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与劳动的邂逅——《丰收锣鼓》课堂实录与评析

2020-07-26寇红英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欢庆锣鼓螺蛳

寇红英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 山东东营 257000)

一、课例背景

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由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编曲创作,乐曲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乐的鼓点和旋律,充分发挥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打击乐器的表现力,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乐曲分为四个部分,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对比。同时,主题旋律又频频穿插其间,前呼后应,极为生动地展现了一幅优美如画的金秋田园景色,将劳动者们开镰收割、热情欢快、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和人们欢庆丰收的愉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第四部分运用了京剧锣鼓中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乐中的“螺蛳结顶”加以发展,将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锣鼓音乐融入作品,使得乐曲情绪愈显激昂、热烈。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丰收喜悦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又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是“金色的秋天”,请问你们对金秋时节有哪些印象呢?

师:金秋时节是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有如火一般的红,还有金色的稻穗,如流云织锦一般。这个季节农作物相继进入成熟期,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是如何描绘丰收景象的。

2.教师PPT出示诗歌:

《丰收》

夏风吹动谷连天,麦浪金波万里绵。

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

轰鸣机器忙收获,颗粒归仓粮囤圆。

华夏人民勤苦作,中华昌盛庆丰年。

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大家想象一下,在这收获的季节,田地间是怎样的劳作场面?如果用音乐来表现,你觉得民族乐器和西洋哪一种乐器更适合表现这一主题呢?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想象并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秋季丰收的场景,用诗歌《丰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场景的想象,引出课题《丰收锣鼓》。

(二)聆听感受,初步认知

1.教师播放《丰收锣鼓》片段

师:同学们,在我国农村喜获丰收之后,有时会进行大型活动进行庆祝,你们见过这种欢庆的场面吗?(同学们都说没有见识过)今天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来感受庆丰收的欢腾和喜悦。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片段,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1)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场景或者情绪?

(2)你从音乐中可以听到哪些乐器的音色?

师:同学们刚才听出了一部分乐器的音色,但是还有大家不熟悉的乐器,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乐器出现吧。

排鼓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片段的聆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并通过认识、听辨乐器音色,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为后续的听赏环节打好基础。

2.播放音乐片段再次聆听

师:同学们,我们再次聆听这个音乐片段,请小组间展开讨。论

(1)民族管弦乐队可以分为几个乐器组?

(2)代表乐器有什么?请列举两个例子。

师:同学们刚刚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吧。

3.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吹管乐器组:唢呐、笛子、箫等;

弓弦乐器组:二胡、高胡、革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阮、扬琴等;

打击乐器组:堂鼓、锣、云锣、排鼓等

(教师出示乐器图片,并播放部分乐器的声音)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乐器只是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常见乐器,其实还有很多乐器我们没有列举,但是它们偶有出现,请大家记住它们也属于民族管弦乐队这个家族,如梆子、镲等乐器。

请同学们思考:最能表现欢庆场面的是哪个乐器组?

师:是的,最能表现欢庆场面的是打击乐器组,它能烘托欢庆热烈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乐曲的欣赏,将乐曲的情绪与乐器音色相对应,增加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感受,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4.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引子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分段欣赏《丰收锣鼓》,请大家聆听引子部分,说一说这段音乐把我们引入什么情境中,为什么?

(2)播放第一部分,参考谱例a、b

师:请大家聆听第一段音乐,跟音乐模唱旋律,思考以下问题:

①从音乐要素方面考虑,乐曲节奏、旋律进行有何特点?

②旋律中出现了哪些演奏乐器?你能模仿它的节奏型吗?

③这段音乐可以让你联想到哪些场景?你觉得老师给展现的图片,哪一幅更贴切音乐?

教师出示谱例(a):

师:重复出现的节奏和旋律,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收割庄稼的忙碌场景,多次运用的切分节奏为我们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

出示三张图片,供学生选择:

A

B

C

师:同学们感觉音乐更加描绘了哪一幅图片的场景?

大家感觉音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秋收时节(图片B),人们你追我赶劳动的场面,你们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一下吗?给大家5分钟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作设计。

(3)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表演

师:同学们,老师刚刚看到每个小组都模仿了劳动的场面,有的同学还非常生动地表现了收割水稻的场景。现在老师想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伴随着音乐来表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拍击节奏。

设计意图:在聆听第一段音乐时,请同学们参考图片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编,表现农民们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4)播放第二段音乐,并请同学们思考:

①这段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②音乐用怎样的方式表现“人们的歌声”?它表达了的情绪?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聆听第二段音乐,请你想一想这段乐曲由哪些乐器演奏的?音乐又是怎样表现人们歌声的?这段歌声有怎样的情绪?

(5)播放第三段音乐进行听赏

出示谱例三(C):

①请你唱一唱这段旋律。

②请同学们跟随钢琴伴奏演唱这段旋律。

③音乐为你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笛子以明亮的音色和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柔和的音色让我仿佛看到了碧波粼粼的水库,也像是人们在劳动的间隙欣赏着丰收的美景。

(6)听赏第四段音乐

①播放第四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对比聆听。

②请认真聆听,并完成下面表格。

音乐 速度 力度 情绪 场景第一段 较快 适中 热烈、欢腾 劳动忙碌第四段 急促 强 气势磅礴 欢庆丰收

③请说一说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在这段音乐中运用了京剧锣鼓中擅于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乐中的“螺蛳结顶”加以发展。明亮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力度与管弦声部形成强烈对比,速度不断加快,乐曲的情绪也愈发激昂,把欢庆丰收的场面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发现第一和第四段音乐的不同,了解音乐要素对场景描绘的重要作用,同时从热烈的音乐中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1.了解“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图片中我们看到“螺蛳”头大尾小,音乐中的手法如同螺蛳,乐句越来越短,逐步紧缩,呈现螺蛳效果,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击打节奏,感受“螺蛳结顶”的艺术手法。

2.了解作曲家

彭修文,中国民族音乐作曲家、指挥家。他改编创作的作品有《步步高》《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月儿高》《丰收锣鼓》等。

3.教师为节奏感好的同学分发打击乐器,小锣、小堂鼓、小镲跟第四段音乐尝试加入打击乐器。

(四)完整聆听,提高升华

1.播放《丰收锣鼓》音乐,完整欣赏。

2.请完成以下表格并说出主奏乐器,PPT出示图片。

三、归纳总结,提高升华(1分钟)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从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力与魅力,今天我们也通过这首音乐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民族音乐,将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师生告别,余味缭绕。

课例总评:

本课通过综合性、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审美愉悦感。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少年心理过渡期,他们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后,我对本课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设计:

创设情境,发散思维→聆听感受,初步认知→增进知识,拓宽视野→拓展聆听,深入体验→归纳总结,提高升华。

在第二个环节,聆听感受,初步认知中,我引导学生聆听《丰收锣鼓》的片段,通过乐器音色的聆听、辨识,认识乐器云锣、排鼓、阮。在成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后,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及分类。接下来的分段聆听则是本课重点内容,通过分段聆听、对比聆听,感受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渐加深难度,引导学生产生加深了解民族音乐的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丰收锣鼓》这首器乐作品表现了人们从开镰收割、竞相比赛到喜获丰收,喜悦欢庆的场面。为了增加学生在音乐中的体验与感受,我侧重对学生开展实践与创造,引导学生对劳动(收割庄稼)的理解通过小组创编动作实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发现、表现音乐的美,引导学生逐渐关注民族音乐、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猜你喜欢

欢庆锣鼓螺蛳
螺蛳树
螺蛳粉
歲朝图 清供与欢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
畲乡欢庆“三月三”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