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本位的数学情境创设

2020-07-25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郑凯歌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知识创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 郑凯歌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的启蒙性教学,需要对学生的零知识基础进行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则只能通过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式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加大对设计情境教学的精力投入,真正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出发,创设出有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气息浓厚的课堂中能够收获丰富的数学知识,使课堂气氛被充分点燃。

一、创设童趣化学习情境

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就需要学生从心底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基于数学学习的这种特点,教师应创设出丰富有趣的情境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广泛吸引,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无穷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入主动式学习,教学效果也就会自然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平移》这一节教学内容时,应该让学生明确掌握“平移距离”这一重点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展示:一只蝴蝶由一个树枝飞向另一个枝头。然后,教师向学生抛出这样的疑问:“如果用网格图来描述蝴蝶的这一运动过程,它的这段飞行距离可以占据几个网格?”学生在接到问题后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并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后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在这个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对平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分析,而且还使课堂氛围保持了一定的活力。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出现了创新性思维,使课堂教学效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二、创设童真性学习情境

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尚浅,对新知识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教师正是出于对学生这种特点的考虑,大大缩减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而是通过教师的硬性灌输来取代学生的自主探索。这表面上规避了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但同时也遏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长远的数学习惯和数学能力的养成,也会使学生因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紧跟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广泛参与有效的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数学学习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将会逐步形成,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稳步提升。

三、创设儿童化学习情境

数学学科中充满了理性思维,其中能够调动学生情感的因素少之又少,所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基于数学学科中的这种局限性,教师则应投入精力创设出丰富的课堂情境,以此来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小学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强的年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保有一定的新鲜感,教师也应契合学生的这种特点,在教学时所采取的方式也应该注意灵活多变,时时营造新意,处处创造惊喜,让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时时刻刻被吸引,从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出现新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步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千克和克》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创设出让学生与其他动物比较体重的情境教学,其中渗入多次千克与克的换算。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也就明白了千克与克的关系以及适用范围。教师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教学时,可以创造一个趣味故事,故事情节中贯穿分数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也明确了分数的特点。教师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在课前收集整理一些生活中类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一一展示,为学生带来直观的体会,从而实现对这节知识的初步理解。在各种教学情境共同开展后,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因此,教师应一贯重视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广泛投入,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迸发出新的可能。

总之,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标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有效的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从而稳步推进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数学知识创设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