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消毒流程优化对感染防控的效果分析
2020-07-24苏淑娴
苏淑娴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 苏州 215000)
在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消化内镜作为一种微创性的诊疗技术,被普遍用于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当中。下文便提出对消化内镜消毒流程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以参考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皆来自我院消化内科,设有专用内镜清洗室1间,清洗人员1名,硬件配置主要是清洗槽和有关器材。选择2018年1~4月期间消化内镜抽检结果和同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资料,作为优化之前的数据资料;并以2018年5~8月优化消毒流程之后的消毒效果及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作为优化后的数据资料。优化前后共计抽取消化道内镜和附件500件;优化前后各抽取住院患者300例:优化前的300例患者中,男、女组成分别是172例、128例,年龄值自23岁~71岁,年龄均值43.6±3.2岁。优化后的300例患者中,男、女组成分别是175例、125例,年龄值自25岁~70岁,年龄均值44.1±3.3岁。组成资料差异比值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 方法
优化前的消毒流程:①预处理:收集使用后的内镜送至消化内镜清洗室,进行清洁、擦洗。②酶洗:内镜浸泡在含酶清洗液当中,镜身反复擦洗,所有管道进行刷洗,连通全管路灌流器,经动力泵把酶洗液灌注到管腔当中,浸泡3分钟,做管腔清洗,最后做超声清洗。③漂洗:清洁之后的内镜连通全管路灌流器,经动力泵做彻底漂洗,并擦干内镜的表面和附件。④消毒:把干燥后的内镜放到万金兆元(主要成分次氯酸钠,有效氟含量2%±0.2%)消毒液当中,保持与全管路灌流器的连通,借助动力泵朝管腔当中注入消毒液,该过程持续时间不少于10分钟,之后以清水漂洗、擦拭干净,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2]。
优化方法:
(1)组建优化管理团队:组成人员有院部质控组和护理部质控组的有丰富临床风险管理、护理经验者。
(2)确定优化因素:团队成员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对本院消化内镜消毒流程中潜存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详细罗列出各个影响到消毒效果的因素,例如:内镜检查后未进行床旁清洗、消毒液、设备等等。
(3)对失效模式的确定和分析:以“头脑风暴法”,组织团队成员对造成内镜消毒失效的原因作出分析:
原流程潜存的错误:①没有使用达标流动水质做反复冲洗处理;②管腔刷洗的次数比较少;③酶洗/消毒时,腔镜浸泡的时间并不充足,或是未予以灌注;④重复应用了注射器、手套等;⑤刷洗用具的重复使用率高,而且没有消毒;⑥酶洗液/消毒液质量不合格;⑦清洗不够及时[3]。
相应原因分析:①没有充分做好水质量监测,或是操作流程未予以规范化;②没有反复采用流动水冲洗刷头上的污染物;③管腔刷洗的不彻底;④没有拆卸关节和按钮,未刷洗;⑤没使用气枪或者是高压水枪做充分的刷洗;⑥毛刷不配套或是有损坏处;⑦酶洗液/消毒液配置的比例不合乎标准要求;⑦患者数量多无有效周转/生物样采集错误。
1.2.4 制定优化方案
结合医院、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优化措施,改进现有消化内镜消毒流程:①针对清洗不彻底的问题,加设专职的消毒人员,并购入充足数量的内镜,通过随时的抽查、监测保证清洗质量。②针对清洗流程存在错误:加强有关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清洗的手法,高压水枪注水注气时间在30 s以上;强化毛刷质量管理;各槽、用具均需每日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消毒处理。③针对酶液/消毒液的优化:保证所购入的产品都要有合格证,并严格按照比例要求加以配置;每天都应监测浓度;清洗后的内镜擦干/吹干之后再次放到酶液/消毒液当中。④针对清洗不及时问题的优化:增多消毒工作者;明确要求并督查已用过的消化镜做床侧清洗,规范送至消毒液消毒流程。
1.3 效果评定
1.3.1 消毒效果
以涂抹与冲洗采样法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①涂抹采样法:取无菌棉拭子沾湿采样液,均匀的涂抹在内镜表面上,并把棉拭子头剪断装至有中和剂的试管当中,以此检测。②冲洗采样法:取10 ml采样液将其注入到内镜管腔当中,做反复的荡洗处理,于出口段,对采样液用无菌试管予以接收,后送检。上述采样均做细菌定量培养,对菌落数进行记录[4]。当细菌总数量≤20 cfu/条内镜,同时无致病菌检出的情况,视为消毒合格。
1.3.2 医院感染
对比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前后,同期住院采用内镜诊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数据处理
数值加入SPSS 21.0予以计算,消毒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表示成例、率方式,实施卡方检验,P<0.05,出现计算数值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前后的消毒效果
优化前消化内镜镜体与附件消毒合格率为94.4%、95.6%;优化后消化内镜镜体与附件消毒合格率为99.2%、100.0%。优化内镜消毒流程后消毒合格率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前后的消毒效果[n(%)]
2.2 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之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由优化前的1.3%降低到0.0%,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因消化内镜及其附件具有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以及精密度高等特点,所以消毒灭菌有一定难度。加之其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数量有限,配备的专业检查工作者也不多,在不能确保一人一镜使用、彻底的消毒时间前提下,易于造成交叉感染。
本文研究主要采取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这一安全风险评估手段,针对消化内镜消毒流程当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评估、分析,通过组建研究团队的方法,对潜存问题做出分析、规划,找到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通过精准评估,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来落实对消化内镜消毒流程的优化改进,使该流程更符合医院规范,更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
基于内镜在消化内科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频率越来越高,随之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有了增高的态势。体液不可置否的是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彻底进行内镜消毒的话,很容易由于体液的留存而加大患者感染发生率,直接影响到其疾病康复。因此,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消化内镜感染,医院应重视起内镜消毒的管理工作,并重新审视以往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举措,以此保证消化内镜消毒合格[5]。
因内镜是由较特殊材质制作而成,对于高温、高压这样的特殊环境耐受度并不高,所以这也是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次实验研究当中,由数据结果来看,在优化了内镜消毒流程之后,消化内镜及附件消毒合格率较之于优化前有了大幅的增高。
综而可见:通过优化消化内镜消毒流程,一方面能保证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对感染防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