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2016-12-26王雷

商情 2016年43期
关键词:格物明德

王雷

【摘要】孔子独到的提出了领导者应该具有的两种智慧,即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学而知之是世间智,生而知之是出世间智。孔子指出,获得世间智的方法是学习,获得超世间智的方法则是格物致知。

【关键词】世间智;出世间智;明德;格物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儒家的仁义局限于世俗,没有超越性,他所倡导的是“不仁之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也看到了儒家仁义的狭隘性,甚至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就是仁,庄子说虎狼的行为体现了仁的精神,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说,这是对神圣的莫大亵渎。对于庄子的观点,我们应该分成两个层次分析,如果我们在想象中把判断主体由人替换成虎狼的话,庄子的话未免是荒唐之言,如果站在人的角度而言,庄子的话就是非常荒谬的,虎狼是完全没有理性的自觉性的,虎狼的行为纯粹出于天性,虎狼的父子之亲,表面上类似于人类,其实则不然,人的行为是理性自觉的自主选择,具有主动性,虎狼的行为是自然的,缺乏自主性,虎狼的父子之亲不是仁,虎狼搏杀其它动物的行为也不是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非,只有人经过学习之后才能明确地辨别,人的这种特质就是智。

一、智的一般界定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非常明确地界定了智的内涵,即“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或者可以做,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不当做,不能做,这是践履仁、义、礼、信等其它道德要求的前提条件。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思想,认为智是人先天固有的本心、良知,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物。”从孟子、王阳明对智的定义看,智本身应该不是一个德目,它是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认识自然、社会,可以辨别善恶是非,但它本身并非是对人的道德要求,有智者与有德者不是一种相应、相等的关系,既然如此,儒家为何将其与仁、义、礼、信并列为五常呢?王夫之给出了回答,他说:“是故夫智,仁资以知爱之真,礼资以知敬之节,义资以知制之宜,信资以知诚之实。故行乎四德之中,而彻乎六位之终始。”王夫之认为,智虽然不是一个具体的德目,却是贯彻仁、义、礼、信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智的鉴别,仁就陷入了泛滥,不能保证付出的爱是否正当,义、礼、信亦是如此,因为智的重要性,才将其列入五常。

二、孔子对智慧的分类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表面上看,孔子把人分成了四类,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而实质上,孔子也提出了领导者的两种智慧,即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也是学而知之的,至于困而不学,则根本就没有任何智慧。

什么是生而知之?传统的理解就是人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这种理解过于表面化了,因为除了宗教的上帝以外,现实生活中根本见不到生而知之的人。实际上,孔子所谓的生而知之的“生”不是出生的意思,而是本来就是如此,先天就是如此的意思。《大学》认为,人有“明德”,何谓明德?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明德是本来就有的,得之于天,学习只是恢复明德,而不是后天造就明德。生而知之,就是获得了得之于天的明德。

那么,何谓学而知之?明德犹如一面明镜,可以照耀万事万物,但是如何一一识别这些万事万物,那就要不断的学习了。

总结而言,生而知之,是超出世间的智慧,先天而具有,学而知之,则是世间智,是后天的勤奋学习获得的。

三、世间智的获得途径

如何才能获得世间智?那就是学习。在别人的眼中,孔子是圣人,是生而知之的,孔子自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否定自己生而知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致力于学习,认知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有了足够的认知能力,才能辨认善恶、是非,才能实践仁、义、礼、信,否则,愚昧地实践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四、出世间智的获得途径

世间智具有两个主要特性,首先,它是后得的智慧,不是本来就有的,其次,它是通过学习,不断累积而成的。出世间智则不然,它是本来就有的,从来就没有丢失,只是被人欲蒙蔽了,就像一面明镜,本来可以照耀天地万物,但是被厚厚的灰尘遮蔽了,照耀的功能显示不出来了。如果想恢复明镜的照耀功能,只要擦去上面的灰尘就行了。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不断累积的,修道反而是不断减损的,减损的当然不是知识,而是人心中的欲望。

孔子可能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他认为明明德,也就是获得出世间智的方法是:格物,致知。(《大学》)《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已经遗失了,我们既不知道曾子是如何解释格物致知的,更不知道孔子本来的意思了。朱熹认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仔细分析朱熹的解释,似乎不妥,因为他说的就是一般的学习,通过不断的积累,终于有一天可以完全了解万物的道理了,这是世间智,不是人本来就有的明德。

王阳明就不赞同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又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认为,致知的知就是本有的良知,本有的良知被人欲遮蔽了,被恶污染了,只要格除心中的不正,内心具有的良知自然会显现。可见,朱熹所谓的知指的是知识、物理,在心之外,王阳明所谓的知指的是良知,在心之内。

王阳明比朱熹更为接近孔子思想的原意,但仍有一定的偏颇。格者,格除也,不是朱熹说的研究。物者,人对于万物的执着和贪婪,即朱熹所谓的人欲。人欲遮蔽了明德,格除心中的人欲(即物欲),就能恢复本来具有的明德,明德具有的认知功能即是超世间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天运》

[2]孟子.《孟子·告子下》

[3]王阳明.《传习录下》

[4]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一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6]老子.《道德经》

猜你喜欢

格物明德
谢明德
七彩的山林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清华大学2016生源中学”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挂牌
古为今用的“格物”观念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论增加农民收入
阳明学的道问学开展途径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