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福春:以硬实力战“疫”静心筹谋疫后发展

2020-07-24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海淀科室医疗

厚积薄发,海淀医院经年磨砺成就强大感染团队,全院协同彰显战“疫”硬实力;静心思辨疫后发展,精心布局“一科一策”,海淀医院筹谋顺势作为,更上台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北京市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继2003年“非典”后再一次站上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只是17年过去,他由当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非典”病区的一名主管,转变成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院长。

两相对比,张福春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坦言,“当院长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压力大大超过当年!”而回首当年,他脸上呈现出采访中最多重的表情变化,时而凝重,时而又兴奋,并伴随有肢体语言……

“2001年我刚从德国进修回国,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本来是在院内‘非典’救治的第三梯队;但防控形势的恶化,很快上到前线,带领几位年轻医生,主管医院的非典病房。”张福春回忆,出于医生的本能,自己没考虑救治以外的事情,当天他是在病房医护人员近乎崩溃的眼神中进的病房,“我进到床边逐一查看了每个病人,回来再与管床医生讨论病情,出医嘱,记录病程……大家以最快速度进入了工作状态!”

定点医院院长的工作状态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海淀医院名列其中,也是常住人口近350万的海淀区唯一一家定点医院。

事实上,海淀医院在1月22日院内例行的干部会上就进行了战时动员,并成立了防控小组;继而医院将发热门诊从以往的16小时工作制恢复为24小时全天候,并启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负责疑似患者的筛查留观。与此同时,医院梳理、明确了内部报告流程,做好重点科室及其他科室春节期间的排班安排。

全面投入院内工作安排与疫情防控,隔离病房是一大要务,张福春介绍,医院西楼曾经在非典期间用于救治患者,用的是分体式空调,人员、物资动线为东进西出,符合传染病救治对建筑的要求。很快,医院将这栋楼的二层病房全部腾空,开放发热病房33间、病床86张。另外在楼内准备好三层,又备用一层病房,“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扩充病床量为400张。”

这一数据在2月4日晚北京市政府就“院内感控措施落实”的会议中,得到了副市长卢彦的特别嘉许。张福春回忆,“这次会议上,我报告了海淀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的前期准备及当前的运行情况、隔离病房的床位,我还特别介绍了医院围绕护工、保洁、保安等第三方外包公司、辅助人员进行的防控培训,这也让市领导十分认可!”

海淀医院针对上述人员的培训是真正的系统工作:首先,考虑到疫情中线上培训无法做到人人上线以及跟踪考核,因此医院与所在公司谈判,要求公司进行培训,并优选人员上岗;其次,第三方公司选派到院的人员,由院方后勤部门再分组培训,并责任到人,考核上岗;最后,避免这些人员进到核心业务区,如重点病区内的医疗废物处理等一律由护士严格按院感规范操作,包装完善后在病区外与保洁人员交接。

应急指挥部确保各条线工作高效有序

工作得到认可,张福春表示需要特别归因于医院在1月28日建立的战时体系。他表示,“全院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疫情防控部由医疗副院长负责;服务协调部由党委书记负责;保障部由后勤副院长负责;医院同时制定防控联席例会制度,每日早9点进行的疫情防控工作会上,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疫情防控为首,医院各科室通力合作,以感染疾病科为主、各内科科室支援夯实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放射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专家组成专家团队随时应诊、投入会诊,确保医院开辟的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就医绿色通道”。防控部的同志常常驻扎在一线,一点一点地检查,很多工作是现场指导落实的。防疫的要求就是命令,保障部门全力满足。服务部门生活慰问、宣传鼓劲一样不落。医院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医院整体在高效运转。

海淀医院围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及疫情防控,引入了数项中关村高科技成果:机器人“小豹”进入隔离病房,参与辅助医疗工作;自动消毒车“小龙”承担病房的日常消毒工作。国内领衔的新型CT设备,通过天眼AI采集系统,无需患者脱下口罩,就能智能识别人脸及全身位置信息,自动调整扫描床的高速、进床深度,实现智能定位与摆位。大大降低了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引入“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300幅胸片仅需10秒即可处理完成,辅助诊断、量化评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变得更为高效。

张福春介绍,自己作为院长,每周到隔离病房大查房一次,“既是鼓舞医务人员的士气,也让患者更有信心!”他笑着告诉记者,有一次查房,“一位患者听到我们说他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情不自禁就拥抱了我……我想,在海淀医院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对我们的医疗条件以及医疗服务都是相当满意的。”

事实胜于雄辩。2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推动自愿无偿捐献血浆,媒体舆论也加快了相关宣传。“我们医院对出院患者进行动员后,实现了100%自愿捐献血浆。”张福春如是告诉记者。

中西医结合,真正做到“一人一方一策”,也确保了患者较好的住院体验。海淀医院设立了中西医双查房、双组制度,建立“三类三步骤”救治机制,至1月底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入院患者得到中医药治疗。

