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试验

2020-07-25热孜万古丽阿布拉阿提坎木司马义吾热古丽依明

化工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磁场强度静态磁场

热孜万古丽·阿布拉 阿提坎木·司马义 吾热古丽·依明

(1.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新疆 阜康 831511;2.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厂质检车间,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9)

0 引言

石油开采与运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融合比重均占有重要地位。而原油处理作为第一步,其技术手段应用的灵活程度、科学性等方面的分析,是社会资源综合运用与探索中最为主导的构成条件,自然要在系列工作展开过程中进行完善。

1 实验目的与材料

1.1 实验目的

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设备,主要是由磁铁、奥氏体不锈钢、恒温水浴、旋转手柄等部分组成,设备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完全是依据设备之间的间距大小,对设备周围磁场的强度进行调节[1]。而磁场范围的调节又是在设备旋转手柄部分控制,实际进行磁场范围内调控时,静态磁结构自然也实现了测定与综合控制的效果。即,借助静态处理设备,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净化,实现石油资源综合开采的目的。原油含蜡测定仪如图1 所示,图2 为原油中蜡、胶质、沥青质含量测定仪。

图2 原油中蜡、胶质、沥青质含量测定仪

1.2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油样,经测定油样的凝点为34℃,扫描检测其热度为46℃;静态磁处理设备。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本次关于“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试验”的探讨与研究,其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1)为保障实验效果,实验前将油样放置在37~40℃的环境下2 小时,取出后静置2~3 天。

(2)试验磁场的强度控制在0~200mT 之间,将磁场的处理温度控制40~55℃之间,磁处理时长为30 分钟[2]。最终运用公式A=Y1-Y/Y1×100%计算。其中“A”表示降黏率,“Y1”表示磁处理前含有蜡原油的浓度,“Y”表示磁处理后含有蜡原油的浓度。

(3)运用正交实验对静态磁处理工作进行辅助性检验。依据以上主体实验中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的测定,实验期间主要选定了磁场强度、磁处理处理、磁处理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正交实验,且各个因素之间均处于独立的状态。

(4)将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油样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一,将实验油样放置在水浴环境下,并依次打开水泵、冷热台、显微镜、电子信息收集程序[3]。其二,将制片加热1~3 分钟,并通过均匀摇晃,将油样总体细胞结构推开,并运用显微镜观察其图像,采用高倍数数字化镜头进行记录,观察磁处理前、后的蜡晶的差异。

2.2 实验结果

本次对于含蜡原油的黏降处理实验结果可概括为:

(1)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处探究实验期间,当单纯将油样部分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油样中的黏度无明显变化。当磁场程度、处理温度、磁场处理时间分别发生变化时,含蜡原油的黏着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改变。其中当磁场强度发生增大或者减小时,含蜡原油的黏度下降比重最为明显,其结构最小值达到了-12.38,最高值为2.63;当磁场处理温度发生变化时,含蜡原油的黏度下降特征也较为明显,其中最低部分达到了5.59,最高值为10.17;当磁处理时间发生变化时,含蜡原油的黏度下降比重变化最低,其中最小值为6.13,最高值为10.66。

(2)从含蜡原油的黏降处理基本情况而言,磁场强度、磁场温度、磁处理时间的变化,均与磁场部分指标K 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含蜡原油的黏降处理时,评价性指标的变化,必须要与磁场之间相互对应,其因素是按照强度、温度、以及处理时间的顺序排列。

(3)含蜡原油的黏度下降处理后,材料中所包含的晶体结构分布区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未处理前含蜡原油中的蜡晶呈现大范围、稀疏性分散的状态,材料处理后呈现出小范围聚集的趋向。同时,由于材料本身大面积聚集会导致分子之间的控制增大,继而也就实现了降低含蜡原油粘度的效果。

3 讨论

3.1 条件综合式的降黏影响

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的过程,是借助原油的基本特征,实行的石油的黏度进行辅助性干扰,继而达到原油内容分离的目的。加热后黏降分离是最常见、也是实际操作中效果最为突出的干扰形式。但经实验发现,若单纯的对原油进行处理,仅仅是将含蜡原油的形态进行了改变,且此时原油和蜡晶在温度升高的作用下会同时出现形态改变状况,为此,该行为非但不能将含蜡原油进行分离,反而会增加其黏度。但若以热量改变为前提,分别在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设备的作用下进行磁场强弱的调整、对磁场的控制时间进行相应延长或者缩短,则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效果将会所不同。实验研究表明,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的磁场强度加大时,含蜡原油的黏度下降比重最大,当磁场处理时间延长时,含蜡原油的黏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当前进行含蜡原油静态磁处黏降期间,为了确保实验资源保持良好的应用状态,技术人员进行原有资源开采时,可在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期间,结合磁场强度、磁场处理方式、磁场周围温度等方面的因素,逐步对含蜡原油进行黏着度的调节与控制。同时,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黏降时,各类原油的熔点和粘稠度各有不同,在实际生产与操作期间,也需要对设备的磁场初始、中期、后期三个部分的传输强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才能够达到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与控制的效果,这种技术运用方式,也为多元化的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2 主导因素与辅助因素的选择

实践群体对于主导因素和辅助性因素实际应用情况探究期间,自然是需要对主导条件和辅助因素进行区分。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含蜡原油静态磁黏降处理状态下,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主次性。具体进行主导因素探索与分析期间,实验人员也需要结合评价指标的探索条件,做好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影响条件的对应判断。实验中所设定的K 包含了磁场强度、磁场温度、磁场时间三个方面;并设定磁场强度最大值为100mT,磁场周围温度为49℃,磁场处理时长最高为10 分钟。当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时,磁场强度作为变化因素,磁场温度与磁场时间则作为辅助性因素;同类型迁移,依据磁场环境变化状态不同,后续操作期间需要对应不同的条件。

对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期间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分析时,自然也要将这一理论进行运用和调节。比如,当含蜡原油的分离难度较大,就可以将磁场强度作为主体因素,剩余两个作为辅助因素;当含蜡原油的分离难度较容易时,就可以选择磁场温度/磁场时间作为核心,剩余作为辅助因素。即,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的过程的定位,为后续石油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了主次因素的分散性管理参考依据。

3.3 蜡晶颗粒聚集粘度调节

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时,结合实验中蜡晶颗粒的分布形态各有不同,推断出后续的分离效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时,磁力干扰强度与当前原油中蜡晶的含量保持相同,则含蜡原油中的蜡晶会出现明显的聚集态势,原油本身的黏着度就会下降;反之,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后,液体中的蜡晶结构变化特征不够明显。

实际进行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期间,为了确保石油材料的净化处理能够达到标准状态。后续进行资源处理期间,应注重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期间的磁体强度状态,这样方可确保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黏降后,原油材料的黏着度方面会对应发生改变。同时,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黏降过程中,无论是直接对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还是将其转换为液体后再进行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都要注意巧妙的利用磁场的变化状况,将蜡晶与原油之间的关系加以区分,并针对多层次变化的资源分子空间影响状态进行问题分析,这样方可在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工作实施期间,取得更为合理的分离。

4 结语

综上所述,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试验,是当代石油开采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分离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条件综合式的降黏影响、主导因素与辅助因素的选择、蜡晶颗粒聚集粘度调节等方面,探索进行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操作。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国内石油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磁场强度静态磁场
西安的“磁场”
为什么地球有磁场呢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关于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磁场强度建标
一种永磁种子磁化机的设计
超高商业大厦内部磁场强度的研究与分析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2016年春季性感磁场
油罐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多体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