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ker和T1之间也许没有想得那么美

2020-07-28杨直

电子竞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薪资估值竞技

杨直

不管在任何一个赛区,就目前的情况看,选手持股的潜在意思就是俱乐部没钱。因为选手薪资大幅上涨,俱乐部必须用长期收益支付选手薪资里的一部分现金才能减轻短期的经营压力。

对Faker来说也是一样的。前几年开始,Faker早就成了各大俱乐部转会期的心头肉,一张张巨额的转会合同也不时活在传言里。虽然Faker最終选择留在T1,但我们不知道T1的经营者面临多大的压力。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T1不可能陷入到薪资加码的军备竞赛里。事实也证明,在任何一个竞技项目里,为了某个选手一掷千金的老板最终都走不远。

然而在任何一个竞技项目里,优秀的选手又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如何留住呢?于是我们可以看见,北美赛区率先引入了“持股”这个方法。用俱乐部的成长变相“压低”了选手的薪资,减轻了短期经营的压力。Faker成为T1合伙人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把俱乐部看成初创企业,这种做法就没问题。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对于电竞产业并不可取。一旦普及,会让选手转会市场失去本该有的活性。这对于一项竞技赛事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我们都知道,选手转会市场是否运作良好往往直接影响一项竞技赛事的精彩程度,也直接影响一个商业体育联盟发展的好坏。很多年前,美国的经济学界就针对北美四大体育联盟和各大足球联赛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实力越均衡的商业体育联盟发展越好。

如何保证长期内队伍间的实力均衡?其实就是转会市场上的自由交易。工资帽等制度的存在也是为了让选手能够在转会市场上自由交易,不至于资本强势方完全掌控这个市场。

既然是自由交易,那么选手自身价值的清晰和公允以及统一的货币就是交易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明码标价。

一旦俱乐部用股权支付选手的薪资就破坏了这个基础。

首先,别说LCK目前还不是一个联盟,就算是同处在一个联盟里的队伍,对自身价值的估值都难以做到统一。谁不想让自己的队伍更值钱一些?

在转会市场上,选手的价值是多少一定是大家说了算,不是某个人单方面说了算。在Faker这件事上同样。T1的方式普及就相当于每家俱乐部都用自身的价值去给选手定价。而对彼此估值的不认可就会让选手自身的价值变得不清晰,不公允。

其次,假设两家俱乐部都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同时二者在交易选手。那么这个交易过程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的纯现金交易就会变成现金加上股权置换。这时,转会市场上就会流通不止一种货币。

这时,关注的重点不在股权可以变成现金身上,而是对其他俱乐部给出的自身估值是否认可。夸张一点说,如果每家俱乐部都只认可自己对自身的估值,那么每家俱乐部的股权就都是一种交易货币,而且彼此之间的兑换比例还在不断变动。

这时因为失去了统一的交易媒介,整个转会市场停止运转就是可以预见的。选手定价也成了一件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事。

一个可以预想的情况是,一旦LCK想要搭建自己的电竞联盟,那么Faker的身价是多少这件事就一定要提前解决。否则,Faker就成了非卖品。

一旦所有的明星选手或是优秀的选手都以类似的方式成了非卖品,结果还是转会市场宕机。

同时,Riot Games对C9私下里发放股权一事的处罚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俱乐部自身估值的延展。

因为联盟的成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来自联盟的收入又是俱乐部收入里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俱乐部自身的价值里有一部分就属于联盟,换句话说,属于每个成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体育联盟在卖队伍时,一定要征得大多数成员的同意。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现在T1给Faker发放了股权,那么当LCK想要组建一个联盟时,这笔账虽然不好算,但也得提前算清楚,给所有成员一个交代。

虽然目前《英雄联盟》在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联盟,但实际上转会市场是全球性的。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全球性的转会市场是否适配分地区的联盟体系。

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Faker挂牌出售,那么参与交易的必然是手握大量资本的人。因为这笔交易达成的基础是购买方认可T1对自己的定价。说白了,T1说自己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

如果每家俱乐部都学T1,那么转会市场最后还是落到了资本强势方的手里。

所以,T1和Faker之间最终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不重要,重要的这种交易方式对转会市场的不良影响。从这一点看,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猜你喜欢

薪资估值竞技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竞技精神
巧用估值法
花与竞技少女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
100亿总估值的炼成法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