“我们请来多位中医专家包括退休老专家,让他们到病区外,与病人床旁的医疗机器人进行连线,由机器人实时扫描患者舌苔,并与患者视频对话交流之后,进行开方;药房配药、熬制好之后送到患者床旁服用。”张福春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乏力、腹泻、纳差等症状很快缓解,部分患者的胸部CT等检查也提示炎症吸收加快。

作为海淀区域健康医疗中心,海淀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诊疗服务,尽最大努力确保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正常开展。

疫情期间,除停止择期手术、一般患者住院外,危急重症患者住院及手术正常开展,医院急诊维持7×24小时全天候运行,并应患者需求增设牙科急诊。3月31日采访当天,张福春就表示,上午自己到导管室指导的心脏介入PCI手术就有4台,“上两周,PCI就完成了15台,几乎每天都有。”

医院门诊在春节后基本全面开放,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就医秩序,实施三级预检分诊制度下,所有窗口排队区域标示一米线,候诊区座椅实行间隔就坐;分隔呼吸科、耳鼻喉科候诊区。根据就医情况,科室实行弹性工作制,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并动态调整相应的接诊流程。住院病区更多的基础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大大减少了陪护。设血透患者家属等候区,对血透患者及家属进行排查,严格探视管理。血透室的防控经验被“健康界”报道,上线一天就有8万人浏览。

张福春介绍,3月初,医院此前停诊的体检部在区内率先恢复开放,“一方面为中关村高新科技企业复工复产、员工体检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方便我们自己的医务人员做体检,他们平时的工作也很忙……”

十人医生团队的强大感染疾病科

无论是作为一院之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体会,还是医院成立的疫情防控部的功能发挥,张福春在接受本刊采访期间都做了重点介绍,但他首先向记者介绍的却是海淀医院一支“不可复制”的团队,那就是有着近十位医师的感染医学科。

“大约五年前,我们也曾经走到感染科如何发展的十字路口。”张福春回忆并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科与疾病控制科于2015年合并,科内7个人业务互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具体指导、管理与监督。医院护理部另有3人负责护理院感工作。

1 海淀医院于1月28日成立的应急指挥部运行至今,确保了各条线工作高效有序。

2 海淀医院急诊科始终保障各类急症患者的救治;为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急诊发挥起“第一防线”的功能。

“当时我们未走寻常路……”张福春笑着介绍,考虑到平战结合的问题,医院给感染疾病科同时挂牌综合内科,“他们出发热门诊,还有一个28张床的病区;该病区后来也成为医院的全科医学病房;主要接诊、收治各种发热性疾病,或者相对复杂、其他科室认为棘手的内科患者。”

2018年,感染疾病科主任董建平提出到海淀西北部的温泉镇与基层机构合作开社区病房,他希望给年轻的医生搭建平台,促进他们成长,医院给予了大力支持。正因此,海淀医院感染疾病科这支12人医师团队中,老、中、青各年龄层分布均衡,确保了队伍的战斗力与发展潜力。

“有个秘密,董主任和她的护士长也是医院感控科二正副主任。”张福春肯定,感控科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淀医院的院感工作把功夫下在了平时,将三级网络体系管理落地,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和疾病控制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管理制度与措施,并组织实施。医院常态开展兼职院感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室监控人员做好制度落实、培训与教育、开展督导及上报工作。

疫情发生后,感控科与护理部相关人员合并办公,同时聘请有经验的退休感控专家回院指导把关。全院上下一盘棋,迅速将制度措施贯彻落地。感控管理部门集中力量对重点关注的、具有感染率高或引发感染风险高等特点的科室,针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做好重点预检分诊及排查;针对风险操作,强化人员防护;对重点区域及高风险区域及使用仪器设备的,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增加消毒频次和消毒范围,全院化体系化防控加上对重点部门、环节和人群特别防控,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零感染,提供了坚强保障。

院长语录

◎海淀医院的院感工作把功夫下在了平时,将三级网络体系管理落地,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和疾病控制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作为海淀区域健康医疗中心,海淀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诊疗服务,尽最大努力确保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正常开展。

◎“每临大事有静气”,静下心来反思、筹谋、规划,是海淀医院、医院各科室自二、三月间已经启动、正在展开的工作。

即刻进入“战时状态”的急诊先锋队

厚积薄发,还体现在海淀医院急诊建设与持续强化中。2017年,为了彻底改善患者急诊就诊流程,医院支持急诊科完成了区域改造,同时完善了急诊内科、急诊神经科、急诊骨科、腹痛急诊等多学科急诊就诊窗口,扩大了急诊抢救室、留观区,新建了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并为可疑传染病患者设置了专用隔离间,区域改造极大顺畅了患者就诊流程。

每年抢救数千例危重症患者,接诊近10万名急诊患者,历练了这支特别能战斗、梯队结构合理并能胜任各类医疗急救工作的急诊队伍。

在疫情发生后,面对尚未来得及排查的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面对高风险操作,按照预案,急诊团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不畏惧不退缩,将顺畅的救治通道、多年所积淀的专业技术、临床经验、应急处理能力等高效运用,为患者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救治。

