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白鹿洞书院造园意匠剖析
2020-07-27魏绪英蔡军火刘纯青
魏绪英 蔡军火 周 洋 刘纯青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之麓,是中国首座形制完备的书院,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1]。与岳麓、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四大书院”,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该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屡废屡建,直至近现代的不断修缮。如今的白鹿洞书院基本保留了晚清时期的园林格局[2],集教学、旅游、文物管理、学术研究与林园建设为一体,是一处独具人文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
古代人们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耕读传家”等思想的影响,有着“尚书、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书院备受重视,使其成为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3]。目前对白鹿洞书院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发展[4-5]、资源类型[6]、建筑环境[7]、环境营造与园林意匠[8]、遗产保护与利用[9]、形态特色与规制[10-11]、文化[12]等方面。虽有涉及书院的建筑布局与园林意匠方面的分析,但尚未从其相地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特征造景手法等方面作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园林的视角分析白鹿洞书院的相地选址、空间布局与造园意匠等特征,期望能为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1 历史沿革
我国唐代教育发达,文风鼎盛。但唐代中期至唐末五代期间,多数官学性质的学堂因战乱而停办,在此历史背景下,有识之士便择山水林泉之间、环境幽美、远离喧嚣尘世之山野处开办私学,并逐渐演变成书院。
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机构之一,自初创起至发展成为书院,前后历经了萌芽期(南唐时期)山间授徒的官学——兴盛时期(两宋时期)的官私并营——繁荣期(明清时期)的全面普及近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唐贞元元年(785年),白鹿洞因李渤、李涉两兄弟隐居于此潜心研读并圈养白鹿而得名;宝历元年(825年),李渤调任江州(今九江)刺史后,于白鹿洞遍植花木,疏浚溪水,构筑亭台楼阁。自此,白鹿洞就逐渐成为书生静心读书之处。至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朝廷于白鹿洞建“庐山国学”(为历史上唯一一处设于京城之外的国学),南唐亡后,白鹿洞作为私家书院延续了数年,至北宋初年扩修“庐山国学”,并更名为“白鹿书院”。据文献记载,北宋初期大多书院即由唐末五代私学发展而成[13]。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时任南康军地方官的著名学者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于书院中讲学,并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之后,白鹿洞书院声名鹊起,成为南宋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南宋至清初期间全国的教育中心。元末被废,至明正统三年(1438年)重建,并基本奠定白鹿洞书院的格局①民国. 吴宗慈编撰. 胡迎建,宗九奇,胡克沛注释.庐山志.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之后历经明、清多次维修。清末废白鹿洞书院并改名为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1903年停办)。
