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2020-07-27乔七妹
乔七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而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这一要求,笔者将谈一谈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能力;教学策略
“探究”是探索和研究的统称,它主要是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并对事物性质进行探求的活动。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活动更加强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知识理解。为此,教师应该对“探究”的内涵进行准确地解读,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同时要不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优化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使自身的天赋和潜能得到有效挖掘。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逐步提高。为此,教师应该利用恰当的方式对课堂氛围进行优化,以此来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对教学氛围进行优化,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索,而是借助一段视频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于这个故事出自于长篇小说《水浒传》,所以我选择的视频同样是节选自电视剧《水浒传》,这段视频主要讲述了林冲遭陷害之后被发配沧州,途中经过柴进庄园。面对傲慢的洪教头,柴进安排了两人比武,最后林冲轻松战胜洪教头。相对于单一的文本阅读,这样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要更加生动形象。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而且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由此可见,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一理念十分准确地点出了思考与质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引导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同时,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烈的,这就给激发学生质疑心理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应该更加善于把握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产生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内容的冲动,从而促使学生逐渐自主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当中。
通常来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质疑,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引导:第一,从题目入手,引导提问。题目通常是对文本精髓的概括与总结,所以可以从文本题目入手,从中引出知识疑问,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教学《变色龙》时,我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进行了思考。通过简单的分析,很多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变色龙是一种动物,可是文章中通篇都是在讲人的事情,为什么文章的题目要叫《变色龙》呢?通过引发学生的疑问,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思路,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二,从文本矛盾处入手,以小见大。不难发现,很多文本中都设置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矛盾点。对于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會产生不同的理解。对文章矛盾的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组织合作交流,提升探究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是指让学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知识探索。尤其是对于思维发展尚未完善的小学生来说,独立学习有时难以取得十分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合作性的交流与讨论,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知识理解。
例如,以《鞋匠的儿子》为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性的知识探索。首先,我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了编组。然后,我结合文本内容的重点设计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1.文中出现了几处“鞋匠的儿子”?这几处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2.林肯为什么以自己是鞋匠的儿子为荣?接着,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最终,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效果。
总之,在当前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唯有如此,才能逐渐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从而使学生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锐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94.
[2]王志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