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水平的测评分析
2020-07-24张现瑶朱丽东
张现瑶 朱丽东
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即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和规律。综合思维是基于综合性提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新课标)中有着不同层级的水平要求。依据2017年版新课标命制的高考地理试题是否符合综合思维水平层级的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实例测评。
一、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
综合思维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综合思维作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要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对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进行思考、解释和预测。其主要表现见表1。
[表1 综合思维的表现][构成维度 具体描述 要素综合 各个要素或多个要素通过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时空综合 任何地理事物和现象都在发展变化,某一要素的发展变化会造成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 地方综合 一方面,表现为地方内部要素和结构的协调;另一方面,表现为地方外部环境的综合 ]
二、综合思维素养的水平划分
在当前高考制度调整的背景下,对高考地理命题的要求必然定位在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测试上,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制定出定性、明确、可操作的分层评价目标是正确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所在。在2017版新课标"附录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明确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不同水平的表现,具体内容见表2。
[水平 综合思维 水平1 能够说出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水平2 能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水平3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的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水平4 能够对现实中的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的、地域性的解释 ][表2 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不同表现]
从综合思维素养水平的划分层次来看,2017版新课标已经构建了科学的测评框架,四个水平层次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水平1侧重对要素综合的考查,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事象和要素的关联性即可;水平2将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结合考查,突出对地理时空动态过程的观察及规律概括;水平3则进一步要求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结合,对地理过程与变化类内容进行合理的地域性解释;水平4是对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水平测评的最高诠释,采取“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三位一体模式,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基本原理、地理方法和技能分析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回归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三、高考試题对综合思维素养水平的测评分析
在2019年全国卷和地方卷的地理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润物无声”般渗透其中,综合思维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地理学科内容考查的主旋律。高考题是命题专家组的思维结晶,是对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查,一道地理高考题依托材料、图表考查了一个甚至多个核心素养,为了突出测评综合思维这一核心素养在题目中的设置,笔者所选取的题目均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进行探析。
1.测评素养水平1的试题
例1.(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第(1)题。
(1)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例1体现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1的表现特征。在本题中,学生或许对霍林河不太了解,但在题干材料中已经提供了霍林河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且对河流断流的原因(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影响)进行了阐述,目的就是使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思维链条,即水文(河流断流)→气候(愈加干旱)→地貌(洼地增多增大),至此通过对外力作用中风力侵蚀作用的知识迁移,便可得出由于流水作用减弱,风力作用加强,山前平原堆积的泥沙不断被侵蚀、搬运,从而形成大量风蚀洼地。本题充分展现了水平1中地理环境各个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的要素综合特点。
例2.(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图1)。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据此完成第(2)题。
(2)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例2满足综合思维素养水平1的表现特征。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本质上考查了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工业的布局与工业基础(历史悠久,基础设施齐全)、市场(东南沿海气候宜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劳动力、交通运输(临近港口,海运便利)等人文地理要素息息相关,符合多个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水平要求。
2.测评素养水平2的试题
例3.(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第(3)~(5)题。
(3)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4)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5)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例3与综合思维素养水平2的要求吻合。由图中经纬度大致可以判断这个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结合山峰图例,可判断图示山脉为长白山脉。由铁路要素的走向与河流要素的流向的相互关系可知,铁路线主要是沿河谷分布的。第(4)题中由于已经判断出铁路线是沿河谷分布,流向是从主峰流向四周,可知产品的流向是从山峰附近向外运输,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分布的知识迁移,定位到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从而可知长白山脉向外运输的产品为原木。第(5)题中“近些年来”体现了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即该区域铁路运输由盛到衰的变化原因,铁路运输逐渐废弃势必由于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连锁反应,通过调取相关知识可知,东北森林资源丰富(资源要素)→乱砍滥伐(人为因素)→出台保护政策,严禁乱砍滥伐(政策因素)→原木运输量减少(原材料因素)→铁路废弃。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多种地理要素在一定时间段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了某种结果的产生,这充分体现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模式,并可以据此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3.测评素养水平3的试题
例4.(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题目材料及图象见例2,据此完成第(6)题。
(6)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例4满足综合思维素养水平3的表现特征。面对题目提供的复杂材料信息,要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减少的原因,运用要素综合的思维方法,势必要建立起“需求量减少”“每种品牌和车型需求量减少”与其他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之所以产生车辆总需求减少的情况,可以从材料中“地广人稀”分析得出,进而建立起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少,市场规模小)→车辆需求量少这一要素联系逻辑;其次,通过对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的知识迁移,可知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较大,从而建立起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各类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减少这一要素联系逻辑;最后,材料中接连给出的二战后→1974年→1988年典型的时间变化序列特征,运用时空综合的思维方法提取材料可知,由于进口政策放宽,国外汽车品牌涌入,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本题充分考查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3的要求,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的角度对复杂材料给出的地理事象综合分析即可给出合理性的地域解释。
4.测评素养水平4的试题
例5.(2019年高考浙江卷)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据此完成第(7)题。
(7)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
A.距离市场较近 B.土地成本较低
C.人才资源丰富 D.运输距离较短
例5体现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4的部分要求。题目以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事象为载体,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丰富(资源要素),运送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售卖,看中的就是东部地区的市场广阔、需求量大的特点。本题难度不大,但是突出展现了资源要素和市场要素间的联系以及地方综合视角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形成了要素综合+地方综合的模式。
例6.(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图3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第(8)题。
(8)近些年來,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例6满足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4的表现特征。本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考查了现实中主题情境下的综合思维能力,题目中的主题是欧洲难民问题,也是当前世界热点问题。本题中要素是“人口”,地方则是限定了“欧盟境内”而非其他区域,“近些年来”则体现了时间序列的变化。近些年来欧盟境内人口状况的变化吻合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位一体的模式。联系当前欧洲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分析图3可知非欧盟籍青壮年人口比例增大可以减缓欧盟人口老龄化进程。
四、教学建议
1.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构建问题式课堂教学方式
当前,高考制度不断调整,普通高中地理新教材逐步面世,日常应按照2017版新课标开展课堂教学,对于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紧扣自然环境、国家安全等现实问题,创建主题情境,采取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回归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以形成综合思维能力。
2.重视知识迁移,在明确要素分类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
通过对2019年高考地理试卷综合思维素养水平的测评可知,高考试题在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背后蕴含着对基本地理原理、地理方法和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强化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在明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地理学科知识网络,不断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渗透时空尺度观念,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比较
综合思维观念包含着对地理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和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传授基本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插上“时空两个翅膀”,从时空两个尺度去综合分析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此外,在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区域认知素养的解读,通过培养区域关联和区域差异比较等地理方法形成地方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时空尺度视角下的地方综合思维习惯,以解决各种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