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07-27吴慧敏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邓颖超

吴慧敏

摘 要: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其在革命与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妇女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妇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对于解决当前妇女问题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妇女工作

从五四运动时期的觉悟社到抗战时期团结妇女界共同抗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主持起草《婚姻法》,发展同各国妇女界的交流与合作,邓颖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寻求妇女的解放。在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邓颖超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妇女问题的启示。

一、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颖超为妇女问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一系列宝贵的成果,其思想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思想中的封建观念,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长期以来封建社会崇尚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传统的伦理使中国女性没有任何独立的地位,只是男人的“附属品”。邓颖超提出,妇女要想实现解放,首先就要改革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中国上千年的封建专制婚姻制度,使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凌驾于男女双方自由的意志之上,妇女没有丝毫可以选择的权利。婚后在封建伦理的压迫下,妇女家庭地位完全丧失,更谈不上幸福和快乐。邓颖超的革命伙伴张嗣靖便是惨死在了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而这也使邓颖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在悼念好友的文章中,邓颖超写到:“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的文化、历史、制度、习惯、法律……上,概不承认女子是一个‘人,视女子为玩物,为奴隶……以致难堪忍受而自杀的人,不只有几千万万了。”①邓颖超希望可以通过张嗣靖的死唤醒广大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五四运动新思潮的涌入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一些青年男女开始敢于对“父母之命”说“不”,崇尚自由恋爱。但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如何恋爱结婚一直没有正确的引导。邓颖超对如何处理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做过深入的分析,一方面她认为男女之间应自由恋爱,在充分交流了解的基础上从中选出自己的伴侣。同时另一方面,她又主张对待婚姻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认为有些男女之间只是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就决定要结婚,这种对待婚姻的态度是不谨慎的。

(二)强调男女平等,注重妇女权益的维护

妇女解放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男女平等,而要实现真正的男友平等,就要注重妇女各方面权益的维护。首先是经济权。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腐朽思想使妇女在经济上长期处于依附状态,这也是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早在国民革命时期,邓颖超就曾提出“男女工资平等”等口号,建国后又进一步指出要“坚决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保障了妇女的经济权。其次是教育权。建国后,妇女经济、政治等权益得到了维护,但自身的素质仍有待提升。据统计:1978年,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妇女仅1412人,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②文化知识的欠缺制约着广大妇女的发展。邓颖超主张对女性进行扫盲,争取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最后是参政权。在封建社会中,很少有妇女能够跨过性别的门槛对国家进行治理。邓颖超认为,妇女是否拥有参政权是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一个表现,主张赋予妇女更多参与政治的权利。

(三)主张妇女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经济独立

在旧社会,妇女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位于社会最底端。男性则多是从事生产活动,因此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料,这也加剧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在邓颖超看来,妇女只有实现经济独立,才能获得家庭地位,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而参与社会生产是妇女实现经济独立的关键。

妇女是否能取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取决于其是否有和男性平等的物质资料以及是否参加社会生产。在实地调查后,邓颖超指出只有女性和男性拥有相同的生产资料,才能将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在土地革命时期,邓颖超的观点首次得到证实,在土地改革的区域,妇女们社会地位得到根本的改变,不再依附于男性,成为社会的主人。另一方面妇女想实现解放,自身也应主动参与社会生产。邓颖超继承恩格斯“妇女解放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③这一观点,认为“参加劳动生产是妇女解放的中心环节”④。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可以摆脱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改善男女经济不平等的地位,加强了妇女与外界的交流。

(四)完善妇女组织,加强对妇女干部的教育

长期以来从事妇女工作的经验使邓颖超意識到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全体妇女解放的,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完善妇女组织,才能把全国妇女团结起来,推动妇女工作的发展。

大革命时期邓颖超就提出建立妇女组织的建议,主张根据妇女不同的职业将其划入不同的组织中。抗日战争时期,邓颖超根据多年的革命经验,主张建立一个“不分党派信仰,不分贫富贵贱”的全国妇女组织,以领导妇女进行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在经济与政治等方面都获得了解放,很多人认为妇女组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针对当时的形势邓颖超认为虽然我们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很多妇女问题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妇女工作仍要继续做下去,妇女组织仍有存在的必要。随后,在邓颖超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妇女组织纷纷建立,这些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妇女工作,推动了妇女解放的步伐。

