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花外围裂缝性储层欠注水井治理技术分析

2020-07-24杨茜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20年7期
关键词:压裂液物性水井

杨茜(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1 储层欠注井情况

随着外围储层注水开发的深入,欠注井数逐年增加,地层能量明显不足,影响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统计目前欠注井共有861 口1 835 个层段,占注水井总井数的37.98%,平均单井注水压力15.3 MPa,日配注27.3 m3,日实注12.7 m3,而其中外围区块欠注井比例达到54%以上,平均单井日欠注超过14 m3。从储层欠注井情况分区统计看(表1),欠注井由北向南呈逐渐加重趋势,特别是敖A 区块出现了成片欠注的情况,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2 欠注原因分析

2.1 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

敖A 储层以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沉积为主,平均有效孔隙度为21.6%,空气渗透率为13.3×10-3~40.9×10-3μm2,油层孔隙发育、连通性较好,颗粒孔隙中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表面共生绿泥石与伊利石,由于砂体发育薄差、渗透率低、孔隙泥质含量高,使得后期生产过程中注水压力高,吸水能力差[1-2],形成长期欠注井。

2.2 难以建立有效驱替

敖A 区块发育近东西向天然裂缝,在以往井网条件下,对敖304#注入井采用示踪剂进行验证,东西向示踪剂突破时间短(水井同排方向),见剂浓度明显,且后期生产过程中东西向含水快速上升,而非东西向未见到显示,敖304#注入井示踪剂测试情况见表2。分析原因主要受天然裂缝影响,造成不同方向的注水差异,为此,在敖A 区块改为线性注水方式,避免了裂缝性见水的情况,但南北向的注采关系(非裂缝方向),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关系,造成注入端压力高,吸水能力差,形成长期欠注井,而油井端表现为地层能量不足,采出程度低的情况。

表2 敖304#注入井示踪剂测试情况

2.3 近井地带严重污染

近井污染的原因,一是受注入水悬浮颗粒、含油杂质、硫酸还原菌等有机杂质影响,形成一定半径的污染带;二是井底压力高,地层出油出蜡,在水嘴或近井地带形成堵塞,多见于转注井。由于污染堵塞地带的形成,造成井筒附近渗流能力降低,使得注入压力提高,吸水量减少[3]。

3 欠注井解堵增注技术及分析

通过对外围区块储层物性条件分析,确定影响区块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4-6],针对储层物性差,建立有效驱替难,近井污染堵塞的问题,采用压裂改造为主[7],化学解堵为辅的方式,提高欠注井治理效果。

3.1 增注工艺优化

3.1.1 压裂液优选

由于敖南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敏感性强,需要低污染、低残渣及稳定性强的压裂液体系,降低储层伤害,同时提高裂缝控制体积,目前可应用的压裂液主要有:胍胶压裂液、清水压裂液[8-9]及清洁压裂液,通过组分及物性特点分析,选用携砂能力强、残渣含量低的“聚合物+表活剂+黏土稳定剂”的清洁压裂液,水井压裂液特点见表3。

3.1.2 工艺优化

敖A 区块主要以线性注水方式为主,对受储层物性及砂体影响出现的欠注井,根据储层物性条件及裂缝特征,采用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缩短有效趋替距离的方式改善欠注井注水效果。

1)对于砂体发育较好主体席状砂储层,利用深穿透的方式强化邻井注水干扰,提高注水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注水效果的目的。设计单层砂量由6~7 m3提高到10~20 m3,平均裂缝穿透比由15%提高到35%,提高水井注入效果,及同排水井干扰强度,增大非裂缝方向的波及体积。

2)对于发育较差的非主体席状砂储层,利用小层对应压裂的方式,注入端采用深穿透方式提高注水干扰强度,采出端采用转向压裂方式,缩短有效驱替距离,在南北向建立有效驱替关系,达到有效治理欠注井目的。

3.1.3 配套工艺优化

为保证压裂后降压增注效果,避免裂缝有效支撑体积前移、缝口闭合,采用“发泡剂+尾追树脂砂”的方式,利用发泡剂产生热量软化树脂砂薄膜,变缝口支撑剂点接触为面接触,提高缝口支撑强度,避免出现缝口“包饺子”现象,降低压裂改造效果,根据施工经验,设计单井发泡剂用量1 000 kg,尾追树脂砂2 m3,可达到有效支撑缝口的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敖南储层的长期欠注井,采用“清洁压裂液+黏土稳定剂+增大裂缝穿透比(或对应压裂)+尾追树脂砂”的改造工艺,提高欠注水井的降压增注效果,达到解除污染、建立有效驱替,完善注采关系的目的。

