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造生活:姚晨在《找到你》中的表演创作

2020-07-24盛景雄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姚晨

盛景雄

摘要:本文以演员姚晨在电影《找到你》中的表演创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活化表演、性格化塑造、内外部技巧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电影表演艺术的表达方式对生活的重塑和再造。

关键词:姚晨;生活化表演;性格塑造;内外部技巧

2018年6月,姚晨领衔主演的影片《找到你》,入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成为当年热议。影片讲述了职场律师李捷被保姆孙芳“偷”走自己的孩子,在追寻孩子下落的过程中,两位生活处境完全不同的女性就此展开一场命运博弈的故事。姚晨在该片中,再一次为观众呈现了上乘的表演。下面笔者将从生活化表演、性格化塑造、内外部技巧几个维度,对姚晨在《找到你》中的表演创作进行分析。

一、“烟火气”的抓取

表演是门“活”的艺术,从艺术理论上讲,生活是表演艺术的基础。著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曾说过:“我认为演员不应该非得‘表演不可。一场戏应该以不‘表演的方式构成……它在那儿应该如日常生活一样。”因此,演员不熟悉生活是无法进行创作的。《找到你》是姚晨产后复出的第一部作品,她作为母亲已然有生活体验。但生活化表演绝不是试图用生活本身去代替艺术创作,而应当以生活为原型,从中选择提炼,再以生活化的形态艺术地加以表现,这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将艺术与技巧隐匿于生活背后,将感情融入到生活之中,使表演技巧与生活浑然一体,达到“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艺术境界。

在电影《找到你》中,姚晨饰演的李捷接到孩子被绑架的勒索电话后,眼神里充满着不安与惶恐,呼吸变得小心翼翼。她异常迅速地掏出手机,身体不能自控地震颤,手指因为太过紧张而逼近僵直。这一系列的表演细节,没有让观众认为她只是在表演,而是活脱脱地呈现了一位现实生活中因丢失孩子而抓狂的职场妈妈。姚晨还原了人在生活中的一切视听感受,极大地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受到亲切与认同。

姚晨的表演正好印证了克拉考尔的话:“电影演员必须表演得仿佛他没有表演一样,只是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人在其行为过程中被摄影机抓拍到了而已。”在拍摄电影前,为了酝酿戏中丢失爱女的不安情绪,姚晨坚持40天不见孩子,体会孩子不在身边的真实心境,由外至内地感受人物。这样的方式令她积累了无比珍贵的创作素材。笔者不禁想到,在排毕业作品《向阳理发馆》时,老师并没有让我们一开始就拿剧本上手排练,而是要我们去老北京的胡同深处体验生活,去看看天桥下的老理发师傅究竟如何剃头刮脸。如此一来,在投入表演创作中才不会显得生疏和胆怯。因此,艺术只有扎根于生活,从中抓取“烟火气”,才能生动而丰满地反映人类真实的精神生活。

二、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塑造

性格塑造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一切演员——形象的创造者,毫无例外地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为了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演员需要把自身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感情、动作、习惯和外貌等加以控制、克服和改造,经过对角色进行设计,努力使自己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并用鲜明娴熟的技巧把设计体现出来,从而使自己在银幕上呈现与本人、与其他角色都全然不同的独特形象。同时,由于电影“微相学”的内涵,在性格塑造时还需避免程式化、脸谱化的表达,要用模糊表演来展现复杂的性格,在观众中引起多含义、多层次的感受和联想。

姚晨的表演功底已经受到业界及观众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她在《武林外传》中演绎的“郭芙蓉”一角丰满立体,令人称赞。而此次在电影《找到你》中,她又成功塑造了另一个形象,丝毫看不到“郭芙蓉”的影子。在法庭上争夺抚养权时,她嘴角略带胜券在握的微笑,金牌律师的干练果断呼之欲出;酒桌上她以微微颔首的敬酒动作化解骚扰的细节,又凸显角色的聪明圆滑;电影一开篇的镜头中,她狂奔冲进垃圾堆找孩子未果,想扶着墙站起来,却无法支撑,瘫坐倒地,眼泪汹涌,声嘶力竭,这些无一不让人体会到单亲妈妈失去孩子的痛楚。短短三个场面,姚晨把这个角色的多元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另一场发现婴儿尸体的场景中,姚晨又用模糊表演展现了丰富的意蕴。李捷(姚晨)与前夫回到家中,看到一屋子警察正在忙碌,她大脑一片空白,茫然地洗杯子,后来在与前夫的争执中,摔碎了杯子,玻璃碴溅了一地。按常人的思维,李捷可能会与丈夫激烈争吵,然后把玻璃碴清扫干净。但姚晨清楚地意识到,那时的李捷已经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她没有力气再去跟前夫争辩、吵架,反而迅速清理碎渣,生怕孩子回来扎破手。就在她打开冰箱门那一刹,李捷发现了露出的婴儿被一角。她难以置信地一点一点将冰箱抽开,慢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在证实是一个死婴后,她想大声呼叫,但喉咙里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已经用疲惫、焦虑夹杂着担忧、惶恐的眼神,告诉了众人这个事实。从吵到不吵,事实被無声地揭开,演员的自我已融入人物的自我。

