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分析

2020-07-28陆晓雨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

陆晓雨

摘 要:通过对全国14所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的文本分析,展示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现状。在分析其办学定位中存在的定位目标同质化,内涵、类型不清晰等问题的基础上,从突出办学特色、立足校情、完善制定过程等方面提出优化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内涵发展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体育类高校肩负重任。体育类高校是指以“体育”命名的,以培养体育师资、体育科研人员和竞技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目前,国内有14所独立设置的高等体育类院校,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尊重差异性,鼓励多样化发展,关键在于重新审视高校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校办学定位的作用。本文聚焦体育类高校的办学定位,比较各校在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方面的共同及差异之处,以期使其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健康发展。

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现状

通过查阅学校官方网站上的“学校概述”“办学目标”或“学校章程”中有关办学定位的内容,对此进行文本分析,以反映体育类院校办学定位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校顶层设计。

当前体育类院校办学定位的表述用词中,“一流”“体育”“特色”“高水平”是出现和使用频次较高的词汇。其中,“特色”使用频次最高,有13所高校在办学定位中使用了“特色”或“特色鲜明”的表述。“一流”是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中使用频次位列第二名的词汇,其中,使用“世界一流”的3所、使用“国内一流”的5所。办学定位中,使用频次位列第五名的是“国际知名”,有4所院校使用了该词汇。

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办学定位目标同质化。14所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集中于几个关键词,甚至有部分高校办学定位表述几乎完全相同,同质化现象明显使办学定位缺乏自身个性和特色。一是历史原因。我国创办体育类院校的办学体制起步于学习和借鉴苏联有关经验,办学的初衷是立足于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服务,并定位于行业性较强的单科性体育院校。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国家宏观统筹的影响,我国体育类院校多数选择了以体育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师范类单科性体育院校发展路径,整齐划一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学校很难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二是盲目扩张导致特色趋同。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体育类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侧重于加强综合性发展,新办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等专业。盲目追求新增学科数量、规模,只重视申报,不重视师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结果,形成了“千校一面”的局面,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办学同质化等问题。

第二,定位“攀高”,与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不适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体育类高校在办学定位中偏好使用“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等词语,表征学校紧抓发展机遇,实现高水平发展,从而获得政府更多资源与政策支持。但是,以体育类院校目前发展水平来看,将“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作为办学定位,有定位过高的取向。目前来看,除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武汉体育学院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外,其他11所院校并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据“软科全球体育类院系学术排名(2018)”,目前我国有5所体育类高校上榜,上海体育学院排名位于世界第51名~100名,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位于第201名~300名。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体育学科进入A+的高校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A-的高校有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B+的高校有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可见,大部分体育类院校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攀高”“升级”心态的驱动下,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高校办学目标过于笼统,以致学校的服务面向不清,难以取得有针对性的定位。

第三,办学类型不清晰。在14所体育类院校办学定位中,吉林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其他高校并未在办学定位中有明确对办学类型的表述。可见,目前体育类高校在办学定位中并未将办学类型明确。对高校类型定位的不清晰,会造成办学目标不明,人才培养方向的不清晰。

完善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的意见建议

第一,突出办学特色。一是强化学科特色。首先,要明确体育学科的主体地位。体育类高校都是以“体”为主,要将体育学科作为立校之本。其次,为避免专业设置的同质竞争,不同的高校也要突出不同的学科优势。在学科架构上要合理配置,整合、集中、强化优势学科的优先发展地位,以“扬长避短”,且使“长者更长”。最后,可以通过跨学科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等打造与众不同的学科品牌,以特色学科强校。二是深化科研特色。在办学定位中,体现对科研特色的凝练与聚集,有助于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形成先进、追求卓越、引领发展的办学定位。在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中体现科研特色,就要以学校的自身情况为出发点,聚焦学校科研主攻方向。三是强化社会服务特色。体育类院校依托行业而生,具有服务体育行业发展的天然属性,要求体育院校将办学定位与服务国家、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牢牢结合起来;并且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社会服务领域进行细分,有所侧重。

第二,立足校情,科学定位。按照隶属关系,北京体育大学为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的院校;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政府共建;其他体育类高校为地方政府管理。不同的隶属关系、发展历史及地理位置决定了各高校有不同的任务与特点,既有以研究型为主的高校,也有以应用型为主的高校。因而,在办学定位中要立足校情,有所区别,科学发展。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中要考虑地域性,为地方、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培养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始终与区域发展保持互动,并辐射周边区域、兼顾全国。

第三,完善制定过程,凝聚共识。在确定办学定位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参照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分析和比较,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并确定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从决策学角度来看,在制定办学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民主管理。此外,群体高度参与能有效消除个人无理性給决策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发动师生员工参与协商互动,由集体进行决策。同时,在明确办学定位之后,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写进学校章程,并将其制度化,保证办学定位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科技处)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试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常态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创建乐美文化,打造武术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大数据时代高校转型背景下“MOOR”与传统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应用与思考
关于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