3.2 解堵工艺优化

由于外围区块部分井为转注井,受注入水温度影响,近井地带容易出现死油死蜡,造成近井地带形成堵塞污染带,使得注水压力增大,吸水量减小,针对这类井采用压裂、解堵综合改造的方式。一是压裂工艺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在设计上根据井网条件及砂体发育,采用深穿透或对应改造的方式,增大波及体积,缩短驱替距离;二是化学解堵解除近井死油污染,设计采用自生CO2解堵方式,产生热量及CO2气体,溶解死油死蜡,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解除污染堵塞,保证近井地带吸水能力,达到解堵增注的效果,自生CO2解堵机理及工艺体系见表4。

表3 水井压裂液特点

表4 自生CO2解堵机理及工艺体系

4 工艺技术评价

1)通过提高裂缝控制距离、增大穿透比及对应改造的方式,可有效提高物性发育差、有效厚度薄、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储层的长期欠注井的治理效果,相比与常规方式,累计效果明显增加。

在敖A 线性注水区块,对比相似储层条件井,2017 年实施6 口井,相比于2014 年单层砂量从6~7 m3,提高到10~20 m3,大幅度的提高了裂缝的控制程度及沟通距离,对比压后效果,日增注提高11.4 m3,有效期延长134 天,累计增注提高1 862 m3,邻近油井也见到了增油效果,井组平均增油达到157.3 t,平均单井取得经济效益35.7 万(45美元/桶),通过提高裂缝控制距离,缩短驱替距离,有效提高欠注井治理及连通油井的增油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4、2017年敖南区块欠注井压裂效果统计见表5。

2)采用压裂+化学解堵方式治理出油欠注井,解除井底堵塞水嘴的死油、死蜡,同时利用压裂改造技术,增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欠注井治理效果。

以敖300#井为例,该井2012 年3 月油转水,初期日注水40 m3,正常注水360 天,欠注720 天,以往测试过程中发现出油、出气严重,投注以后吸水效果差,为长期欠注井,敖300#井以往生产曲线见图1。为改造吸水效果,2017 年实施压裂改造,初期注水效果较好,由于出油出蜡,注水效果变差,采用自生CO2化学解堵方式,解除近井堵塞,疏通裂缝通道。压裂设计上采用深穿透方式,单层砂量10~18 m3,裂缝长度80~140 m,提高波及体积,同时解除死油死蜡堵塞,设计解堵半径8.1 m,以0.35 m3/min 排量注入52 m3药剂,生热剂以1∶1 比例笼统注入,达到解堵目的。

图1 敖300#井以往生产曲线

利用压裂和解堵后,该井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初期增注15 m3,压力下降3.5 MPa,截止到2018 年11 月累计增注2 720 m3,有效期达到了256 天,降压增注效果显著提高,敖300#井压裂及解堵后生产曲线见图2,改变了长期欠注的情况,注水30 天后邻近油井见到了增油效果,日产油提高了0.5 t,累计增油189.3 t,获得经济效益42.9万元。

表5 2014、2017年敖南区块欠注井压裂效果统计

图2 敖300#井压裂及解堵后生产曲线

3)针对外围裂缝性储层欠注井比例高,常规改造方式基本无效的情况,通过欠注井特点分析,欠注类型划分,采用针对性的改造技术,通过个性化设计,现场共实施7 口井,平均单井累计增注达到了2 037 m3,平均单井组油井增油162 t,获得经济效益36.7万元。利用这种改造技术及设计方式,不仅提高了外围欠注井治理效果,也改变了以往常规改造方式油井不见油、无效益的情况。

5 结论

1)葡萄花外围储层形成长期欠注井的主要原因是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天然裂缝发育,油水井难以建立有效驱替。

2)对于外围薄差储层的长期欠注井,采用“清洁压裂液+黏土稳定剂+增大裂缝穿透比+尾追树脂砂”的改造工艺,累计增注效果及有效期显著增加,有利于外围薄差储层欠注井的治理。

3)对于出油欠注井,由于井底死油、死蜡易重新形成污染带,造成压后增注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类井建议采用压裂与化学解堵结合的方式,达到解堵增注目的。

猜你喜欢

压裂液物性水井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比较类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一种清洁压裂液性能评价研究
一种利用温敏型泡沫压裂液进行重复压裂的方法及应用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低渗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及评价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