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述《帝国中坚——汉代列侯研究》

2020-07-27董文强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两汉家族

董文强

列侯,《艺文类聚》:“《谥法》曰:执应八方曰侯。《孝经援神契》曰:侯,候也,所以守蕃也。”《春秋繁露》曰:“有大功德者受大爵土,功德小者受小爵土。”《通典》:“汉兴,设爵二等,曰王,曰侯。”《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一级曰公士……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后汉书·百官志》载:“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汉列侯直接承袭于秦二十等军功爵制,是二十等爵制中唯一的贵族爵,列侯爵在汉代社会结构中占据极为显赫的地位。秦铁柱副教授的《帝国中坚——汉代列侯研究》(齐鲁书社,2018年)一书,以新角度来研究汉代列侯问题,实为研究汉代列侯的一部力作。该书分别讨论列侯的类型,两汉列侯的相关制度,列侯的溯源,列侯的收入与开支,列侯与汉代政治,列侯与士人,列侯与豪强,列侯与军事,列侯与民族关系,“短命”侯国与“长寿”侯国等十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两汉列侯相关制度,以及“短命”侯国与“长寿”侯国的论述,确为本书的亮点所在。

该书首先论述了等级秩序中的两汉列侯。探讨了列侯在两汉官爵秩序中的地位变化,并提出在西汉,列侯是位于三公之下,中二千石之上;在东汉,列侯的爵级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一级县侯拓展成了县侯、乡侯、亭侯、都乡侯、都亭侯五等列侯,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特侯、朝侯、侍祠侯、下土小国侯、猥诸侯等衔号等级。在东汉,尽管官爵泛滥,但是特进侯、朝侯的地位较高,特进侯一般位于三公之后,朝侯一般位于中二千石之前。该书又论证了东汉时期五等侯爵的出现并不是列侯爵轻滥的表现,而是列侯爵不断发展与规范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将统治阶级的上层纳入更加规范的秩序之中。其次,该书又分析了汉代的侯国官制。该书以《尹湾汉简》为依据,分析了以侯国相为首的侯国行政系统和以家丞为首的家吏系统,并剖析了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流动与相互融合。再次,该书分析了列侯册封礼。该书依据《诗經》、《周礼》中的诸侯册封礼,以及《汉书》、《后汉书》中的诸侯王册封礼,还原了列侯的册封礼,包括册封的时间、册封的程序,策文的内容,册封的用乐等等。最后,该书分析了列侯的赐谥制度。列侯的赐谥制度成为汉代谥法的重要内容。该书深刻剖析了两汉列侯赐谥制度的不同,在西汉,除因犯罪身死国除的列侯,大部分列侯均能获得谥号,而东汉列侯获得谥号者则是凤毛麟角。该书认为这是由于西汉儒学初兴,颇具原始色彩,故谥号的等级性不强。而到了东汉,封建等级制度得到规范与强化,谥号制度中“别尊卑”的等级性得到加强,突出皇权的核心地位,故只有立有大功的列侯方能赐谥。东汉皇帝赐谥如此严格,促进了私谥之风的盛行。

该书考证到在这数目近千的列侯中,近半数的列侯一世而亡,但是也有穿越两汉的列侯家族,如酇侯萧何家族、平阳侯曹参家族、归德侯先贤掸家族、全椒侯马成家族、富平侯张安世家族、褒成侯孔均家族、周子南君姬嘉家族、喻糜侯耿况家族、不其侯伏湛家族均与东汉政权相始终。该书试图以这两类列侯为研究对象,分析为何同为列侯,其命运却截然不同。该书首先分析了“短命”侯国之所以“短命”的原因,第一,无后而国除,结合法国人口学家阿·索维的理论分析了大量列侯无后的原因,即列侯及其家族的婚姻逐渐形成了重家世的婚姻观念。第二,列侯因为触犯大汉律法而被除国。第三,列侯因职务犯罪而被除国。第四,列侯因违背礼制而被除国。第五,列侯因卷入了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漩涡而被除国。第六,皇权对于侯国的刻意废除。再者,该书以富平侯张安世家族、酇侯萧何家族、平阳侯曹参家族、寿张侯樊宏家族、隃糜侯耿况家族、不其侯伏湛家族为个案研究对象,解析了“长寿”侯国为何“长寿”的原因,第一,这些列侯家族都拥有自己的家学渊源。第二,各列侯家族能够积极地处理好与皇权的关系。第三,各列侯家族保持了以武功进取的传统。第四,与皇族联姻,列侯家族转变为外戚。第五,从客观上来看,封建专制皇权成为影响各列侯家族盛衰的重要因素。再次,从两类侯国的百年兴衰中,该书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良好家庭教育是家族、家庭兴旺的重要保证。其次,人才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再次,正确的义利观的指导是一个家族兴盛的思想基础。

总之,全书史料翔实,论证严谨,梳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今人著作,考古资料,以“点”带“面”,探究了两汉各类列侯涵义以及发展脉络,同时又通过专题的形式,深入探讨了汉代列侯的一系列问题,如军功侯的封侯标准问题、告密侯的定义、归降侯的定义、归义侯的定义、外交侯的定义、昌邑王刘贺案、列侯的册封礼、列侯的赐谥制度、列侯的私奉养、侯国家吏、列侯的俸禄、列侯的受田、列侯的家兵部曲、列侯与对外贸易、士人的列侯化、列侯的封国军队等,做到“横向”与“纵向”的密切结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猜你喜欢

两汉家族
攀禽家族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鼎盛期|两汉
HK家族崛起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两汉名碑注译——鲜于璜碑(一)
皿字家族
高句丽与两汉关系研究
刘歆的《周礼》学及其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