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及路径
——以安徽省五河县陈台村农业产业为例
2020-07-25张如孟刘法威
张如孟,刘法威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一、研究背景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产业振兴的首要地位以来,地方政府以乡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开始积极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挖掘乡村潜能,打造产业发展平台,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走进乡村,激活乡村产业发展。[1]虽然近两年在政府主导下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多数乡村仍存在诸多不利于产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乡村产业发展须将政府、市场、乡村社会三方面的资源要素综合高效利用,而实践中的大多数乡村都致力于在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浪潮中鼓励土地流转,但是仅做到这一点并不足以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的资源要素需求。其次是农户参与程度低,一方面从个体角度看村内农业散户、非农从业者参与乡村产业的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从组织层面看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性不够。最后是产业融合保障不足,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趋利性的影响使乡村社会具有凝聚力的乡风日趋弱化,互惠合作的行为风尚也渐渐消失,这些俗约文化的变化可能导致产业融合环境不佳,致使乡村产业链的延伸机制受阻。以上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乡村产业振兴步伐,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因此,探求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主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资源配置、农民主体性和推进产业融合等问题,无疑这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但是,调研中发现同一县域内的不同乡村在同等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下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模式、效果等都具有明显差异。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在乡村内在动力上,即社会资本的研究。就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想要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少走弯路,还须深挖乡村社会中潜在的内生力量将政府、社会组织、个人以及市场全方位调动起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功能性作用。
目前社会资本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考察社会资本与乡村环境治理、农户集体行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本文提供思路。关于社会资本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胡志平等认为在当前社会共治模式下破解乡村环境治理难题应探讨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其逻辑机理在于信任、网络和规范在开展集体行动、降低治理成本、形成长效机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2]王芳等人从我国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背景出发,认为社会资本中的社区信任互惠规范与关系网络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治理中发挥着合作功能、约束功能与沟通功能;[3]关于社会资本对农户集体行动影响的研究,史雨星等人在研究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时认为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嵌入因素,可通过信息传递、信任机制和规范约束等改变农户选择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合作意愿。[4]林丽梅等人认为社会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农户参与合作供给的两阶段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5]。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资本与乡村产业振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正是以社会资本概念为基础,以安徽省五河县陈台村农业产业为研究案例,探索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以及参与路径,从乡村社会根源的角度为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化解之道。
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呈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展条件突出的乡村,并将其打造成模范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示范作用。安徽省五河县陈台村位于淮河中下游,全村有525户村民,户籍人口1954人,耕地总面积为2032亩。全村产业主要以蔬菜瓜果种植为主,季节性体验式采摘和辣椒深加工并行,目前已形成面积达2000多亩的蔬菜种植产业基地。该村作为蔬菜种植产业中的标杆村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蔬菜标准园”的创建,被认定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村内的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本文之所以将陈台村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不仅因为该村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突出,更重要的是该村社会资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效用价值。经过调研对比发现,在社会资本作用下该村资源整合更高效、农户参与更积极、产业融合秩序更协调。从具体实践来看,首先,陈台村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乡村内部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也与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形成良好融合与互动。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使该村形成区域内资源系统,真正做到资源价值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次,为激发农户参与意识该村以产业基地为依托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增强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信任,并通过发展“蔬菜经纪人”队伍的方式以老带新,形成引领式带动模式,最终使农户乐于投身该村的产业发展之中。最后,陈台村以蔬菜种植业为基础逐渐丰富产业结构,在纵向方面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种苗培育、种植、采摘、包装、销售、加工的一体化农业产业体系,在横向方面衍生出服务业(包括生产技术、金融、信息等服务)、运输业和个体工商业等附加产业。这得益于该村社会规范的有效引导与约束,为产业融合营造协调有序的发展环境。总体来看,陈台村产业发展相较于同县域内其他示范村始终坚持以农户为根本,以乡村社会内生关系为基础,动员农户、团结农户、信任农户,最终实现富裕农户。
三、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
研究社会资本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参与逻辑,须以社会资本内涵的科学界定为逻辑起点。社会资本虽起源于经济学,但被社会学领域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并没有统一明晰的界定,但都认同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整合体,且具有一定生产性。使个人或组织的某些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以我国乡村社会特征为基础并结合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将社会资本界定为:是在一定区域内个人通过与他人交际或参加团体组织获得的关系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等社会资源的总和,具有经济价值功能,其作用在于为个人或组织目标的达成提供非正式助力,与正式制度形成互补,其中关系网络是纽带,社会信任是基础,社会规范是保障。
