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24刘淑颖茹荣芳
刘淑颖,茹荣芳,张 燕
(石家庄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当今时代信息化、科技化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质量的教育事业亟需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高素质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1]。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需要从教师教育的源头抓起,新时代的学前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教育信念和情怀,还要有过硬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探索统筹学前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研究并实践探索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教育乃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举措是有效推进高校育人体系构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育人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整体和谐的进行教育的过程,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三全育人”能够将人、时间、空间因素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整体协调,系统推进,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2]全员育人体现主体性、主导性要求,全过程育人体现了时间性、持续性要求,全方位体现了空间性和保障性要求,三者是“人、时、空”的辩证统一。[3]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是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挥全体教师(含专任教师、辅导员、幼儿园导师等)的育人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管理、服务、环境、文化等隐性教育机制,融合儿童文化和高校文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优秀、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强的卓越幼儿教师。
(一)人才培养是凝聚各类资源,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过程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遵循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在育人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穿插交融,在时间维度上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变化有不同的侧重,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划分育人过程为三个阶段,是一种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全程性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三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遍及高校或幼儿园,而且有一定的时空交叉,无论是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专业成长三阶段“BAKA①“BAKA”是“Belief,Attitude,Knowledge,Ability”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向学生的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方面的发展。”课程教学育人体系还是“五习”双导师协同实践育人体系都需要凝聚各种教育资源,动员全员共同参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优秀、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强的卓越幼儿教师。
(二)人才培养是融合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全过程育人过程
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可大致分为课程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操作两方面。理论学习方面,构建基于幼儿教师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深化和完善对岗施教和对证施教,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按职业岗位需要确定职业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幼儿园及幼教机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将素质培养融入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目的的教学中,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操作方面,人才培养坚持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投放在诸多的“真实情境”中,以幼儿教育活动、生活环节等将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自然而然地划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单元,这种嵌入实际环境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深入其中,充分了解幼教工作的内容、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等内容。
(三)人才培养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全方位育人过程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将“能力为重”定位为幼儿园教师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对于学前教师的要求已经由“会上课、上好课”逐渐向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创造环境、提供支持、对话互动的价值取向转变。因此,作为准学前教师,学生需要将课堂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念转化为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如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此外,教育实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发现、分析、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夯实从事幼教事业的专业技能。
二、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设计
在德育为先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按照全员协同育人、全过程育人、多位一体全方位育人相结合的育人格局,创新育人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5]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幼儿教师为培养目标,基于幼儿园、高校的育人平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融合儿童文化和大学生文化,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其内部框架包括专业成长三阶段“BAKA”课程教学体系、“五习”双导师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和内外部结合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意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具体如图1所示。
(一)专业成长三阶段“BAKA”课程教学体系
该体系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遵循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穿插交融,在时间维度上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变化有不同的侧重,是一种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全程性的立体化培养模式。“BAKA”指向专业信念(Professional belief)、专业态度(Professional attitude)、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knowledge)、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ability)。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学前教育“BAKA”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即“一信念”:以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专业信念;“二态度”:“对幼儿的态度”和“对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三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教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三种专业知识”;“七能力”:环境创设能力、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能力、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专业成长三阶段的第一阶段为专业成长初期: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上学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以高校为本组织教学,此阶段是专业认知、专业理念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成长中期:第二学年下学期、第三学年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做”的问题,属于实践性学习,由教师和师范生的活动构成的教育场景支持,以幼儿园为本组织教学;第三阶段为专业发展期:第四年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专业能力综合检验和实践,以高校和幼儿园两地实践性学习为主。这三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遍及高校或幼儿园,而且有一定的时空交叉。该体系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通过体验与感受,引导师范生获得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二)“五习”双导师协同实践育人体系
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中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提升综合育人水平的重要环节,[5]协同实践育人体系以“双导师协同”和“五习”为抓手,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多类型的育人平台。“双导师协同”是指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作为“双导师”共同承担职前教师的学习指导任务。“五习”是指学习(体会、思考)、见习(观察、接触)、演习(模仿、体验)、研习(研究、探索)、实习(行动、反思),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涯的全过程。
图1 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具体而言,“学习”指专业认知的学习,主要有理解儿童在认知、社会性、情感、道德和身体上是如何发展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品性等。“见习”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观察、接触把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中的内容与实践情境联系起来,将课程学习与见习交织起来。“演习”是在虚拟的教育场景如实训室中通过模仿、体验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这一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儿童发展、学习、行为与激励等理论与儿童教育情境联系起来,直接感受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研习”指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行动研究,以证据为依据,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策略能够培养职前幼儿教师的探究意识与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反思教学与儿童学习。最后,“实习”即应用所学的理论与概念,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直接的教学行动与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保教知识和能力。
(三)内外部结合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
