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超的“诗书画印”
2020-07-27由卫娟
由卫娟
王永超書法作品《水调歌头》。
年轻人谁不写诗呢?
许知远说:“25岁之前都应该是个诗人。”李诞说:“年轻的时候不想写两笔吗?”
青年艺术家王永超写安塞腰鼓汉子们的纵情跳跃,让“太阳遁去/大风丛生/天升地陷/烟尘骤起”。他写“拆”,“厚实的历史在一片喧嚣欢腾的尘土中顷刻颓圮”。”在一首《北京南站》的诗中这样写道:古老的夜已经活了上千年/它从不迟到/它像千年前一样/湮没散步人偷偷捉起的手/这个世界所有的酒馆都为我营业到深/从舜耕路到西南园/他们都为我提供最烈的烧刀子/一定要自己去/一定不要呼朋引友/一定不要对任何人倾诉/沉默能让你获得自由”。
这样的诗意也在他的画、他的书法、他的篆刻中流淌着。他给自己刻的印并不多,也就十来方,但“安穆”“豹变”“真气内藏”“咸阳游侠多少年”“坐屋赏雨”等是较常用的,体现了他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
王永超曾创作一组束口梅瓶,其中九色鹿和太湖石组合每套作品共4件,正面为九色鹿从准备起跳到落地的整个过程,反面为不同颜色的太湖石。鹿的至美至善跳跃灵动与太湖石的“皱、漏、瘦、透”展示了典型的中国文人审美取向。而另一组敦煌风格画作却粗犷有力,飞天不是唐代的“飞天”衣带翩翩、婀娜多姿,却选择了北朝时“衣饰简单、形象笨拙”的“飞天 ”。敦煌风格的狩猎图也取了北魏风格,令人想起汉化石像的古朴浑厚却内蕴无尽的生命力。这样的风格与我们熟悉的技巧圆熟线条优美的敦煌风格迥异,却包含民族早期天真时代质朴饱满的生命力与创作力。
在《篆刻的书卷气》一文中,王永超曾这样评价印之高下:存笔墨与书卷气者上品。书卷气与创造力,这样的词汇在他的文章中不断出现,这样的审美取向,也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展示。搜狗百科曾这样介绍王永超:“书法承袭宋元书风,取篆书取三代金文的古朴烂漫,行书取杨维桢笔意情趣;篆刻取隶、篆、金石意,尚阳刚清奇之风;山水追宋元文人画之始,取元代的简约清远意境及董玄宰笔墨精神。并醉心敦煌壁画,汲取敦煌壁画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的北魏壁画风格,创作属于个人风格的水墨作品。”现在的王永超,在书法上,其实更多取法二王和张草。他越来越希望到艺术的源头去吸取气息、从而摆脱限制,展现无限丰富的可能。
说起少年义气,他曾对一次书法展览中以功能书写标准来评价书法艺术的现象专门撰文:“文无第一,环肥燕瘦本无高下。东坡诗云:『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评。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我无意对别人的审美指手画脚,更不敢好为人师,我只是想说:请温柔点对待每一个对艺术真诚的人,他们可能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差。”
这一点锐气,让人想起他喜欢的赵之谦。赵之谦在受到当时的超级大V何绍基侮辱时,没有忍气吞声,直接骂了回去。他赢了尊严,却输去了一个圈子的提携。在《赵之谦的苦闷与荣耀》一文中,王永超充分肯定了赵的混不吝精神和艺术自信。他认为,赵之谦的不世故、人生悲剧,却成就了艺术上的真实。2008年赵之谦的两方印在嘉德拍卖,王永超专程赶去欣赏。后来,他偶然得知其被济南藏家收藏。经老师介绍,他在藏家处留恋赏鉴整整一天,把握其独特气息,并喜获两方原拓。
王永超作品。敦煌风格飞天与狩猎图。
王永超作品。“凿天不到牵牛处,射日非关后羿狂
王永超喜欢秦的私印的活泼写意天马行空,喜欢汉代官印的元气满满气魄不凡……他在腾讯视频上开的名为“篆刻与驾驶技术”篆刻公开课,甚至把不同的印章风格用几款经典汽车来比喻,还把篆刻的起稿、起刀等程序比作开导航、挂挡。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他用这样通俗易懂的方法介入大众美育,传承传统文化,体现了他对篆刻艺术的深度体悟。王永超以为,要在篆刻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在解决了技术问题后,要在读“1000方汉印”的基础上,找到表达自己的合适路径。在他的“诗书画印”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寻找,也能捕捉到他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