从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出发,可归纳出关系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这三方面为基本维度,并以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资源整合、农户参与以及产业融合等现实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社会资本参与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如图1所示。
(一) 关系网络是乡村内外资源整合的纽带
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关系网络纽带作用下乡村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政府资源的投入,市场资源的下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激发乡村活力,激活乡村与城市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进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1. 整合乡村内部资源
由于乡村与城市在地域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性,使其形成了具有独立功能的场域,其中内部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内生性资源,而社会资本中关系网络作为情感维系因素的存在具有影响农民行为决策的功能,成为整合乡村内部资源的纽带。首先是乡村内部自然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陈台村通过“大集中、大统筹、大流转”的方式整合土地资源,而村庄内关系网络是实现这一改革的有力杠杆。关系网络作用下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土地流转背后的利益分配纠纷更少。其次,乡村内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方面,面对农民原子化现象,乡村产业想进一步发展,还须组织趋于原子化的农户,发挥集体优势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陈台村在解决“人”的问题上,是以家族关系为核心在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一户带一户,一户帮一户,特别是贫困户,低收入家庭等,激活村内劳动力的活力;另一方面,乡村内部的资金流动也是乡村内部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村各姓氏家族关系维系力较强,利于解决家族成员从事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并形成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资金流通网络。不仅如此,关系网络还能充当抵押物,提高农户金融借贷能力[6]。这为乡村产业发展解决“钱”的问题。整合乡村内部资源核心在于将碎片化的资源通过关系网络串联起来并充分利用,获取更高价值的经济效益。
2. 吸引乡村外部资源
首先,村级以上的政府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一般包括三方面:财政补贴、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政府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出台了众多财政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看似具有非排他性,但是往往在申请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的限制和人脉关系的缺乏导致资金补贴不到位;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服务的完善和覆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但目前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再加上政府采取优先供给次序的供给方式,想要获得公共服务供给机会必须要突出发展需求,这与乡村基层组织和上级政府的联系难以分开;另外,从现实来看,能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乡村交通和农田水利两方面,一是乡村交通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支撑,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农田水利等农林设施可通过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利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改善低产土壤,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提高农业出产效率。但是,目前大多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类似,根据村庄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按需求的层次分阶段和分区域的投资。尽管许多乡村基础设施是由村集体出资建设或农户自己提供,但通常情况下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乡村显然不具备除政府以外的供给条件;在政府资源有限的现实状态下,想要获得政府补贴,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乡村自身具备的发展条件外,还需乡村内部与政府关系网络的连接,使该乡村成功获得政府重视,吸引政府资源的投入[7]。陈台村之所以获得上级政府的各项投资,除了该村经济效率突出外还有赖于基层领导班子与上级政府的互动,积极表达发展需求。其次,是市场资源的注入。市场资源的下沉是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只有市场资源的不断注入,并与内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乡村产业才能稳定发展;市场资源的注入一方面是外来劳动力向乡村的流动。外来创业者通过关系网络获得创业信息和工作机会[8],特别是当有人从事经济效益可观的项目时,关系网络内成员从事该项目的几率也会提高;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商品化过程中市场信息的互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农产品商业化的过程,农产品作为农户致富的手段,只有当农户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及各方面资源时,才能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确保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然而,现实是农户通常难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内获得可靠的市场信息或者正确判断市场需求,此时关系网络正是解决市场信息闭塞的有效手段。从实践来看,陈台村主要是以合作社为媒介,对外与批发商达成供销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开拓销售渠道,还可以通过订单量判断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等;对内农户通过合作社感知市场信息,提供农产品完成交易。只有当乡村与市场产生互动农产品才能商品化,实现经济价值。
(二) 社会信任是农户参与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要通过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从陈台村的发展来看,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也是农户参与的过程,在此语境下的“参与”主要是指农户为实现经济目标对乡村产业事业的关注和投入程度,包括对集体决策的参与和对乡村产业的参与,前者能增进自身与其他农户的合作,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9],后者则能直接获得农业生产技术和交易信息,实现增收。就目前我国农村的集体行动状况来看,要想组织农户积极参与普遍具有一定的难度,农户的谨慎心理和风险意识常常打消他们的参与决定,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组织之间的社会信任不足,而陈台村的发展事实恰好证明了社会信任程度与农户参与积极性的正比例关系。社会信任是基于关系网络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信赖[10],有利于农户之间的沟通,减少合作障碍,促进农户对乡村事物的参与,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
1. 农户参与乡村基础设施提供与管理
