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2020-07-27武姣娜刘佰龙张紫薇
武姣娜 刘佰龙 张紫薇
摘 要: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条件下,网络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文章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出发,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提出高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实效性
新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平台和新手段,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利用网络平台做好舆情管理、舆论引导、思政课堂、文化建设和服务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育人元素和网络资源,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壮大网络思政课堂主渠道,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能够打破学习的时空局限,学生可以自主在网上进行学习。网络思政课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是要将网络育人和思政育人有效结合,强化网络思政课堂的吸引力。丰富网络育人的形式和内容,诸如网络思政专业课程、慕课、网络理论宣讲、网络短视频、思政讲堂直播等。依托学校网站、红色主题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专业课公开视频课、各类学习网站等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二是打造校园“网络红人”,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理论宣讲队伍,充分调动校内外专家学者、党政工作干部、教师骨干、优秀学生党员的积极性,组织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政治意识和网络水平,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1]。充分开展网络理论宣讲,对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解答,对党的先进理论进行广泛进行网络宣传,不断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网络思政课堂的影响力,使思政育人生动有效。
二、提升管网治网水平,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管理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 、效 ,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要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把握网络话语权。 一是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重大时间节点和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正向及时网络舆论引导。二是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充分利用新技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2]。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机制,由平台指导者、具体实施者、系统维护者组成,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实现对平台的严格把关,明确网络管理责任。建立校园网络使用实名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与网络环境[3]。
三、创新育人形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网络微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不仅在技术和方式上创新,更要注重教育内容创新。新时代下,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对新兴事物的关注度也非常高,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做好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得到正面的引导,避免各类不良意识形态的信息误导学生[4]。同时,要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丰富教育内容,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线上和线下共同教育,提升育人的效果和质量。思政工作者要利用网络平台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作用,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时代特征,开展网络党团主题活动、安全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5]。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网络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正面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
高校应立足网络教育新形势,不断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平台与内容改进,全方位拓展育人空间,创新网络育人的路径,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
[参考文献]
[1]于英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互动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51-52.
[2]甘玉鋒.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对策及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9):176-177.
[3]邓雪晨,王晓婧.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7-8.
[4]张晓明.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际公关,2020(03):51-52.
[5]陈娜.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96-98.
基金支持: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Z2019031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辅导员专项:FD18010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紫阁书院,陕西 西安 710055;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