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模式发展

2020-07-27刘斌斌康鲲鹏胡文韬刘昶郭葆熙卜方琳贾婷婷

博鳌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审计模式电力行业数字化

刘斌斌 康鲲鹏 胡文韬 刘昶 郭葆熙 卜方琳 贾婷婷

内容摘要 由于企业信息化进程在持续推进,改变了企业的财务处理流程、审批渠道,使审计的数字化得以推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利用数字化审计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文章主要讨论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审计发展模式,将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展开了相应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后续电力行业的改革,以及数字化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电力行业 审计模式

1 数字化审计的概念

大多数企业都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管理,数字化审计的审计对象不再只是纸质材料,审计范围包含了所有记录企业运营情况的信息系统,收集该企业信息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数据,利用相应的技术分析数据,最后解决相应的审计问题,深化讨论,形成审计意见。这种审计方式比较先进,利用电脑整理信息化材料,利用各种软件去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最后的结果。

2 数字化审计的作用

数字化审计属于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以往的审计模式相比,它是一种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审计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数字化审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与传统模式相比,电子化审计查阅的数据量更大,所得的数据更加全面,通过基本数据分析出审计结果,用更加高超的技术去检验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例如,在审计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为了得出正确的结果,在数字化审计的时候,对比报表与对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数据材料,去分析同一行业的数据,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

数字化审计的范围更广,企业的业务及职能层次与信息化程度呈正相关,结合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推动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了解与检查,有效地避免了人工筛选抽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展开审计工作,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得以确保。电子化的数据信息属于数字化审计的对象,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在现场展开检查,通过网络传输,传输到审计人员的手上,提高了审计的灵活性,省去了很多時间。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审查数据,分析出数据流程,审查数据,保存数据,从而更好地监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

3 推进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丰富数字化审计技术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不能再用以往的企业运营模式和工作手段,加强信息化程度,企业数据也涵盖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容。为高效地完成这些审计工作,需要对以往传统的审计方法展开改革,将审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先进。

创新审计技术手段,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展开创新[1]:

第一,创新数据整合方式,由于企业信息的数据量每天都在增长,但是审计工作有着明确的信息,需要在庞大的数据量中提取有效信息,审计人员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法,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正确地分析数据,理解数据。

第二,利用数据可视化分析法,把以往收集过的数据信息处理好,经过分析与整理,形成图表,如此一来,数据使用者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查错报的风险。

3.2 加强数字化审计的政策支持

对于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而言,首先要拥有政策的强大支持,使统一的标准得以形成,从而可以规范化、标准化地展开审计工作,实施相应的政策,使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的政策编制速度得以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创新,加强探索。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在自我创新之后,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之后,更加高效地展开数字化审计工作,把审计流程梳理一遍,使用丰富多样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分析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使数字化审计标准得以形成,有利于国内数字化审计标准化进程的推动。

3.3 规范审计信息化平台

利用信息化平台保存、处理审计数据,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促进整个审计过程效果的提高。在建设信息平台的初期,结合内部控制展开详细的检查,优化检查过程,使内控体系得以完善,并且设置好各阶段的权限,制定使用规范,记录好录入、保存、转移、销毁、备份的正确操作方法,使数据的真实性得以保证。使用信息平台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维护工作,保持警惕性,重点关注平台的技术操作记录重,如果发现了错误应该及时解决,让平台工作能够正常地运行下去。及时上传数据,操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使用平台的处理功能,功能操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按照权限管理,分析相应的数据得出结果,将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加快审计项目的进度。在审计信息平台的建立过程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充分考虑进去,因此必须要灵活地区分这些数据,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

3.4 注重数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由于各大企业都在推行数字化审计模式,因此必须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还要将当下时代相关的审计要领方法掌握清楚,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第一,审计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信息化审计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了解企业自身相关的业务;第二,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术操作手段,掌握会计、审计、统计等相关知识,当审计人员想要获取相关数据时,能够更快捷地获取,在统计过程中,展开针对性的分析;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审计工作人员展开针对性培训,重点培养专业能力者,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度;第四,加强与数字化信息审计专家的沟通,主动联系,主动交流,结合专家给出的经验,结合专家给出的基本理论及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展开综合分析,将数字化平台相关措施得以完善,从而更好地建立数字化审计平台和数据模型[2]。

3.5 实时监控被审计范围

针对企业数据,展开审计,数据范围不限定,数据生成的过程也包含在内,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相应的审查工作与管控工作。第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模式,编制的业务流程与实际相符合,采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应的审计程序设置出来,能够更好地识别、处理企业数据,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实时管控风险。第二,做好流程把控工作,能够有效地识别出风险,优化流程,将风险消除,重视审计问题的后续整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弱小问题的解决,导致问题堆积在那里。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推动后续问题的整改工作,完善好相关制度,固定好流程,使审计风险得以消除,保证企业与审计间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展开数字化审计,审计范围更广,信息化程度更高,展开全面检查,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抽查方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的灵活性,节约时间成本,更好地监控企业,审计风险得以降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在展开数字化审计工作时,还需要注意丰富数字化审计技术手段,加强数字化审计的政策支持,规范审计信息化平台,注重数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实时监控被审计范围,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化成能够识别、处理企业数据的审计程序,如此审计人员便可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实时管控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向林.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模式发展[J].大众用电,2018,32(12):40-41.

[2]张绍梅.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式审计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112.

猜你喜欢

审计模式电力行业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及路径分析
数字化制胜
论我国绩效审计模式
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问题思考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