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按需维保”下电梯维保人员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0-07-27王泽武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电梯物联网

王泽武

摘 要:电梯维保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手段。“物联网+按需维保”这种更及时、更先进、更专业的维保模式,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讨论了按需维保模式下,现有电梯维保人员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职业院校电梯维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电梯; 按需维保; 物联网;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135-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电梯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运输工具,电梯安全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电梯维护保养对于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现阶段电梯维护还是延续了多年来“固定周期、固定项目”的模式,不能针对电梯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2018年,国办发〔2018〕8号文《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维护保养模式转变,依法推进按需维保,推广‘全包维保、‘物联网+维保等新模式”[1]。本文中,笔者针对“按需维保”的提出,从其实施意义、现有维保人员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未来培养模式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适应“按需维保”发展需求的学生。

1.电梯按需维保的意义

“按需维保”即指按照电梯设备安全之需进行维保。具体指充分考虑电梯的使用环境、运行状况、使用年限、部件更换情况、修理改造情况、部件磨损程度、故障记录、使用单位管理水平、维保单位技术力量等因素,借助物联网手段准确了解电梯的运行参数和风险状况,进而依据其风险状况合理安排维保项目及实施时间。改变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项目的维保模式,缩短故障发现、反应和排查时间,提高维保效率和质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据报道,南京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参与“物联网+按需维保”试点的电梯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电梯维保质量原因造成的投诉,电梯困人故障率低于全市故障率,设备总体运行状况安全平稳;宁波市参与试点的电梯平均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分别比常规维保减少32%和24%[2]。由此可见,“按需维保”对于提升电梯维保质量,降低电梯故障率等方面意义重大。

2.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维保人员主要有两种来源方式:第一种是电梯维保单位从社会招聘,公司统一培养;第二种是电梯维保单位与学校联合培养。第一种方式,人员成分复杂,学历低,培训周期短,培养模式单一,培训出来的人员专业技术不扎实,工作不规范,维保质量难于保证。第二种模式则是由学校从统一招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再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进行培养。这类人员基础知识扎实,素质较高,规范意识强,上手速度快,员工稳定性高,正逐渐成为维保人员的主要来源。但这种模式相对“按需维保”的要求也存在不少问题。

(1)现有培养模式侧重电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少物联网知识的教学。现有培养模式,多采用“2+1”或者“2.5+0.5”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进行两年或者两年半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然后到企业进行1年或者半年的企业技能培训。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快速地进入工作岗位,大多数的学校将大量的时间和师资投入到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上。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设物联网方面的相关课程。特别是现有维保模式下,这样的课程安排似乎显得多余,华而不实。

(2)现有培养模式重规范和操作流程的培养,缺乏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按需维保”模式下,维保人员需要从监测平台的监测数据分析电梯运行状况,制定合适的维保计划,合理安排维保项目和时间。而现有维保模式,维保人员只需在规定的维保周期,对电梯进行固定项目的维保。因此,在培养的过程,并未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现有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按需维保的能力。由于职业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维保模式下,相关保养项目又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操作流程。因此,只需要按照《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根据各维保项目的要求和操作流程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训练,就能快速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很少有学生会依据每台电梯的实际情况调整维保项目和时间,造成该维保的部件得不到及时维保,电梯故障率升高;而状态良好,不需要维保的部件又重复維保,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3.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1)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或者技能训练时间,加入物联网课程。按需维保的维保周期是基于物联网来确定的。维保单位利用监测终端将电梯运行数据传输至企业的物联网监测平台,监测平台实时显示具体电梯的故障和状态信息[1]。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每台电梯的运行状态,确定需要维保的部件和时间。

可见,不久的将来,维保人员必须具备通过物联网监测平台查看电梯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数据制定维保计划的能力。另外,监测数据来源于电梯上的监测终端,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监测点工作正常,维保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能够对这些监测点和传输线路进行维修和保养,保障数据传输正常。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物联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现有的培养模式下,侧重学生技能培养,强调学生的模仿能力。日后的培养中,需要灵活安排维保项目,让学生习惯灵活维保。针对性地添加综合性、设计性更强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能根据电梯的实际状态,合理安排维保项目和时间,培养学生自主维保的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调整培养导向。现有培养模式是以《TSG T5002-2017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为导向。为了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满足现有规定下,以“互联网+按需维保”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能既适应现在企业需求,又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会方,冯月贵,冯文龙,韩郡业.物联网技术在电梯按需维保试点中的支撑之实证研究,中国电梯,2019(10):66-69

[2]夏立荣,张硕.浅议电梯按需维保,中国电梯,2019(12):56-58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电梯物联网
电梯,电梯,“飞”起来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