在倡导完善妇女组织的同时,邓颖超也认识到妇女干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国民革命时期,邓颖超就提到妇女干部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妇女运动能否顺利的开展。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男性大多去前线,妇女则更多的负责后方的保障工作,从事社会生产。为了使革命顺利进行下去,需要一批妇女干部。面对当时妇女干部短缺且素质不高的现状,邓颖超努力探索对妇女干部进行教育,并指出要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的内容,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五)增进国际间妇女交流与合作

妇女解放不仅存在于中国,更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邓颖超看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必须与世界妇女运动相结合,相互帮助。

解放战争期间,邓颖超就曾收到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邀请,但却遭到了南京政府的层层阻挠。虽然邓颖超据理力争,对国民党提出的条件给于驳斥,但仍未能顺利参加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国际交往广泛开展,在加强同国际妇联交流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的兴趣,同多个国家的妇女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面对国家间政治制度等的不同,邓颖超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本上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她指出“只要大家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求和扩大我们的共同点……我们就一定可以做到友好合作,和平共处。”⑤在邓颖超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运动始终与国际社会紧密联系,极大促进了中国妇女运动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是其在革命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而形成的,带有中国特色,是我国妇女运动的理论指导。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与邓颖超生活的那个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妇女思想解放的目标仍未彻底完成,妇女工作中的一些旧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同时时代的发展对妇女工作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邓颖超的思想对于当前妇女工作的开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新时代仍要加强对女性的教育,不断提升妇女的素质。教育是提升素质最有效地途径,而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与其素质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行义务教育以来,虽然我国女性总体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部分偏远山区女性受教育程度仍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58.8%的女性只的小学文化程度,比男性高21.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比例是42.3%,比男性低20.8%。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确保女性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开展职业技能教育,让女性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开展农村扫盲运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妇女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其次,学习借鉴邓颖超培养妇女干部的思想,为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开展打好人才基础。邓颖超在长期的妇女工作中认识到培养妇女干部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培养的内容以及方法,并主张将其作为党一项长期的工作贯彻下去。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顺利进行仍需要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妇女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要加强妇女干部对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吸收借鉴外来优秀经验的本领。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强妇女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为群众分担解难,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最后,进一步提高妇女的主体意识。邓颖超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多次强调妇女解放是妇女自己的事情,在她看来如果妇女自身没有这个意识,妇女运动就不能开展下去,更不用谈妇女解放了。一方面,要鼓励不同职业的女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其经济与政治的独立,充分调动妇女主观积极性,使其树立平等、自我保护和维权等意识。另一方面妇女自身也要改变自卑自弱的观念以及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的传统的心理,敢于表现自我,尽最大努力在各方面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结语

妇女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男女平等已成为社会的一股潮流。邓颖超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一生都致力于实现妇女的解放,其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的理论与我国实际状况相结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以改变。

新时期,妇女问题不仅没有彻底解决,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问题。邓颖超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于新形势下解决妇女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对促进新时代妇女工作取得新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邓颖超.姊妹们起哟[A].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编.邓颖超与天津早期妇女运动[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

②罗琼.妇女解放问题基本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④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⑤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72.

⑥《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2002 年第1期,第10页.

[参考文献]

[1]邓颖超.谈男女问题[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09.

[3] 鄧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3.

[4] 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8.

[5] 金凤.邓颖超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罗琼.妇女解放问题基本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徐行,陈晓辰.邓颖超的妇女解放和妇女工作思想及其启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5):1-6.

[9] 杜玉粉.试论邓颖超的婚恋观[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186+188.

[10]张佳佳.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11]刁荣荣. 论邓颖超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D].西华大学,2015.

[12]邓颖超.姊妹们起哟[A].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编.邓颖超与天津早期妇女运动[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猜你喜欢

邓颖超
邓颖超的表扬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邓颖超买小米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的“骨灰盒”遗嘱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邓颖超“诉苦”
李先念、王震、邓颖超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