能反应是加速跟上去,不让他超车;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如此等等,也会诱发路怒症。
从修心上下功夫,远离路怒症
防治路怒症,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就个人来说,要想远离路怒症,最需要我们从修心上下功夫。
一方面,是平时加强个人心理修养,学会为自心做主。大家可以看看網上那些行车记录仪录像集锦,看看别的司机在路遇麻烦时是怎样做的:一个小动物跑到车前,司机减速停车把小动物送走安全地带;一位残疾人倒在前面,司机下车搀扶残疾人缓缓走过;一位老人在人行道前踟蹰,司机下车搀扶其过到马路对面……其实这里的每一幕,都可能成为某些人路怒的理由,但是,这里却没有争吵,没有辱骂,更没有拳打脚踢,这才叫为自心做主。不要再抱怨别人了,不要再抱怨路况不好了,从自己做起,从修炼自心做起吧。
前面说到的人格障碍和性格特征,都需要这样的修炼。比如,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有爆发型人格障碍,就要在平时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心理换位,学会制怒,学会抗挫。当然,必要时还应在专业心理人员的指导下,完善心理素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是临时提高个人行车素养,学会心理调适。首先是出行前做好心理准备:适当休息,保证身心的良好状态;给自己一两分钟“缓一缓”,想想是否带齐物品,从而避免因为匆忙出门而导致的不安情绪;出行时间上有个提前量,让行车时间更充足,让自己尽量从容;做好心理自查,发现自己情绪不好时,及时通过一些放松活动来排解;如果对谁有情绪问题,坚持解决好再上车,以免因为情绪转移让别人当了替罪羊;对路况的预期不要理想化,事先想好出行不顺利时的各种可行预案。其次是路途中做好心理调节:准备好口香糖,不时地放进嘴里慢慢嚼;适当的时候来几次深呼吸,平复心绪;与前车保持一定车距;合适的时候打开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打开收音机,听听比较轻松舒缓的音乐;堵车时看看远处的风景;车上放一张全家福,温馨的画面会安定你的内心;必要时把车停在路边合适的地方,稍做休息后再开车前行。
最后还要说的是,为了帮助开车者修炼出这样的功夫,家人和亲友也应多多“给力”:为了加大人格障碍或性格特征的改变力度,家人和亲友应经常提醒和劝导,以免开车者拿“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当借口,必要时家人可以拿“如果不改拒绝乘车”,来促进开车者的改变;出行前当个“好帮手”,帮忙不添乱,特别是不给开车者平添忧烦,帮他安心启程;路途中当个“好乘客”,陪伴不添堵,特别是不给开车者火上浇油,帮他开心前行。
如此,你我他的前行之路,会多一份顺利,会多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