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分析
2020-07-24尹莉娜胡亚利
杨 洋,尹莉娜,边 晖,胡亚利*
(汉中市口腔医院,陕西 汉中 723000)
西帕依固龈液由没食子制作而成,在治疗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齿酸软、咀嚼无力、牙龈出血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牙周基础治疗则是能够进一步消除致病因素,将炎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将西帕依固龈液和牙周基础治疗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升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成效。为此,文章现就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问题进行探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0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5.5岁;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4.5岁,两个小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治疗的时候均采取超声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这一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3毫升到5毫升的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含漱2-3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吞服的现象也可以忽略不计,每天含漱三次到五次。对照组患者采用10毫升的复方硼砂含漱液进行治疗,在含漱液中添加五倍左右的温开水进行稀释含漱,含漱五分钟,在这个期间不能够出现吞咽的现象,按照以上的方式每天治疗三次到四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含漱之后的一个小时以内是不能够喝水和吃食物的,也不需要应用清水再次含漱,目的是提升口腔内部药物的效果。两个小组患者按照各自的方式治疗两个星期,在复诊的时候检查牙龈指数、龈沟内部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治疗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
根据有关规定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其中,显效的判定标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出现明显减轻的表现,GI和SBI指标和之前相比至少下降二分之一左右,PD至少减少2 mm。有效的判定标准是患者的局部牙龈出血和疼痛症状降低,PD至少减少1 mm。无效的判定标准是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均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专业的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表示,应用卡方对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卡方加减S的方式进行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如表一所示,根据表一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表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d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早产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慢性牙周炎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炎症和牙周袋形成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牙周基础治疗则是能够进一步消除致病因素,将炎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西帕依固龈液在治疗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齿酸软、咀嚼无力、牙龈出血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牙周炎治疗成效。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能够更好地改善妊娠期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减轻局部炎症,且用药安全,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