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格物致知”到“心外无物”

2020-07-24郭美星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格物阳明真谛

郭美星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内心世界中,“格致誠正,修齐治平”是一生的理想,而“格物致知”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前提。通过“今日格一物得一物之理”“明日格一物得一物之理”的“慢”功夫,一步步走向“下学而上达”,最终成就内圣外王之道。

年轻时期的阳明先生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躬行实践,后发现此路于己不通,故对旧有的“格物致知”论表示深切怀疑,然而当时的自己又未能找到新的方法。直到阳明先生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与现实的百般锤炼之后,“龙场悟道”的经历让他真正明白了“格物致知”的真谛,并最终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

阳明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所以,要真正做到“格物”,需达到“至善”境地,方能“正其不正以归于正”。那么,如何达到“至善”呢?先生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晚年的阳明先生又强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他看来,良知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先天的良知得以呈现而不被遮蔽。所以“格物”最好的方式是“格心”,以格心的功夫,贯通身、心、意、知及万事万物,从而实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境。

可以这样说,只有站在“万物一体”的认知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心外无物”学说的重要性。在阳明先生的世界中,心与万物本是一体的,而旧有的“格物致知”论有着明显的割裂“心”与“物”的弊端,从而增加了后人为学的难度,容易导致“两张皮”现象。而阳明先生的观点则是“心物合一”,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做到随处体认天理,随缘参赞万物。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谛,也是“心外无物”学说的价值所在,通过“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的实践,“知行合一”,共致良知。

猜你喜欢

格物阳明真谛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捕捉45°角的“真谛”
问答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爱的真谛
领悟真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