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棚影像志
2020-07-27吴永强
吴永强
春天,站在九间棚放眼望去,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花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开栏语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这个美好憧憬,纵贯千年不变。
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康对于广大百姓只是镜花水月。进入近代,列强入侵、危机重重,民生凋敝、水深火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小康更成为中国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今日的中国,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建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个个非凡进程铸就了如今的沧桑巨变。
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齐鲁儿女用勇气、毅力和智慧攻克一个个艰难险阻,走上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凭着双手和汗水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一个个家庭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奔向小康……他们的生活变迁映照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真实成果,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行走山河角落,书写时代变迁,《齐鲁周刊》自本期起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以此记录这场正在发生的历史伟业。
房子的故事
简陋的石棚里,一个孩子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盯着前方。孩子满脸坚毅,前方应该有一位老师,正在向他介绍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遥远,但也很近,足够一个小小的山洞容纳。孩子身后,层叠的石墙上,开有一扇窗。一位老人站在窗外,口含烟袋,浑身上下的“质地”,和周围的石头形成呼应。老人同样目不转睛,盯着眼前的孩子。祖孙二人,一个在石棚里,一个在石棚外,朗朗读书声仿佛穿透石壁,穿透时间,照片背后的我们仍能听见……
7月10日上午,我走进石棚。
石桌石凳还在,有的地方蒙了一层灰。
九间棚村位于平邑县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上。过去,这里自然环境极端恶劣,通往山下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村民买了自行车,没法骑到家里,只能寄放到亲戚家。姑娘们不肯嫁上来,山上光棍越来越多。唯一的运输工具是门板,猪养大了,用门板抬下山去卖。有人生了病,也是门板抬下去,严重时耽误救治。山上产量很低的水果,肩挑人背送到山下,很难卖上好价钱。有时一不小心,连人带筐跌到沟里。
这里的人曾被称为“山顶洞人”。参观九间棚,一个绕不開的环节是这里的三代民居。第一代:一处断崖下面的山洞,相传清朝乾隆六年,一户刘姓夫妇逃荒躲难,来到龙顶山上,在这个大石棚安家。后来,随着人口增多,石棚被用石片隔开,分成九间,九间棚自此得名。第二代:1963年,村民迁出石棚,盖房居住,石棚旁边,几间低矮的草房,是第二代民居的代表。
村民搬出石洞后的一些年,九间棚小学搬到了石棚里。这所罕见的山洞小学,承载了九间棚人的梦想,现任村支书刘嘉坤就曾在山洞里学习。
如今,山洞作为历史的见证,是游览九间棚村的必到之处。不同的山洞,分成民居、储藏室、教室等部分,向游客介绍过去的艰难岁月。
点亮村庄
一根长长的线杆竖在悬崖上,一群攀援的农民将线杆绑在身上,如一群蜘蛛,将身体和线杆攀附在悬崖上,艰难向上爬行。
1984年,刘嘉坤担任村支书,开始了“架电、修路、引水、治山、种树”的大会战。
公社组织架电,电线杆已经竖到山下的赵庄,九间棚需要花钱买10多根电线杆,把线架上山,但是没钱。30岁的刘嘉坤站出来,说自己家的房子不盖了,拿出一千元给集体垫上。老支书刘德敬说,自己拿500元。其他7个党员各自报了一个数,有的推迟儿子的婚期,有的半夜下山到亲戚家借。就这样,12600元钱从每家每户挤出来。
每根电杆有12米长、两千斤重,在陡峭的悬崖,抬上肩,压死压活也没法放下歇歇。全村的劳力都盯着刘嘉坤的手势,几十个人心合在一起。仅十多天,一根根电杆爬上了高高的悬崖。
紧接着,刘嘉坤又带着全村54户农民完成修路、引水工程。在5年时间里,他们投入义务工10万多个,平均每个劳力每年出义务工达310个,动用土石方25000多立方,修建三级扬程269米高的扬水站一座,砌石渠4000多米,连着38个蓄水渠,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田水池满天布,灌溉田园绕果树,自来水送到户”的高山水利化,2000多亩荒山得到了治理。