“……中为文庙为重门左为明伦堂为文会堂堂前为延宾之馆规皆仍旧而栋宇坚壮数倍两隅列诸生书舍凡二十楹间则多新増者明伦堂左故有三贤祠以祀李宾客周朱二夫子②明.翟溥福. 重修白鹿洞书院记,出自《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该记为“重修白鹿洞书院记”,记载了地方官翟溥福对荒废已久的白鹿洞书院作大规模的重建,主体建筑有明伦堂、文会堂、延宾馆、三贤祠(即报功祠、先贤祠)、朱子祠等。“……久之学废淳熙中朱子知南康军因其遗址重建书/院聚徒讲学严立规条置田以给廪饩其后又建礼圣殿増舍益田至元季燬明正统成化间修复/旧制万厯七年再废后又复/本朝顺治以来屡修堂庑增置学田……”③明.和珅.《大清一统志》P16.史料记载了南宋时期朱熹在原遗址上重建书院,并增建礼圣殿,元末被毁,明废后又重建,直至清顺治年间再度修建堂庑,增置学田等。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进行维修,白鹿洞书院得到了合理的保护利用。先后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
2 总体布局
白鹿洞书院的园林用地面积约1.2 hm2,东西宽(约140 m)、南北窄(约85 m)。基于用地现状,建筑布局相当考究,巧妙处理了地形地貌(东西向宽,南北向窄)、建筑朝向(坐东北,朝西南)与建筑布局(多轴,多路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其背山面水的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总体上采取自西向东五路平行并列的四合院布局处理(图1),各路院落虽均采用规则式均衡布局,中轴线贯穿南北,但每路(两至三进)的空间布局却互不雷同,形成“五轴平行并列”的规整式空间布局(图2)。将殿堂楼阁之“建筑美”与林泉花木之“自然美”进行完美融合,遵循 “师法自然”之古法,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效。
2.1 相地选址
受儒家山水观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书院园林在选址上延续了魏晋隐逸之风,多选择在山林闲旷之地,精心布置一两处草庐,作为修习儒学、讲业授徒之地[14]。白鹿洞书院选址于庐山东南五老峰下,依山而建,溪水穿流、古木参天,实为古人静心研读之佳境。
2. 白鹿洞书院轴线分析与院落布局图
从区位上看,书院位于九江东南方向(图3),与北斗七星中“文曲星”(主管文运的星宿)的位置相吻合,该做法与“法天象地”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寓意门徒在此道教尊神“文曲星”之庇护下能考取功名。江西信江书院、白鹭洲书院与鹅湖书院等选址亦采取了此法。
3. 白鹿洞书院区位图
从具体位置上来看,书院位于五老峰余脉的后屏山以南,以数千亩山林为背景,北靠后屏山,南迎卓尔山,东临左翼山,面临贯道溪,构成“四面环山、背山面水”之态势。相地选址完全符合“藏风聚气,得水为上”之风水理法,并讲究负阴抱阳与天人合一,利用自然力量来趋吉避凶,实属山水全胜之地(图4、5)。这既满足了求学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精神层面与对僻静环境的需求,又契合了道家“法天象地”“山林隐逸”及儒家的“天人合一”等人文思想。若割离了庐山的峰峦起伏与溪流潺潺,就失却了对白鹿洞书院的昔日士人枕流论道的风雅感悟[8]。
2.2 空间布局
白鹿洞书院总大门设于西侧,双层飞檐单门,体量小巧。院内古树垂荫,溪水淙淙,尽显江南古典园林的古朴淡雅与自然亲切之气息,可谓“无市井车马之喧而有泉石之胜”。
空间布局上,自西向东五路院落空间依次为:先贤书院、棂星门、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与延宾馆。迈入大门,各路院落恰似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空间通过围墙、山门、建筑、水体、植物等要素围合,门外为山林尽染的自然环境,门内则是一个典型的礼仪教化、形制规整、分区明确的院落空间(图2)。
4. 白鹿洞书院周围环境示意图
5. 白鹿洞书院航拍图
(1)先贤书院。位于最西端,紧邻总大门。南北轴线上依次为门楼、二门、丹桂亭、朱子祠与报功祠(并列于轴线末端)。以二门为界分为前后两进:从院门至二门为第一进庭院,一入院门右行便可见一处园中园(百州园)。二门以北部分为第二进庭院,由丹桂亭、朱子祠、报功祠与西碑廊等构成四合庭院式空间。丹桂亭东西两侧朱熹所植的两株古桂,现已亭亭如盖矣。
(2)棂星门院。书院主体部分之一,紧邻先贤书院东侧。由南至北轴线上设有棂星门碑坊(六门五开间)、泮池(上置状元桥)、礼圣门(即正学之门)、礼圣殿。共两进:第一进由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及泮斋等构成;第二进自礼圣门至礼圣殿,东西两侧围以园墙,东侧园墙设有园门与第三路院落联系。
(3)白鹿洞书院。是书院主体部分之一,东连紫阳书院,西邻棂星门院。由南至北的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与思贤台(书院制高点)。共三进:第一进由门楼(重檐灰瓦)、御书阁及东西厢房等构成;第二进自御书阁至明伦堂,东西设以圆形园门与其相邻两院落相连;第三进自白鹿洞至思贤台。三进院落空间彼此交融、开合有致。
(4)紫阳书院。取朱熹号“紫阳”而名,与棂星门院、白鹿洞书院一起构成书院主体部分。南北轴线上主要由门楼、崇德祠、中门与文会堂等建筑组成。共两进:由院门、崇德祠、中门及两侧碑廊等构成为第一进,两侧碑廊又称东碑廊),与先贤书院内的西碑廊遥相呼应;中门至文会堂为第二进。