育人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保障机制两个层面,两者虽然主体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不同,但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为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内部支持系统从价值理念、制度安排、师生互动、资源环境等方面确保教学质量。一方面,为每位新生配备专业导师,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有效互动,给学生以生活上、学习上的专业引领,另一方面提供充足平衡的环境资源如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学院图书室、资料室等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外部保障机制包括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督导、本科教学评估和师范认证等,保障提升教育质量。
三、基于“三全育人”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以生为本,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1.教书育人:确立学生中心、应用导向、持续发展的理念
应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对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首先,采用以“课例研究”为核心的课程理论教学方式。即以“课例”为核心,通过自主学习与案例讨论、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使用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职业实操教学方式。即依托“校内校外”协同创新培养平台,进行实践教学。由兼职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一线工作岗位,参与幼儿园班级的教学与管理,承担幼儿园的实际岗位任务,在真实的行业环境中锻炼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再次,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慕课、微课、资源共享课等网络课程资源服务课程教学,构建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应探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课程育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建构全学程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
要树立“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建成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为要素全学程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打造“理论学习模块化、实践训练常态化、科学研究实战化”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全方位拓展高校与幼儿园合作。课程上全程延通实践,内容上全面整合理论与实践内容,体系上全维统整。借助课程资源库和协同创新平台,实施模拟性实践教学,进驻合作平台获得实践性体验,在真实的体验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构建基于幼儿教师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深化和完善对岗施教和对证施教,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按职业岗位需要确定职业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幼儿园及幼教机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将素质培养融入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目的的教学中,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计坚持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围绕幼儿教师相关岗位专业能力培养,重构专业知识,确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构建全学程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科研育人:凝练专业特色,提高研究、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强化“科研的核心是育人”的共同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增进社会责任感,发展和改善自身的儿童研究能力、自我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等教育实践智慧。期冀学生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自主成长,又要研究儿童,逐渐成为儿童研究者和反思性实践者。此外,开展与课程配套的学前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基本资料建设,将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及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凝练特色,推动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及时转化,编写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丰富专业的课程资源。通过老师们的科研引领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课题项目,深入幼儿园观察、调研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二)关注学生发展阶段性需求,实现全过程育人
1.实践育人:校内融通、校园联合、强化应用能力养成
坚持知行并举、学用结合、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打造“校内融通、校园联合”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校内融通”是指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专业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专业背景下的专业能力。“校园联合”是指学校与当地教育局及幼儿园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依托双方资源优势,共用实习实训基地,将职业认知、技能训练、教育见习、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践课程贯穿四年学习中,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强化教育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重视校企、校校协同培养,积极探索校企等部门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合作部门提供的人力资源、实训资源等建构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优势资源的共享,确保一流的育人质量。
2.服务育人: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理念,拓宽靶向服务育人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使教师队伍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秉承全方位、多角度理念探索服务育人模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鼓励教师采取学历进修与短期培训学习相结合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外,尤为重视教师教育服务幼儿园教育实践一线、服务于社区幼儿教育,充分利用合作部门提供的人力资源、实训资源等建构人才培养平台,确保一流的育人质量。服务育人涉及幼儿园课题研究与指导、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教师发展、学术讲座、家长讲堂等。此外,基于优秀教师与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建设学前教育领域集科学研究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平台,形成师生可实际获得科研与实践能力的教育服务力量,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示范典型。
图2 全学程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三)联结各方育人力量,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1.管理育人:以“培养质量”为核心,完善内部支持系统与外部保障机制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起内部保障和外部审核有机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明确应用转型发展的专业办学方向,结合国内同类专业的办学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以及学校专业办学的实际,确立差异化与特色化发展的定位,科学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凸显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特色,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多样成才的需求。管理育人秉承全员参与理念,即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共同参与育人过程,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优秀校友、校外行业知名园长、专家、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创设。依据专业特点、育人需求和市场职业需求,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手册及技能考核评估办法》,突出培养卓越的幼儿园教师技能,并将考核评估常态化从而形成学前特色的教育文化。通过制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制度》《教学大纲制定与修订》《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细则》等制度,掌握用人单位等需求和满意度,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引导专业教师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2.文化育人:打造儿童文化,发挥文化引领的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6]教师教育者应营造“关注儿童,研究儿童”的文化,为学生构建起独特的儿童文化。为了将质量保障的意识扎根于专业建设过程,可通过教研室活动,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打造专业教学”等工作,从理念层面帮助教师树立质量意识,通过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营造有信念的专业质量文化氛围,着力打造有情怀有特色的儿童文化。与这种文化氛围相对应的是,凸显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书画比赛、讲故事比赛、钢琴弹唱比赛、手工作品展示、设计创作绘本图书、幼儿游戏指导校园公开课等,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及对幼儿园工作的认知与兴趣。此外,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女生部、文艺部、书画部也可营造出丰富的文化育人氛围。这些师生共同打造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合力可提升对学生的文化引领,使大学生文化与儿童文化走向融合。
3.组织育人: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强化育人辐射能力
为更好地发挥组织育人的功效,发挥党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推动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等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的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党员教师应定期开展“党员教师进宿舍”的活动,通过走进学生宿舍,谈心交流,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与组织上的保证。要开展既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又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专业的成长。此外,“学生辅导员”制度也是组织育人层面的创新之举,即为每个班级安排高年级优秀学生辅导员,协助辅导员老师参与班级管理,与低年级学生分享学习经验、规划大学生活、交流思想,使双方获得双赢的成长。还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梯队、班级、宿舍在学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出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在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活动中,教研室教师可从方案撰写、可行性论证、展示操作、反思总结等多方面为学生提升全方位的指导。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个整体育人的过程,基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管理制度等方面都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和改进措施,以培养出具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素养的学前教育骨干力量。“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举措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将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融于育人各个环节,探索统筹学前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有利于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现高校育人体系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