水来啦
两个孩子趴在水边,欢快地游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未有过如此清冽的感受,水,不再是贵如油的存在。水改变了他们的童年,清冽、欢畅,一个孩子张开大嘴,稚嫩的声音穿透时间:“水来啦……”
“架电、修路、引水、治山、种树”的大会战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引水”。
村民们犹记得,1985年春节刚过,一条长7里、宽6米的盘山路修通后,当地一辆汽车开上龙顶山时,群情激昂的情景。路通了,刘嘉坤又打起了引水的算盘。
这个喝着龙顶山泉水长大的年轻人,深知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路通的这一年,旱魔肆虐,新修的三个蓄水池全干了个底儿朝天,10万株雪花梨树,眼瞅着要旱死,就连祖宗曾赖以生存的那眼小泉也几欲干涸。整个龙顶山像个干柴堆,一点就会烧起来。
旱情在持续,为了保证全村人都能吃上水,村里派专人看护山泉,按人口用木瓢分到家家户户。并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到泉边取水,违者从重处罚。刘嘉坤红着脸将“帅印”盖到告示上。
抢水的事还是发生了,而且最后一个抢水的竟是刘嘉坤的妻子。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家人违反,就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刘嘉坤当即在村里的大喇叭上作了检讨,向村委会交了10元罚款。
窝了一肚子火,怒气冲冲回到家,见妻子听了大喇叭罚款的事还在哭泣,他扬起了粗壮的胳膊。孩子一下子窜过来,护到娘的身前:爹,你不能打俺妈,妈看你累,咱分的水都尽着你喝,俺娘俩一天多没喝水了,妈是看俺渴呀。刘嘉坤眼圈红了,哪里还下得去手。他惭愧极了,一把拉过孩子,像是小学生对老师下保证:孩子,爹对不起全村人!今年,不出今年,爹一定让你和你妈还有全村人喝上甜甜的水。
他不信九间棚方圆十多公里的地盘上没有水,来到村里最年长的刘德星老人家。老人讲了个神话般的传说,卧龙山的绝壁上有一个山洞,洞里有个卧龙泉,老辈人说那里是龙王的西宫,脉连东海,天多旱也不干。
卧龙山就在国有林场的西面。刘嘉坤要验证这个传说。他备上草把、煤油,只身一人摸到山洞里。举火观望,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冷森森的泉水直入山洞。
上世纪80 年代,刘嘉坤(左二)带领村民修路。
上世纪90 年代,九间棚在平邑县城开办的花岗石厂。
卧龙泉处在高达30米如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中段,上不靠天下不着地。悬崖上打炮眼,那场面胆小人看都不敢看。刘嘉坤把绳索系到腰上,第一个悬到半山腰。党员跟着下去了,团员跟着下去了,青壮年群众也跟着下去了。悬崖上响起了“敢死队”清脆的锤声和沉闷的爆响。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危险,也忘记了农时。正值采金银花的季节,可村干部的金银花大都干在花棵上,每家损失上百元。
4个月后,一个二级扬程、铺设管道3公里、配套10个蓄水池的引水工程完成了。1986年5月25日,许多村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上午8点,3部电机一开,清澈的泉水顺着引水管道乖乖爬上龙顶山,流进九间棚。许多人手舞足蹈,甚至有人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水。有一次,村里还举办了游泳比赛——如此欢畅,“山顶洞人”何时能在山上游泳?
刘嘉坤
见到刘嘉坤是2012年春天。
这位九间棚村的灵魂人物,“精神领袖”,有着农民企业家的诸多共性:思维敏捷、乐观、敢闯、豁达,正是他和他带领下的村民,塑造了一个村庄的神话。他一手塑造的九间棚村,与南山村、九曲蒋家村等齐名,一度成为乡村建设的典范。
在九间棚展览馆,几张毕业证书讲述了刘嘉坤上学的故事。以下文字,摘自作家杨文学长篇报告文学《沂蒙长风》:
一个时期以来,党和政府给予他的荣誉就像燃放的鞭炮,接连不断地响起:全国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先进称号,九间棚村支部也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每每看到如此耀眼的光环,嘉坤却似走进迷宫一样:害怕多于自豪,压力高于动力。
忽然,他眼前一亮,顿时想起伟大科学家牛顿的名言: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他又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现任机械配件厂厂长,另一個是现任花岗石厂厂长,嘉坤当年把他俩送进高等学府深造成了大学生,拍卖夺标后,二人分别把企业治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得头头是道,成了当地不可多得的明星企业家。
199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左)亲切接见刘嘉坤。
拨开层层迷雾,一个急转弯,刘嘉坤想到了上大学!