自农业税改革以来,农户分化对农民参与村庄集体决策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这导致乡村小型农田水利、道路等设施建设与管理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此外,农户作为理性主体,在集体行动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搭便车”。正如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所解释的那样,在公共资源的供给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互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社会资本的作用则在于能弱化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为实现农户参与集体事物提供可能[11]。事实上,农户参与乡村集体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农户间相互合作的过程,因为集体事务通常有利于村庄内所有成员,之所以有人对参与集体事务持消极态度,最主要是农户们的认知、主观态度存在差异[12],而陈台村正是以组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塑造现代性乡村文化,使农户间集体认知和主观态度得以统一,农户的认知和主观态度的统一度越高信任程度就越高,集体事务参与决策就越容易达成。
2. 农户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近几年,各地方乡村产业发展因条件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但总体来说,以龙头企业牵头、其他新型经营主体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雁阵”模式最能使乡村产业突破传统束缚迈向现代化,其乡村形成培育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格局。其中聚集小农户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抱团发展实现农民富裕是最终极目标。目前,就乡村产业发展中各经营主体的活跃程度来看,龙头企业成长最快,绝大多数乡村小的、散的农户积极性都不高,且龙头企业、其他新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互动不足。其原因可能在于,首先农户之间社会信任度低导致农户可组织程度低和动员成本高;其次乡村整体社会信任程度低致使龙头企业、其他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合作精神缺乏。从陈台村的实践经验来看,该村一方面以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农户之间、农户与龙头企业、其他新型主体之间沟通交流和社会信任的产生,以实现合作互动[13]。另一方面通过对先进农户的激励机制、参与人之间的榜样示范机制提高农户之间的社会信任以达到组织与动员的目的。事实证明,社会信任能增加农户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认同感和增进对乡村社会的忠诚度。因此,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村庄内的社会信任越高,农户与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营主体的联系越紧密,越能激发农户参与乡村产业的积极性。
(三) 社会规范是乡村产业融合的保障
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在于以乡村基础农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及组织制度创新等,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生产销售和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借此推进各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14]。当前,随着陈台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服务业、运输业和个体工商业的衍生,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元,乡村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但是要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除了乡村内外部的资源和农户参与积极性外,还须利用乡村社会规范的约束作用,使其成为乡村产业融合的有力保障。在陈台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社会规范的保障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 保障乡村产业标准化管理
实现乡村产业标准化管理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标准化生产模式不仅能够精细资源利用,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做到质量统一。社会规范在乡村产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功效主要在于互惠性规范和约束性规范来引导各经营主体行为,从而提高整体行动效率。陈台村蔬菜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管理规范,即“五统一分”管理体系: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包装销售以及分户管理。在此管理规范的保障下该村实现种苗培育—生产管理(种植、采摘、加工)—仓储物流—包装销售等的标准化产业操作流程,最终实现产业标准化生产。
2. 保障经营主体规范合作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以农户、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的联结。面对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实现各主体间的规范合作,使其最大程度发挥创造价值的潜能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陈台村以合作社平台为抓手一方面实行经营主体民主管理,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盈余返还,另一方面经营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利平等合作互惠机制。事实证明,在乡村自治背景下,要实现各经营主体的规范合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的作用力微乎其微,更多的是有赖于乡村社会规范的保障,即是在乡村人际交往中或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非正式的规则或契约。其逻辑在于,一方面规范的公平性特征可以激发经营主体参与集体决策和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小农户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更需要乡村社会规范保障其获取生产要素的公平;另一方面其约束性特征也可以规范经营主体在整体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合作行为,服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乡村利益纠纷,实现乡村产业有序发展。
3. 保障产业链秩序化延伸
乡村产业链条延伸是指以农业企业为基础,以生产、深加工、销售、服务等为关键环节,向产业前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率,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陈台村的蔬种植产业链条主要涉及种苗培育、种植、休闲采摘、包装、销售、深加工等一体化产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多元化,各环节之间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其关系更加密切且复杂程度也更高。因此,社会规范对产业链条延伸的保障作用主要在于:其一,具有规范性的条例或契约能够使该村产业各环节之间有序发展,并通过不同作用的机制使产业持续发展;其二,产业链的长短也决定着该村产业发展层次的丰富程度,而社会资本中社会规范能够保障产业链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社会规范作用强的乡村越易形成层次丰富的产业链,生产要素价值利用更充分。
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结合上文分析,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乡村内外资源要素的流动与融合,更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和乡村产业的融合,这就要求有比传统社会资本关系网络更广、社会信任程度更高、社会规范更有效力的社会资本作为动力支撑。事实上,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在于乡村中的人才、组织以及文化的有效驱动,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一) 乡村人才是拓宽关系网络整合内外资源的关键