(5)延宾馆院落。位于最东侧。南北轴线上依次为林业学堂、延宾馆门、照壁、朱熹像、春风楼等主要建筑。分前后两进:第一进为林业学堂与食堂,为独立的庭院空间;延宾馆院门至春风楼(为历代洞主著述下榻处)为第二进。由于第二进空间进深较长,设计上为避免一览无余与景观单调,一入延宾馆院门后筑以照壁予以视线遮挡,于照壁与春风楼之间置以朱熹雕像作为添景。其次,第二进庭院在地形上的处理是由南至北渐次升高,一为增加景观层次感,二为突出春风楼建筑的主体形象。
书院内各路院落建筑形制规整、布局均衡。为契合书院的尊师、重教、祭祀等功能,书院借助植物的“季相、时相、气象、龄相、物候”等物境变化,赋予其“君子比德”思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如以丹桂、金桂、银桂寓意“蟾宫折桂”;以松、柏、梅示“岁寒三友”,尤以梅花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期望求学者历经寒窗苦读能功成名就;玉兰示“高雅”,喻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气节。多进多路的院落空间、配以植物与光影的变化,给人以“移步换景”之美感和“庭院深深”之意境,体现了山水、建筑与植物的完美组合。
6. 白鹿洞书院功能分区图
2.3 功能分区
书院初始的功能仅限于藏书和校书,至北宋时才具备“讲学、藏书、祭祀”的三大功能,这三项基本功能在相应的组织体系下决定了古代书院的基本建筑要素[10]。
白鹿洞书院的院落空间具讲学、藏书、祭祀、生活、游憩等多种功能,并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的平面布局(图6):(1)祭祀功能区。即先贤书院院落,为一处突显祭祀功能的专祠区,内有朱子祠、报功祠、西碑廊(与紫阳书院院落内的东碑廊相对应)等祭祀类建筑与丹桂亭等景观;(2)祭祀讲学综合区。为棂星门院落与紫阳书院院落。棂星门院落因其中礼圣殿具讲学与祭祀双重功能,与棂星门、泮池、礼圣门(即正学之门)及其园林空间构成了讲学与祭祀为一体的综合区域;紫阳书院则是因文会堂为讲学性质的建筑,崇德祠为祭祀性质的建筑,二者综合于其内构成讲学与祭祀功能兼备的综合区域;(3)讲学藏书区。为白鹿洞书院院落。该院落内御书阁为藏书处,明伦堂为讲堂,构成讲学与藏书功能区;(4)生活服务区。延宾馆院落。由春风楼(为历代洞主著述下榻之处)、林业学堂(清宣统年间兴办)、食堂、照壁、雕像及其园林空间构成;(5)游憩休闲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位于五路建筑院落以南,由贯道溪、独对亭、高美亭、卓尔湖、江西进士榜(位于贯道溪以南的山麓部分)、各路书院院门与贯道溪间的林荫空间;二是西侧三路书院院落北侧的鹿场、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区域。二者共同构成书院的游憩休闲区。清光绪年间于东侧左翼山上原来还建有六合亭,现已毁。该区与以上四个规整的功能区构图大不相同,采取的是自然、灵活的布局形式,这种处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起到了适当“软化”五路建筑院落布局规整的作用。
通过以上五个功能区,书院将讲学、祭祀、藏书、生活与游憩等功能有机地融合于一个依山带水的自然环境中,空间错落有致,布局井然有序。院落、溪流与山体三者之间形成连贯动态的游览路径,蜿蜒曲折的溪水轻吟、淡雅宁静的建筑院落、苍翠欲滴的花草林木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水墨山水画,遵循着“外师造化,内发心源”[15]原则,令人宛若置身于世外桃花源之境。
2.4 建筑特征
中国书院建筑是民居和庙宇的复合体,同民居、寺观、宗祠等建筑间通用性较大,但又较民居、庙宇更为集中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7]。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既无皇家建筑的奢华之气,又无寺观建筑的装饰之华。首先,建筑就地取材,石木或砖木结构,人字形硬山顶、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地融入了地方民居等建筑元素,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并与当地建筑风格,构图上取得了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的效果。其次,建筑布局上则采取了五路并列、中轴对称的规整式布局,充分体现了道的“世俗性”特点。