姚晨后来在采访里表示,要让人物落地。于是,她把创作者对角色以及事件的评价及态度深深隐藏在表面上粗糙质朴、未经雕饰的原始形态之下,用看似模糊实则更加符合生活真实的表演,完成了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塑造。同时,给人留下充分发挥主观想象的余地,令人回味。这种演员与角色融合的状态、性格化的诠释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梦寐以求的。

三、内外部技巧雕琢的生动角色

在表演创作中,真正好的表演是刻画灵魂的表演,是深入人心的表演。李志舆教授提到,“细腻、精细,内涵的准确与丰富,这是电影表演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要在演技上达到这种高度,单靠摹仿外部表现是决然不够的,因为最精细、微妙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面部,尤其是通过眼睛表露出来的,而面部,特别是眼睛的细微表情往往是出自本能和下意识的。

就像《找到你》中一场情绪激烈的重头戏,李捷追上甲板,理直气壮地与保姆对峙。但却在远远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陡然腿软,跪倒在地,满心只想乞求对方将孩子还给自己。李捷苦苦哀求,咣咣磕头的动作将她对女儿的爱展露无疑。姚晨固然没有经历过爱女被夺之痛,所有表演细节都需通过自己想象完成。显然,姚晨的想象成功地融进了现实,紧紧扯动观众的心,与剧中人感同身受。这场戏完成后,众人围上来,才发现姚晨额头磕起了一个大包,更令人感叹其对细节塑造用力之深。感人之所感,激起演员的内心体验,借助外部技术去自然地展现其所体验的情绪,向观众展示出活生生的人的精神状态。姚晨捕捉到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并深入感受其心理特征,因此,将人物刻画得有声有色,入木三分。

一个成功的角色形象必然是有里有表、内外结合的。体验是体现的内心依托,体现是体验的外化表达。缺少真真切切的内心体验,会导致外部体现的表现力不足,而只有通过演员的外部表现,才能让内部体验具有可视性。笔者联想到此前拍摄影片《噩梦》时,其中一个镜头是笔者需要快速跑上天台。为了表现出急促感,笔者先上下楼梯跑了多个来回。等到拍摄的时候,呼吸急速、说话喘气便下意识地流露。因此在表演创作中,我们要辩证认识体验与体现的关系,运用内外部技巧,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于镜头前,展现在舞台上。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姚晨的表演令人回味,牵人心弦,发人深思。她虽不是以高产著称,但其所参演的每一部作品都达到了有宽度、有力量、有后劲的表演境界,同时也抓住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期待银幕能反映出现代生活的丰富性和人物心灵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不能满足于怒则捶胸顿足、悲则哭天抢地那种意念性太强的程式化表演,而应寻找多义性、开放性的表演方式,引领观众共同感受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状态。

作为表演艺术的学习者,我们必须遵循表演艺术的基本方法,磨炼表演技巧。同时重视表演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生活的根基中吸取养分。通过不断实践,让自己与角色共生共存,浑然交融,从而塑造更多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形象,实现对生活在荧幕上的重塑与再造,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

参考文献:

[1]翟琦:《达斯汀·霍夫曼表演艺术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2]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57页。

[3]王佳:《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赵宁宇:《抓住那烟火气——评范伟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表演》,《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日。

[5]于声瑞:《“性格化”角色的塑造》,《传媒与教育》2012年第03期。

[6]李志舆:《电影表演观念初探》,《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1988年,第79页。

猜你喜欢

姚晨
“狠角色”姚晨:戏里戏外“都挺好”
姚晨,人到中年并无失败
姚晨曾经的“噩梦”
儿女双全
“大嘴”姚晨,排山倒海吃美昧
姚晨的幸福,那个懂你的人跪地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