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2020-07-25黄琼潘斯魏红郑艳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黄琼 潘斯 魏红 郑艳丽

盆底功能障碍多发于经阴道分娩产妇,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国内已婚已育女性中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1-2]。产后抑郁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多发于产后2周,患者产后抑郁、悲伤、易激怒、烦躁[3],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等有关,20%~50%的产妇产后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不利于产后恢复[4]。根据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5]。本研究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探讨其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单胎;产后无严重性妊娠并发症;未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产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标准分均小于50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妊娠或流产情况;伴有认知、沟通障碍;既往有盆腔、子宫手术史;孕前存在盆底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6.84±2.01)岁;平均孕周(39.18±0.84)周;孕次:初产妇62例,经产妇28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7.22±1.83)岁;平均孕周(39.09±0.81)周;孕次:初产妇60例,经产妇3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产后母乳喂养宣教、饮食指导、会阴部护理、新生儿照顾指导、Kegel盆底肌肉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1.2.1.1 治疗仪器 选择SOKO 900Ⅲ型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该仪器共7个通道,探头直径随压力改变而变化,压力值为160 cmH2O(1 cmH2O=0.098 kPa)时,对应直径大于42 mm,压力测量范围为0~300 cmH2O,电刺激通道输出调制波形包括4类,分别为梯形波、半梯形波、三角形波、直线波[6]。

1.2.1.2 治疗方法 (1)电刺激治疗。指导产妇排空大小便后,取半卧位,将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探头插入产妇阴道内,调节仪器参数,频率为50 Hz,脉宽250 us,并实施刺激,促使盆底肌肉产生跳动感或强力收缩,但无不适感,以唤醒浅层、深层肌肉收缩本体感,每次10 min。(2)生物反馈训练。调节仪器参数频率为8~32 Hz、脉宽320~740 us,实施电刺激治疗,指导产妇感受盆底肌收缩,观察仪器反馈的压力图形、语音提示,据此练习盆底肌规律性收缩、放松,以掌握Ⅰ类肌纤维收缩;调节仪器参数频率为20~80 Hz、脉宽20~320 us,实施电刺激治疗,指导产妇根据仪器反馈压力图形及语音提示开展盆底肌收缩、放松训练,使肌电幅度达到最高值,以强化Ⅱ类肌纤维的锻炼;生物反馈训练每周2次,每次20 min,连续实施10次[7]。

1.2.2 康复护理 选取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案例、产后抑郁康复案例,搜集案例视频并编辑,引导产妇观看案例视频,所涉内容包括盆底功能障碍概念、盆底功能障碍危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训练,视频时长10~20 min,并结合视频说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明确治疗、训练配合要求;邀请我院康复出院的产后抑郁产妇8~10例,组建互助交流小组,创建互助交流微信群,指导康复产妇与抑郁产妇交流,引导产后抑郁产妇倾诉内心想法,促使其对产后角色转变具有正确认知;康复产妇录制康复经验分享视频,通过微信群推送,介绍产后抑郁历程,说明自身克服办法,每段视频6~8 min。

1.3 观察指标 (1)盆底功能恢复状况。干预2周后,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肌纤维收缩压评价两组患者盆底功能,PFDI-20共2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0~4分,总分0~100分,评分高低即为盆底功能障碍状况;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测定盆底肌纤维收缩压,包括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8]。(2)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干预2周后,采用SA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共20个条目,均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1~4分,将各条目得分相加即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满分100分,评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状,共10个条目,均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0~3分,总分0~30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状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SAS,EPDS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SAS,EP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盆底支持系统包括盆底肌群、韧带、筋膜三大部分,以保证盆腔器官正常的解剖学位置[10]。盆底功能障碍是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常见并发症,对产妇身心影响极大,同时,研究显示[11],约70%~80%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在康复训练中错误收缩腹部肌肉,故需加强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指导。

本研究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SAS,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生物反馈治疗是基于内置测压装置获取阴道收缩力,并以肌电图形式呈现,转变为可直接接收的视觉信号,便于患者了解收缩肌肉,配合开展盆底肌训练,以增强肌力及耐力。本研究通过分析康复案例,学习健康知识、康复经验,明确疾病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疗效,以增强康复信心,有助于缓解产妇产后负性情绪[12]。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能缓解其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