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忧患意识的现代转换
2020-07-24李小社
李小社
摘要:时代呼唤忧患意识,中国传统忧患意识只有实现现代转换,才能焕发生机活力,弘扬其现代价值。传统忧患意识要适应新时代,应注重忧患意识主体从精英向大众阶层的转换,实现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的有机统一,促进忧患意识潜在价值的现实转化,破除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的精神障碍。
关键词:传统;忧患意识;现代转换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原与根基。在传统忧患意识的激发下,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战胜一个又一个重大社会危机,不间断地延续下来。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中国传统忧患意识曾经在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时代呼唤忧患意识。进入新时代,忧患意识仍然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不过,传统忧患意识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彰显其现代价值,就必须与时俱进,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实现创造性的现代转换。
一、实现忧患意识主体从精英向大众阶层的转换
从传统忧患意识的发端看,传统忧患意识的主体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洞察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这是因为,忧患意识的出现离不开主体自我意识的二元分裂(即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这种理性思维的二元化是产生对客体本质认识的前提和条件,这种自我分裂的力量不可能来自外部世界的机械力,而来自主体自身较高的智力。因此,只有博学多才、思维敏锐的知识分子才能具备深沉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历史大转折的时代,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但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精髓,忧患意识不应只是知识阶层的专有物,而应该普存于中华民族的每一成员的心理之中。只有这样,忧患意识才能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并由此得以确认、强化和实现。在当代,忧患意识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出现了开放的趋势。这是和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必须清醒地看的到,知识分子政策并未完全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尚待进一步发展,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因素还远未消除,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忧患意识处在尚未完全开放的状态。在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缺乏忧患意识的现象,这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大力倡导和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而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除了党和政府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民主氛圍以外,促进忧患意识主体的大众化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二、实现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的有机统一
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人的理性精神的自觉体现。这种理性有时也表现为忧患与乐观的融通,尽管有“君子有终身之忧”“进亦忧,退亦忧”的情感纠缠,然而儒家学派早就为士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设计了进退两条出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知识分子出世入世精神兼顾的人格写照。然而,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长期得不到理想的实现和社会的确认。尽管有极少数知识分子用忧患意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但他们几乎都有着同样痛苦的境遇和悲惨的命运,如商鞅、韩非之死,柳宗元、王安石遭贬等。因此,实际上,忧患的精神和个体命运的跌宕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很难做到进退裕如,穷达如一。其结果不是走向消极颓废、归隐田园,就是陷入绝望而不可自拔。
当前,要使得忧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忧患与乐观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忧患意识与革命乐观主义相统一。应该看到,忧患意识内含着一种强烈的压力。压力无论对个体还是整体来讲,都是一柄双刃剑。过度的压力会使人心力交瘁,使国家不堪重负。但同时,压力又标志着清醒、警觉、奋争和进取,有利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对生活作出积极的反映。
因此,适当的压力无论对个人、组织还是党和国家来说,都应是必需和必要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身处忧患而又充满自信。今天我们所提倡和张扬的忧患意识是把个人命运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切忧思。这种忧思,是与坚定的理想信念相统一的,是与革命乐观主义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一致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既看到成绩的一面,也看到困难的一面;既看到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也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既看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鼓舞人心,也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既把“成绩讲够,困难讲透”,实实在在地面对困难和风险,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地克服困难战胜危机,同时又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必胜的信心,才能不断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创造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太平盛世都不能同日而语的当代盛世。
总之,增强忧患意识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优长和缺点、问题与出路、困难与希望,做到树立忧患意识而又不盲目乐观;发扬革命乐观主义而不绝望颓废。这才是当代社会赋予忧患意识的特点和要求。
三、实现忧患意识潜在价值的现实转化
强烈的忧患意识必须而且应当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继而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忧患意识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已经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强大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加快发展,迅速提升综合国力。有了强盛的综合国力,人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华民族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综合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完整的综合国力应当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属于物质的力量,其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民族凝聚力属于精神的力量,具有能动性。在相同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条件下,民族和睦、人民团结、社会稳定,这个民族就显现出比物力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如果民族纷争、社会动荡、人民精神颓废,即使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再强大,也只会是一盘散沙,因此,在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防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忧患意识的价值实现离不开社会实践环节。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把对祖国的深切忧患之情付诸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因为“忧患意识对一个具体的主体而言,从它开始出现,就有着内在的社会功能,任何一个忧患意识者的忧患,决不是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而是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
总之,只有从忧患中走出来,通过对实践的介入,最终使自己得以升华和实现,这才是忧患意识自我追求的目的。
四、破除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的精神障碍
中国文化史上既有忧患意识的人文精神,也存在着祝福意识的文化因素。一般说来,祝福意识这种思维方式客观上对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如在社会转型期,合理的祝福意识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转型环境等。但是,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则往往使得祝福意识的社会功能走向了反面,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主要表现为对旧体制的固守,对传统不加分析的推崇,缺乏批判的眼光,报喜不报忧,等等。因而它会导致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僵化教条、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而忧患意识则往往与谦虚谨慎、自我诊断、辩证否定、理性批判、发展创新相联系。可见,忧患意识与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是相对立的。在我国历史上,忧患意识总是难以得到大力扶持,而祝福意识却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要实现传统忧患意识的现代转换,就必须破除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的精神障碍。只有完成这一任务,忧患意识才能真正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作者简介: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