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

2020-07-24庄桂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胃粘膜腺体蒲公英

庄桂婷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胃粘膜上皮腺体萎缩,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特征。目前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病情得到控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药对CAG的症状缓解甚至疾病的逆转具有独特的优势[1]。笔者探讨了益胃生津汤对CAG的治疗效果,并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32例CAG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41~52岁,平均年龄(46.5±2.3)岁;参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49.5±3.1)岁。从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生产厂家:云南永安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38;产品规格:50 mg*12 s),口服,一次50 mg,早中晚各1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益胃生津汤。基本方为:丹参、黄芪、蒲公英各30 g,白芍、莱菔子各20 g,白术、麦冬、当归各15 g,乌梅、半夏、枳壳各10 g,吴茱萸2 g,炙甘草5 g,黄连6 g[2]。用水煎至300毫升,每日1剂,早晚服用。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的判定为,治愈:胃镜检查没有发现腺体萎缩,胃粘膜炎症完全消失,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胃镜检查发现腺体萎缩明显减轻,胃粘膜炎症基本消失,各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胃镜检查发现腺体萎缩有所减轻,胃粘膜炎症出现好转,各种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胃镜检查发现腺体萎缩没有变化,甚至加重。

对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痞满、嗳气以及纳差等。总分为3分。分数与症状严重程度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方法用x2检验;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x±s),行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情况

实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

3 讨 论

CAG在中医上属于“痞满”、“胃脘痛”、“胃痞”等范畴,临床表现多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由于其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采取中医治疗CAG,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表明CAG病变能够逆转。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益胃生津汤,包含丹参、黄芪、蒲公英、白芍、莱菔子、白术、麦冬、当归、乌梅、半夏、枳壳、吴茱萸、炙甘草、黄连。丹参能够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可以保护胃黏膜,预防胃溃疡;黄芪可补中益气,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胃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健胃,能够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将以上中药材联合使用,进行对症下药,能够通络化瘀,益脾健胃[3]。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2.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后中医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益胃生津汤对CAG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胃粘膜腺体蒲公英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蒲公英
蒲公英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蒲公英找家
可以吃的蒲公英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