随着地方政府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不断摸索,发现乡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乡村人才的支持,原因在于乡村人才不仅拥有新发展观念,更能抓住商机,而且还拥有较丰富的社会资本量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毫无疑问,陈台村陈建先生正是该村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在他的带动下该村还成长了一批大多来自本土的种植大户、产业管理者、基层干部等有能力、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优秀人才队伍,为该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在他们共同作用下该村拓宽外部关系网络,并且使内外关系网络有机链合促进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在内部资源利用上,该村土地资源整合程度已经达到90%以上,且还流转邻村土地500亩用于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参与生产的农户也已达到500多户,并通过订单、股份、劳务、服务、租赁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此外,该合作社还有一套资金帮扶体系,帮助解决农户资金投入问题;在外部资源获取上,一方面政府资源的获取,目前种植户的大棚补贴申请已全部到位,以每亩2000元清算,并且政府对该村在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多,仅2019年政府拨款300万用于该村的各项建设;另一方面市场资源的获取,该村产业发展之初,陈建先生通过个人与市场的联系保障了农产品的销路。而后由于该村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吸引了市场批发商的注意力,形成稳固的销售体系。陈书记凭借优质的内外关系网络,不仅实现村庄内部资源的激活与整合,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政府投资、吸引市场注意力。以上事实证明,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而“人才”则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因素。
(二) 乡村组织是培育社会信任促进农户参与的平台
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先解决广大农村都面临的突出性问题,即如何解决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从实践来看,具有经济性和互助性等性质的乡村组织的建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现阶段的乡村组织已经成为小农户、分散农户与其他经营主体联手合作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经济优势和资源聚集优势[15],还起到乡村范围内的组织吸纳作用,并在其中培育社会信任进而影响着组织成员的生产、决策和利益分配[16]。目前陈台村具有经济性质的组织有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具有互助性质的组织包括运水协会和生产小组。其中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不仅解决农户蔬菜大棚设施建设和种植技术服务,还为农户参与、各经营主体合作互动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农户之间、农户与市场的信息交流提供契机, 而运水协会和生产小组则使农户在水利灌溉和日常生产活动管理上达成合作。总体而言,该村通过乡村组织将小农户、散户组织起来,构建动员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一体化统筹农户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户与市场的对接水平,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利益空间。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该村乡村组织不仅使农户个人关系网络空间得以扩大化并形成新旧关系网络互动的关系链,更重要的是农户参与村内集体决策和合作组织过程中社会信任的产生,且二者的交叉极大地激发了经营主体间的合作精神和农户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乡村组织作为农户参与的重要平台也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驱动之一。
(三) 乡村文化是形成社会规范保障产业融合的基石
一般来讲,促进社会资本更好的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效用,需要有良好的乡村文化作为行动支撑,特别是自治语境下的乡村文化,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是具有传统性的“礼治文化”,对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具有强大的作用力;二是以共识为基础的具有现代性的“契约性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其重要性的原因是在于,首先文化能够保持乡村价值向度的一致性,其次有利于公共精神的形成,最后能够务实信任基础,最终促进人人信服、约束有力的乡村社会规范的形成。而乡村社会规范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到加强集体决策、约束经营主体行为等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能保障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交易的达成。当前,陈台村对该村文化的塑造,一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唤起乡村内部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二是通过修订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型乡规民约,加强乡村契约性。该村在乡村社会规范的作用下,不仅实现了在农田水利、公路、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互惠合作,而且即使在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和产业链连续延伸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全面性的生产管理规范、服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保障产业系统的良性运转。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合理的乡村文化塑造也要考虑乡村民主空间。在民主空间下,农户无论是参与村内集体决策还是参与乡村规范制定,都有与基层干部对话协商的权力,这不仅有利于农户对基层政府信任的增强,还有利于乡村规范的有效执行,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社会规范效力不足的困境。总而言之,乡村文化是形成社会规范保障产业融合的基石。
五、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到乡村产业发展之中,探讨社会资本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参与路径对实现产业振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差异,决定了乡村社会资本与城市社会资本的不同,乡村传统的“三缘”关系网络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其内在的信任与规范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基础,是激发农户积极性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实现农村产业融合也需要具有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其不仅能激活乡村传统社会资本,而且还能给乡村产业振兴带来外生性资源,使乡村产业发展在资源要素上形成良性循环。鉴于此,要实现社会资本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效用的发挥,首先需强化乡村人才发展计划,乡村人才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精英、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其次要加强乡村组织建设,乡村组织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乡村产业发展要以经济组织为依托、吸纳农户、团结各经营主体,不仅能够提高组织成员农业专业素养和组织化程度,还能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最后要重视乡村文化塑造,乡村文化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新时代的乡村文化通过振兴优秀宗族文化、家风家训文化,打造契约性乡规民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来培养经营主体合作意识,增强乡村集体认同感,最终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