这能行吗?自己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1997年8月22日,刘嘉坤踏进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大门,开始了漫漫的求索之路。四十多岁的人了,攻读经济管理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他发扬当年开山劈岭的拼命精神,付出较普通学员多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勤奋和刻苦,一字一字的啃,一句一句的学,并且一有空就去拜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两年寒窗,刘嘉坤这个“访问学者”以优异成绩过关。他的导师厉以宁教授这样评价:“该生在进修期间,认真学习,并能联系中国农村经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学习态度端正,关心经济改革。”北京大学校方的结论是:“刘嘉坤同志不愧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充分体现了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他在校期间撰写的论文《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之路探析》,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文风朴实,有创见,论据充分,受到我院许多教授、专家的好评,认为该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刘嘉坤却说,我苦学两年,为的就是尽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品格,还要继往开来,趋利避害,再造优势,再抢机遇,再立新功,实现九间棚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二次创业
2019年10月,新疆喀什。
我跟随山东媒体采访團走进喀什,采访山东对口援疆工作,来到位于麦盖提县的金银花种植基地。2015年,九间棚集团在喀什注册成立了新疆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并和麦盖提县政府签订了包含10万亩金银花种植和建设回收初加工厂的金银花产业项目合作合同。
从位于沂蒙山区的高山之巅,到遥远的喀什,九间棚人的足迹一直没有停止。当然,喀什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奋斗的驿站。
几乎一夜之间,九间棚的名字传遍神州,到九间棚参观学习的热潮骤然兴起,出现了自“农业学大寨”之后没有过的农村参观潮。李存葆与王光明著名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就写了刘嘉坤的事迹。
上世纪80年代的诸多创举,只是围绕村庄本身的一些运作。村庄工业化则是很多村庄接下来要走的一条路,九间棚是一个典型。
1991年,村民们走下高山进城创办企业,先后在县城开设了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等企业。90多个农民转移到城里,当了工人。但是由于当时人才匮乏、企业管理经验欠缺,在县城创办的这些企业效益不佳。
1996年,九间棚实施改革。村集体将村办企业经过公开竞标,拍卖给村民转换成私营企业;将山上零星果园收起来,按山上实有的户数,重新划分为基本均等的37份,公开竞标,承包到户。
刘嘉坤的二次创业,将农业和工业结合在了一起。他把视线对准了老家山上遍地而生的金银花。
刘嘉坤团队成功选育出金银花优良品种“九丰一号”和“北花1号”。近年来,九间棚村在云南省云龙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甘肃省通渭县、陕西省渭南市、湖北省江汉区、河北省承德市、贵州省三都县、重庆市武隆区等地推广发展金银花优良品种扶贫种植基地15万余亩。
近年来,九间棚的金银花产业已延伸到了全国各地,组建了多家子公司,初步形成了“良种研究选育—育苗推广种植—干花购销流通—药品食品研发生产”的金银花全产业链,成为国内金银花行业的领跑者和整合者。
如今,九间棚早已成为全国金银花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刘嘉坤曾说:“先不说下游我们做药、做饮料,我希望仅仅是在上游的种植方面,至少要创造500个千万富翁吧!你想想,一个一年几十亿产值的行业,不诞生几百个千万富翁,那就不正常了!”
旧貌新颜:龙顶山上好风光
每次来到九间棚,都有不同的感受。
如今,村民经历了改变乡村面貌、下山办厂、上山开发旅游等不同的阶段。过去闭塞的山村,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风景区。过去村民艰苦奋斗的足迹,成为人们重温艰难岁月的落脚点,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休闲养生提供了重要依托。
为了把九间棚村建设成为九间棚人和九间棚企业的美丽家园,刘嘉坤注册成立了平邑县九间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以九间棚村为中心的景区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
九间棚处于天宝梨乡腹地,这里还有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旧址,罗荣桓、陈光指挥的天宝山战斗遗址,龙顶山天池等人文景观。九间棚村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2月25日,九间棚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嘉坤表示:“要用几年的时间,把九间棚建设成为全国5A级景区。”
在一个村庄不大的空间里,你可以看到“原始社会”的生活面貌,也可以体会现代文明的变迁。30年前,这个不足300人的小山村,在贫瘠的山顶上修路、架电、治水,成为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九间棚成为金银花产业的全国第一村,并成为风景秀丽、瓜果飘香的旅游风景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接见了刘嘉坤,对他在扶贫开发方面的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时,称九间棚村“虽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提到九间棚,不得不提一个名字:李锦。
1989年,新华社记者李锦第一次来到九间棚村调研,写出长篇调查《九柱擎天》,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他首先提出的九间棚精神,作为沂蒙精神宣传的先声在全国传扬开来。30年来,李锦无数次登上九间棚,写过上百篇报道与论文。退休后,他还将自己的家安在了九间棚,把根扎在了九间棚。在刘嘉坤以及九间棚村村民的奋斗历程中,亦有李锦的奉献。
九间棚精神——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十六个字,字字珠玑,渗透着九间棚的光辉过去。它首先代表了在艰苦环境下,人与自然抗争的不懈精神,任何艰苦的环境,不能阻挡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这一点,又暗合了“愚公移山”这一伟大传统。完成了初步的创业之后,紧抓时代脉搏,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再次成为创业典范,是九间棚给我们的新力量。
家园是什么?如同《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那些歌里唱的,沂蒙文化中,对家园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以什么样的方式热爱?与其同在,建设之,爱护之,守护之。
每到4月,九间棚所在的天宝山区,千树万树梨花开,生机盎然。到了秋天,又是山楂成熟的季节,山崮相连,草木葳蕤。当年,创业者披荆斩棘,硬生生从山上“杀出一条大道”;如今,后继者走下山崮,将一种精神远播四海,他们又回到山顶,建设美丽家园。
九间棚是沂蒙的象征,时代的缩影。
九间棚“祖屋”,最早居住的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