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炎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2020-07-24张永军
张永军
急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支气管黏膜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急性气管炎患者经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现在临床上尚无明确的特效药,因此常予以抗感染、消炎等对症处理。近年来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上有一定进展。究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中医治疗呢?中医给出了如下建议。
注意卫生,加强防护
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此,急性气管炎的患者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众场合,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防止病毒入侵;居家患者也要注意个人防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均衡营养,饮食调护
急性气管炎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均衡营养。蛋白质在保证营养、维持身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急性气管炎患者日常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质,同时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舒畅心情,心理调护
中医认为,急性气管炎发生与情绪起伏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古代中医认为“悲伤肺”,肺气的损伤与长期过度悲伤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肺气清肃畅顺阻碍,也与生气、郁闷、忧愁导致肝的疏泄障碍有关。因此,急性气管炎患者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心态。
中医内调
(一)预防感冒
感冒不仅会诱发急性气管炎,而且会加重其临床症状。因此急性气管炎患者或者既往有关急性发作的患者,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适当增添衣物,避免感冒。一些慢性气管炎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玉屏风散、黄芪制剂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
(二)中医茶疗
化痰止咳是急性气管炎治疗的主要原则,化痰可以防止痰液过多导致的气喘、呼吸困难。中医将不同功效的草药进行配伍,来达到化痰利咽、润肺止咳的治疗目的。
百花桔草茶。款冬花6克、百合6克、桔梗3克、甘草6克,加入500毫升水煮半个小时,过滤掉下层渣滓,每天口服3次。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较重,则可适量增加服用次数。
(三)中医食疗
急性气管炎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调理,减轻其症状。中医认为急性支气管炎是风寒暑湿、燥火、邪气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主张通过宣清润燥治疗该疾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不同的食疗方式。
马蹄百合鸭肉汤——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将30克马蹄去皮捣烂,15克百合,再加150克鸭肉入锅,水量适中,大火烧沸之后,再用小火慢炖,直到鸭肉熟烂。适用于咳黄色黏膜的患者。
黄芪陈皮煲瘦肉——补益肺脾、化痰止咳。将30克黄芪,15克陈皮,与200克猪瘦肉一同入锅,水量适中,小火慢煲90分钟后即可。适用于咳白色痰的患者。
四仁鸡子羹——扶正固本、纳气平喘。将白果仁、甜杏仁、胡桃仁、花生仁按1∶1∶2∶2的比例研磨成粉备用,每天取20克粉末、1个鸡蛋加水煮成羹后服用。长期服用效果更佳,适用于老慢支急性发作的患者。
人参蛤蚧粥——补肺肾、益元气、平虚喘。取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糯米100克,先取100克糯米煮成粥,再加入3克人参粉、2克蛤蚧粉,趁热服用。此方适合肺肾俱虚的患者。
中医外调
除了内调,中医还推荐急性气管炎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针刺或艾灸疾病相关的穴位,通过针刺对于特定穴位的刺激或者艾灸的热刺激,达到治疗效果。在急性气管炎针灸治疗中,医师可以通过对相关穴位如肺俞、列缺、合谷、风门和风池等进行针刺,达到调和阴阳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艾灸则常常选择肺俞、风门、膻中、太渊和脾俞等穴位,同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针灸还是艾灸,都不主张患者自己在家操作,要到医院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针灸、艾灸治疗。
总而言之,急性氣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医主张在宣清润燥法的基础上,从个人防护、饮食营养、调整心情和内服外调等方面对进行相应的治疗,这些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