白鹿洞书院建筑占地面积约4 200 m2,依山就势,体量合宜。为契合自然淡雅、朴素无华之书香情趣,建筑以白、灰、黑等中性色调为主,配以棕色少量暖色。全园以礼圣殿为主体,结合明伦堂、御书阁、棂星门、朱子祠、报功祠、春风楼、崇德祠、丹桂亭、高美亭、独对亭、礼圣门、枕流桥等建筑构成一个空间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庞大建筑群。且每路建筑庭院营造的内部环境各具特色,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鼓励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以突显书院建筑“礼仪教化”的儒家思想:(1)建筑经营。棂星门寓意孔子为天上文曲星下凡,象征祭孔如同祭天一般神圣;泮池上置状元桥,寓意学子寒窗苦读后能考中状元;礼圣殿乃书院中等级礼制最高的建筑,通过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方式,寓意读书人要尊“孔孟之道”,懂得“礼贤让士”;思贤台寓意“睹台思贤”等,充分展现了书院园林中建筑的象征、隐喻风格,从而达到教化民众的思想;(2)植物配置。各路建筑庭院内的植物选择富含“比德”意义的植物,如桂花、梅花、玉兰、罗汉松等。殿堂楼宇之间,径廊相连,白墙分隔,花木掩映成趣[11],成为古人“礼仪、讲学、生活、游憩”之处。整体上建筑以合理的比例尺度,组成虚实交错、变化丰富的院落空间,巧妙结合文教礼乐的儒家思想、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最低影响地建筑经营,达到师法自然之境界。殿宇楼堂之间,径廊相连,白墙分隔,花木掩映成趣。
3 造景手法
作为一种独特的园林类型,白鹿洞书院运用对景、框景、隔景等造景手法为书院营造僻静的研学环境,并借助景题、楹联、匾额与石刻等点景方式营造诗情画意的效果,并赋予其人文内涵。
(1)对景。书院中的高美亭与思贤台互为对景。高美亭建于书院的南侧卓尔山上,与卓尔湖相邻;思贤台则位于明伦堂之北的白鹿洞之上,为全园制高点,可俯瞰全园;二者互为对景,大体处在白鹿洞院落建筑中轴轴线的南北延长线上,可视作规整建筑空间的外向延伸景观。独对亭与棂星门也互为对景,二者在高大古木树丛掩映之下,隐约可见。
(2)框景。书院中利用园门、院门、建筑门窗等作框景处理。如先贤书院百州园的圆形园门、棂星门院落的棂星门与礼圣门、白鹿洞书院第二进庭院内东西两侧园门等,使园内景观恰似一幅幅“无心画”“尺幅窗”,引人入胜。
(3)隔景。书院利用园墙将每路院落进行实隔处理,每路院落均在南侧设院门而入,中间三路院落虽设园门相连,但每个院落空间相对独立;每路院落内又通过通透的廊庑、门框等作虚隔处理,使不同进空间隔而不断;此外,还利用了贯道溪上枕流桥及五路院落前的林带,对景物作虚实隔(又称“曲障”)处理,使景物若隐若现。
(4)障景。为免于园内景观一览无余,在紫阳书院、延宾馆两路院落内分别利用建筑(崇德祠)和照壁对园内景物作适当的遮挡,以激发游人入园探个究竟的意愿。
(5)点景。书院内的景点命名多出自诗文典故或与历史名人有关,具象征、隐喻之意。书院通过为景点题名、石刻、匾额、楹联等形式,增添“诗情画意”的效果,起画龙点睛或托物言志的作用,彰显浓厚的人文韵味。如孔圣殿,又名大成殿,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也”之意而命名。殿正中置有孔子行教立像,上悬清康熙御书的“万世师表”匾额。殿后壁题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强调“礼乐教化”之思想;流芳桥,又名濯缨桥。朱熹任知军时修建,后任知军陈宓与众人会讲于洞中,为赞美朱熹之芳泽而命名,并于桥北岩石上刻“流芳”二字;白鹿书院的东西厢房廊柱上分别题以“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等楹联来烘托、渲染传道授业之意。类似处理的还有丹桂亭、朱子祠、高美亭等景点;书院至今保留了自宋至清共50余处摩崖石刻,遍布于贯道溪溪涧岩石及其周围山石上。其中有朱熹手书的“白鹿洞、枕流、钓台”及后人追思朱熹的“源头活水”等珍贵石刻,此外,还有“琴意、水不在深、砥柱、观澜、逝者如斯”等石刻。
4 结语
白鹿洞书院作为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书院园林遗存,整体上,将布局规整的建筑庭院置身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饰以亭、台、池、桥,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之境域。既不失书院园林的严整性,又体现风景式园林造园主旨。
本文基于对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沿革、总体布局、造景手法与园林意匠等方面的剖析,发现:(1)基本保留了晚清时期的建筑形制与园林风貌;功能分区明确,集祭祀、藏书、讲学与游憩、生活等功能为一体;(2)在相地选址、空间布局与建筑处理等方面融糅了儒家“天人合一”与道家“山林隐逸”“法天象地”等人文思想;(3)布局上采取轴线构图、平行并列的五路多进式空间处理,营造出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开合收放的有序空间。使形制规整的礼乐教化空间与尽显林泉之美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4)通过景题、匾额、楹联与石刻等点景手法,为景点增添“诗情画意”,彰显浓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