在医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疫情肆虐时保障了各类急症患者的救治。恢复时,也是医院的第一防线,目前住院患者中三分之二来自急诊科。张福春介绍,这些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

步步为营 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如上所述,海淀医院在疫情期间急诊全天候运行,并增强服务内涵;医患互动,这让急诊成为张福春了解患者需求的一大渠道。“我们3月初就陆续接诊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一些心衰患者到院时的病情很严重……”这说明一些慢病患者的医疗需求在疫情期间未能得到满足。

此前采访中,张福春曾经坦陈自己的观点:在北京海淀区这样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一部分人群比如老年人仍然存在“就医难”的问题。

“老年性疾病呈现综合征,如跌倒、痴呆、尿失禁、耳聋等,且常有两种以上疾病并发,处理起来相对棘手。”张福春表示,这类兜底的工作需要区级的公立医院来做,而且要做好,因此海淀医院自2015年起即在全院推广老年医学理念,建设老年医学平台,如,骨科与老年内科共同建设老年髋关节治疗中心,保障了医疗安全与质量,更多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

2016年,医院按国际标准设置了安宁养护病区;2017年该病区周转人次达120人,收获了极好的社会效益与口碑。医院还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首批授予“老年友善医院”称号。

在海淀医院,“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长期超过一半以上;至3月中下旬,前来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日渐增多。”张福春介绍,尽管整体业务量相较去年同期仍存在比较大的落差,但医院决心好好利用这一业务量不饱和的“休整期”,着眼未来求发展。

业务量不饱和,医院运营无疑面临压力,张福春毫不讳言,“我们现在喊出的口号就是‘自救’!”他告诉记者,海淀医院在疫情暴发后大约6~8周即开始思考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的问题,张福春本人还在院领导办公会上提出,让大家看看隔壁的眉州东坡酒楼,在餐饮业受到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他们在疫情中是怎么做的?“从年夜饭订单被陆续取消开始,这家餐厅就开始‘自救’,将库存的蔬菜、冷冻食品摆出来卖;发现消费者有需求后,开始让总部从四川大量供给,后面开始做精加工,与超市合作做‘家庭厨房’……这样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样值得医院学习!”

1 海淀医院对出院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动员后,实现了100%自愿捐献血浆。

2 随着疫情警报响起,海医人以最快的速度筹备病房,全员踊跃请缨投入战“疫”。

“每临大事有静气” 休整期筹谋更上台阶

“自救”是起点与初衷,但不可匆忙而盲目。张福春引用起《菜根谭》中的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告诉记者,静下心来反思、筹谋、规划,是当前海淀医院、医院各科室已经启动、正在展开的工作。

第一,经此一疫,各科室包括职能部门,很多短板被暴露。如何修补,需要科主任、负责人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约谈、改进,“这是一个补短板、疏通血脉的时机!”

第二,科室规划的问题。一方面,疫情对科室的现实影响需要进行全盘的分析,哪些因素科室能克服,需要院方提供怎样的帮助,科室需要拿出细致的方案;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包括梯队建设、新技术开展、进修培训等计划,以往业务繁忙期来不及思考的问题,在此休整期可以做全面、深入的讨论与规划。“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全院每一个科室都在积极行动,有科室经过与院领导班子讨论后已经修订拿出第五版、第六版的方案!”

张福春介绍,至3月底,海淀医院领导班子逐一与科主任、科室核心小组围绕“一科一策”开工作会已经持续了三个星期,着眼于科室建设、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重点提出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的发展方向。

第三项重点,提升效率的问题。张福春介绍,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医院组织了专题会议与学习,“但并未完全深入,也没有落实到不同的科室与岗位的细分指标。”他表示,“一科一策”的科室“大会诊”中,绩效考核的方案是重要事项,不同的科室需要铆定个性化的、能切实发挥“指挥棒”功效的指标。

第四,更加改善服务、提升患者体验的问题。“平时业务量大,人手紧张的时候,服务往往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张福春表示,“休整期人员较充裕的时候,各科室恰好可利用这个时机,探索与实施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的问题,看看在哪些细节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张福春与海淀医院领导班子认定,此次疫情后,全社会必将更加重视健康;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也将更高、更多维度,他表示,“社会的需求构成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顺势作为!”

七十多年前,海淀医院带着红色基因来到北京;其前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卫生科,1949年随党中央毛主席从革命圣地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1956年正式更名为海淀医院。2018年,医院与北医三院融合发展迈过五年,在职工数维持不变的基础上,住院人次、手术量等业务量提高了80%;医院还在当年成为北京大学教学医院,并崭新定位为与中关村科学城相匹配的区域健康医疗中心!以抗“疫”胜利为新起点,士气满满的红色海医人正稳步踏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海淀科室医疗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飞吧!少年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